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及其过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4236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及其过孔方法,包括:主梁系统、支腿系统、天车系统,支腿系统,所述支腿系统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依次间隔分布在所述主梁下端,且所述第一支腿位于所述主梁的前端,所述第四支腿位于所述主梁的后端面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及其过孔方法,可以适应较小曲线的U型梁,同时避免挤占道路。同时避免挤占道路。同时避免挤占道路。

A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for U-shaped beam and its hole pa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及其过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及其过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道路施工中,征地及占用现有道路会影响施工成本和市民出行。减少征地和对城市现有道路的占用,降低成本、方便市民出行,是城市道路施工不断追求的目标。
[0003]为减少对城市现有道路占用,方便市民出行,需要一种减少征地、减少对现有道路占用又满足施工需要的设备;同时由于工程位置的特殊情况,受施工地面或周围环境限制,无法采用地面运输及合适的吊装设备进行桥梁安装,要求设备能在不通过地面交通运输及不受下部空间限制的范围内完成U梁架设。
[0004]常规的U梁架设采用地面拖车运输,用汽车吊或履带吊现场安装,已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0005]中国专利CN102367651A公开了一种U型混凝土梁架桥机,该架桥机具有三个支腿结构。但这种架桥机只适用于线路曲线较大U型梁,而对于线路曲线较小的U型梁仍由诸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及其过孔方法,解决现有架桥机无法适用线路曲线较小的U型梁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包括:主梁系统、支腿系统、天车系统。
[0008]支腿系统,所述支腿系统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依次间隔分布在所述主梁下端,且所述第一支腿位于所述主梁的前端,所述第四支腿位于所述主梁的后端面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梁系统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主梁,所述主梁是截面为A字型的桁架结构,所述主梁分为若干节,各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主梁上弦设有纵移轨道,用于天车移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腿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横梁与所述主梁连接,下层横梁与上层横梁转动连接,下层横梁两端铰接有第一套柱,所述套柱上设有第一顶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套柱伸缩运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腿通过托辊轮箱支撑在两个所述主梁的下弦,两个托辊轮箱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托辊轮箱下端连接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主梁的夹角,所述回转盘下端设有第二顶升油缸和第二套柱,所述第二套柱下端设有横移盘和第二横梁,所述横移盘上设有横移机构,所述第二横梁下端设有多个第一立柱。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上部结构相同,具有第三套柱、第
三顶升油缸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下方设有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底端设有均衡梁,所述均衡梁底端设有球铰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支腿顶端与所述主梁上弦铰接,所述第四支腿是套柱结构,且具有四个支撑点。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车系统包括前天车和后天车,所述前天车与所述后天车结构相同,所述前天车包括纵移大车和横移小车,所述纵移大车与所述主梁上弦的纵移轨道滑移配合,所述横移小车设在所述纵移大车的上方,且与所述纵移大车滑移配合,所述横移小车具有两个吊点。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天车还设有平衡轮,所述平衡轮设在两个所述吊点中心处。
[0016]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包括:第一步,前天车与后天车移至第三支腿上方,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支撑,第一支腿与第四支腿脱空;第二步,主梁向前移动,第三支腿支撑,第二支腿向曲线内侧横移,然后第二支腿支撑,第三支腿向曲线外侧横移;第三步,主梁向前移动,第三支腿支撑,第二支腿向曲线内侧横移,然后第二支腿支撑,第三支腿向曲线外侧横移,此时旋转第一支腿至与桥墩平行,并支撑在桥墩上第四步,第四支腿支撑在桥面上,脱空第三支腿,并将第三支腿移至第二支腿处,支撑第三支腿;第五步,第二支腿脱空,并移至第一支腿处,第二支腿支撑在桥墩上,脱空第一支腿和第四支腿,前天车与后天车移至第二支腿处,主梁向前移动;第六步,横移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使第二支腿的中心与桥墩中心重合,第三支腿的中心与桥梁中心重合,完成过孔。
[0017]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通过在支腿设置横移机构及回转盘,可以实现较小线路曲线架梁及设备过孔,适合市内轨道交通线路小曲线大纵坡的特征。通过交换第一支腿与第四只腿、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即可实现设备掉头,无需其他外来设备,节约了施工过期,还可以减少拆装费用,满足特殊情况的工况需求。
[0018]1.前天车的双吊点与后天车的单吊点配合达到“四点起吊,三点平衡
”ꢀ
使U型梁在吊运中不受外来的额外力偶的破坏。通过纵移大车与横移小车的移动,可以将起吊的U型梁运至架梁处,落放U型梁并完成U型梁的架设。
[0019]2.由于主梁1在前后及左右方向均对称分布,将第一支腿拆下并安装在后端相应位置,将第四只腿拆下并安装在前端相应位置。再支撑第一支腿2和第四只腿5,将第二支腿3和第三支腿4换位安装,实现架桥机前后调换,实现反向架设。
[0020]3.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通过托辊轮箱与主梁连接,可以改变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跨度的桥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支腿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支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支腿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天车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天车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孔方法第一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孔方法第二步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孔方法第三步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孔方法第五步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孔方法第六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包括:主梁系统、支腿系统、天车系统。
[0024]具体地,如图1所示,主梁系统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主梁1,主梁1 是截面为A字型的桁架结构,主梁1分为若干节,各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主梁1的上弦杆与下弦杆均为工字型结构,腹杆是矩形型材。主梁1的上弦设有沿着纵向分布的轨道。主梁1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均对称分布。支腿系统包括第一支腿2、第二支腿3、第三支腿4和第四支腿5,第一支腿2、第二支腿3、第三支腿4依次间隔分布在主梁1的下端,且第一支腿2位于主梁1前端下方,第四支腿5位于主梁1的后端面上。
[0025]如图2所示,第一支腿1设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横梁11与主梁固定连接,上层横梁11与下层横梁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下层横梁12可以绕转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下层横梁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套柱13,第一套柱上13设有第一顶升油缸,第一顶升油缸用于驱动第一套柱伸缩运动。
[0026]如图3所示,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包括:主梁系统,支腿系统,天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支腿系统,所述支腿系统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依次间隔分布在所述主梁下端,且所述第一支腿位于所述主梁的前端,所述第四支腿位于所述主梁的后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系统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主梁,所述主梁是截面为A字型的桁架结构,所述主梁分为若干节,各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主梁上弦设有纵移轨道,用于天车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横梁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下层横梁与所述上层横梁转动连接,所述下层横梁两端铰接有第一套柱,所述套柱上设有第一顶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套柱伸缩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通过托辊轮箱支撑在两个所述主梁的下弦,两个托辊轮箱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托辊轮箱下端连接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主梁的夹角,所述回转盘下端设有第二顶升油缸和第二套柱,所述第二套柱下端设有横移盘和第二横梁,所述横移盘上设有横移机构,所述第二横梁下端设有多个立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U型梁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上部结构相同,具有第三套柱、第三顶升油缸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下方设有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底端设有均衡梁,所述均衡梁底端设有球铰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力锋张志华陈德利代宇高盼涛李军超祁磊牛青林程波高建华崔瑞玲李瑞鹏邓礼军韩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