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75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包括被动散热支路、加热或冷却支路、动力电池支路、模拟电机支路、连通支路和五通阀组;五通阀组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加热或冷却支路的首端与第一截止阀相连;连通支路的首端与第二截止阀相连;动力电池支路的首端与第三截止阀相连;模拟电机支路的首端与第四截止阀相连;被动散热支路的首端与第五截止阀相连;加热或冷却支路、所述连通支路、所述动力电池支路、所述模拟电机支路、所述被动散热支路的尾端并接在一起。它实现对乘员舱余热回收利用、电池和电机联合热管理的整车能量流特性的综合研究。车能量流特性的综合研究。车能量流特性的综合研究。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waterway system te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迎来蓬勃式的发展。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车,主要的发展难题在于快速充电问题和冬季采暖带来的续航里程问题,因此,电动汽车空调能耗和电池超充对电动汽车热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续航里程,乘员舱热管理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热泵空调来对乘员舱进行冷热调节,而热泵空调的类型主要有直接热泵、间接热泵、余热回收热泵和补气增焓热泵。电池和电机热管理方面主要有被动散热、加热或冷却、低温加热和余热回收利用。在电动汽车热管理方面,目前缺乏一个综合全面的实验装置对热管理各零部件之间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换热量的特性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0003]目前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的设计,只针对乘员舱、电池和电机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的特性进行研究,缺乏对整车能量流的综合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它实现对乘员舱余热回收利用、电池和电机联合热管理的整车能量流特性的综合研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包括被动散热支路、加热或冷却支路、动力电池支路、模拟电机支路、连通支路和五通阀组;其中,五通阀组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加热或冷却支路的首端与第一截止阀相连;连通支路的首端与第二截止阀相连;动力电池支路的首端与第三截止阀相连;模拟电机支路的首端与第四截止阀相连;被动散热支路的首端与第五截止阀相连;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所述连通支路、所述动力电池支路、所述模拟电机支路、所述被动散热支路的尾端并接在一起;当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均开启和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均关闭时,所述被动散热支路和所述动力电池支路连接形成动力电池被动散热回路,所述被动散热支路和所述模拟电机支路连接形成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并且动力电池被动散热回路和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并联;当第二截止阀关闭和第一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均开启时,所述被动散热支路和所述模拟电机支路连接形成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和所述动力电池支路连接形成动力电池主动散热回路;当第五截止阀关闭,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均开启时,所述动力电池支路和所述连通支路相连形成动力电池主动加热回路,所述模拟电机支路和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相连形成模拟电机余热回收回路;当第一截止阀、第五截止阀均关闭,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均开启时,所述动力电池支路和所述连通支路相连形成动力电池主动加热回路,所述模拟电
机支路和所述连通支路相连形成模拟电机堵转回路。
[0006]进一步,所述被动散热支路包括串联的散热水箱和膨胀水壶。
[0007]进一步,所述散热水箱的两连接口处分别连接有散热水箱温度传感器。
[0008]进一步,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包括换热器和高低温循环机,所述高低温循环机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介质通道的两连接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介质通道的两连接口接入加热或冷却支路中。
[0009]进一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介质通道的两连接口处分别连接有换热器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中设有加热或冷却支路流量计。
[0011]进一步,所述动力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动力电池支路加热器、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和动力电池支路泵。
[0012]进一步,所述动力电池支路加热器的两连接口处和/或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的两连接口处分别设有动力电池支路温度传感器;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和所述动力电池支路泵之间连接有动力电池支路流量计。
[0013]进一步,所述模拟电机支路包括串联的模拟电机支路加热器、水路阻力元件单元和模拟电机支路泵。
[0014]进一步,所述水路阻力元件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水路阻力元件。
[0015]进一步,所述模拟电机支路加热器的一连接口与第四截止阀之间连接有第一模拟电机支路温度传感器;和/或所述模拟电机支路加热器的另一连接口与水路阻力元件单元之间连接有压差传感器;和/或所述水路阻力元件单元和所述模拟电机支路泵之间连接有第二模拟电机支路温度传感器和/或模拟电机支路流量计。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能够全面详细的研究电动汽车整车能量流的特性,在匹配整车热管理设计目标的同时节约能源的能耗,增加整车热管理研究内容的同时简约了设计流程,减少了电机实体部分,节约了装置的成本和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包括被动散热支路100、加热或冷却支路200、动力电池支路300、模拟电机支路400、连通支路和五通阀组500;其中,五通阀组500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截止阀1、第二截止阀2、第三截止阀3、第四截止阀4和第五截止阀5;加热或冷却支路200的首端与第一截止阀1相连;连通支路的首端与第二截止阀2相连;动力电池支路300的首端与第三截止阀3相连;模拟电机支路400的首端与第四截止阀4相连;被动散热支路100的首端与第五截止阀5相连;加热或冷却支路200、连通支路、动力电池支路300、模拟电机支路400、被动散热支路100的尾端并接在一起;当第三截止阀3、
第四截止阀4、第五截止阀5均开启和第一截止阀1、第二截止阀2均关闭时,被动散热支路100和动力电池支路300连接形成动力电池被动散热回路,被动散热支路100和模拟电机支路400连接形成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并且动力电池被动散热回路和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并联;当第二截止阀2关闭和第一截止阀1、第三截止阀3、第四截止阀4、第五截止阀5均开启时,被动散热支路100和模拟电机支路400连接形成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加热或冷却支路200和动力电池支路300连接形成动力电池主动散热回路;当第五截止阀5关闭,第一截止阀1、第二截止阀2、第三截止阀3和第四截止阀4均开启时,动力电池支路300和连通支路相连形成动力电池主动加热回路,模拟电机支路400和加热或冷却支路200相连形成模拟电机余热回收回路;当第一截止阀1、第五截止阀5均关闭,第二截止阀2、第三截止阀3和第四截止阀4均开启时,动力电池支路300和连通支路相连形成动力电池主动加热回路,模拟电机支路400和连通支路相连形成模拟电机堵转回路。
[00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被动散热支路100包括串联的散热水箱101和膨胀水壶102。
[00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散热支路(100)、加热或冷却支路(200)、动力电池支路(300)、模拟电机支路(400)、连通支路和五通阀组(500);其中,五通阀组(500)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截止阀(1)、第二截止阀(2)、第三截止阀(3)、第四截止阀(4)和第五截止阀(5);加热或冷却支路(200)的首端与第一截止阀(1)相连;连通支路的首端与第二截止阀(2)相连;动力电池支路(300)的首端与第三截止阀(3)相连;模拟电机支路(400)的首端与第四截止阀(4)相连;被动散热支路(100)的首端与第五截止阀(5)相连;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200)、所述连通支路、所述动力电池支路(300)、所述模拟电机支路(400)、所述被动散热支路(100)的尾端并接在一起;当第三截止阀(3)、第四截止阀(4)、第五截止阀(5)均开启和第一截止阀(1)、第二截止阀(2)均关闭时,所述被动散热支路(100)和所述动力电池支路(300)连接形成动力电池被动散热回路,所述被动散热支路(100)和所述模拟电机支路(400)连接形成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并且动力电池被动散热回路和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并联;当第二截止阀(2)关闭和第一截止阀(1)、第三截止阀(3)、第四截止阀(4)、第五截止阀(5)均开启时,所述被动散热支路(100)和所述模拟电机支路(400)连接形成模拟电机被动散热回路,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200)和所述动力电池支路(300)连接形成动力电池主动散热回路;当第五截止阀(5)关闭,第一截止阀(1)、第二截止阀(2)、第三截止阀(3)和第四截止阀(4)均开启时,所述动力电池支路(300)和所述连通支路相连形成动力电池主动加热回路,所述模拟电机支路(400)和所述加热或冷却支路(200)相连形成模拟电机余热回收回路;当第一截止阀(1)、第五截止阀(5)均关闭,第二截止阀(2)、第三截止阀(3)和第四截止阀(4)均开启时,所述动力电池支路(300)和所述连通支路相连形成动力电池主动加热回路,所述模拟电机支路(400)和所述连通支路相连形成模拟电机堵转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水路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散热支路(100)包括串联的散热水箱(101)和膨胀水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千祥陈超华赵幸陈涛陈海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