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72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水平位移结构、调节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水平位移结构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调节结构,且调节结构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L夹持块、弹簧、连接转轴、活动夹持块和限位块,且L夹持块的外部外壁固定有弹簧,所述L夹持块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转轴。该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通过收缩第二气动杆可对内嵌于模具中的塑胶托盘脱模作用,配合固定于活动夹持块外壁的限位块,可防止活动夹持块在下料工作出现过度旋转的作用,对活动夹持块施加弹力,在活动夹持块移动至塑胶托盘两侧叉车槽后,使活动夹持块进行逆时针旋转展开,防止活动夹持块出现无法复位的情况。防止活动夹持块出现无法复位的情况。防止活动夹持块出现无法复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托盘
,具体为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托盘,塑胶托盘就是塑料托盘,是使用PE\PP等热塑性塑料,加上一些改善性能的添加剂,通过注塑、吹塑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随着对生产条件、仓储条件、过程控制、品质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由于木托盘在卫生状况及规范生产上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塑料托盘开始出现,塑胶托盘注塑完成后,可通过自动下料机构将其进行夹持取出。
[0003]市场上的塑胶托盘的下料机构,一般是通过人工配合升降夹持工装定位夹持,其机器结构复杂,但需要配合人力辅助夹持,虽可提供自动下料工作,无法满足全自动化下料工作流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市场上的塑胶托盘的下料机构,一般是通过人工配合升降夹持工装定位夹持,其机器升降位移系统结构复杂,需要配合人力辅助夹持,虽可提供自动下料工作,无法满足全自动化下料工作流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水平位移结构、调节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水平位移结构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调节结构,且调节结构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L夹持块、弹簧、连接转轴、活动夹持块和限位块,且L夹持块的外部外壁固定有弹簧,所述L夹持块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的中端外壁设置有活动夹持块,所述活动夹持块的外部外壁一端固定有限位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夹持块通过连接转轴与L夹持块构成旋转结构,且活动夹持块与限位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夹持块通过弹簧与L夹持块构成弹性结构,且弹簧沿着L夹持块中部两侧对称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平位移结构包括机架、传动电机、传动齿轮、限位辅助滚轮、位移平台和限位滑动槽,且机架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外部外壁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机架的上端外部连接有限位辅助滚轮,且限位辅助滚轮的外部设置有位移平台,所述位移平台的两侧外壁开设有限位滑动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位移平台通过传动电机与传动齿轮构成传动结构,且位移平台与限位辅助滚轮之间相互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立架、第一气动杆、连接模组和第二气动杆,且立架的内部内壁设置有第一气动杆,所述第一气动杆的外部外壁一端固定有连接模组,且连接模组的内部内壁设置有第二气动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通过第二气动杆与连接模组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模组与第一气动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通过收缩第二气动杆可对内嵌于模具中的塑胶托盘脱模作用,配合固定于活动夹持块外壁的限位块,可防止活动夹持块在下料工作出现过度旋转的作用,对活动夹持块施加弹力,在活动夹持块移动至塑胶托盘两侧叉车槽后,使活动夹持块进行逆时针旋转展开,防止活动夹持块出现无法复位的情况。
[0013]夹持结构通过第二气动杆与连接模组构成滑动结构,通过第二气动杆可将夹持结构进行推动至塑胶托盘两侧,并通过夹持结构塑胶托盘两侧的叉车槽进行限位夹持,同时通过收缩第二气动杆可对内嵌于模具中的塑胶托盘进行辅助脱模作用,使塑胶托盘与模具之间进行分离。
[0014]活动夹持块通过连接转轴与L夹持块构成旋转结构,通过连接转轴使活动夹持块可进行旋转活动,配合第二气动杆推送移动,使活动夹持块与塑胶托盘两侧进行接触,通过活动夹持块顺时针旋转,持续移动使其移动至塑胶托盘两侧叉车槽内,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配合固定于活动夹持块外壁的限位块,可防止活动夹持块在下料工作出现过度旋转的作用,导致夹持失败的作用。
[0015]活动夹持块通过弹簧与L夹持块构成弹性结构,弹簧一端固定于活动夹持块外壁,另一侧固定于L夹持块外部,通过弹簧,在其活动夹持块与塑胶托盘两侧接触后,对活动夹持块施加弹力,其作用在于活动夹持块移动至塑胶托盘两侧叉车槽后,可快速有效的使活动夹持块进行逆时针旋转展开,防止活动夹持块出现无法复位的情况,导致活动夹持块出现夹持失败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夹持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水平位移结构;101、机架;102、传动电机;103、传动齿轮;104、限位辅助滚轮;105、位移平台;106、限位滑动槽;2、调节结构;201、立架;202、第一气动杆;203、连接模组;204、第二气动杆;3、夹持结构;301、L夹持块;302、弹簧;303、连接转轴;304、活动夹持块;30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水平位移结构1,水平位移结构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调节结构2,且调节结构2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夹持结构3,调节结构2包括立架201、第一气动杆202、连接模组203和第二气动杆204,且立架201的内部内壁设置有第一气动杆202,第一气动杆202的外部外壁一端固定有连接模组203,且连接模组203的内部内壁设置有第二气动杆204,夹持结构3通过第二气动杆204与连接模组203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模组203与第一气动杆202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气动杆204可将夹持结构3进行推动至塑胶托盘两侧,并通过夹持结构3塑胶托盘两侧的叉车槽进行限位夹持,同时通
过收缩第二气动杆204可对内嵌于模具中的塑胶托盘进行辅助脱模作用,使塑胶托盘与模具之间进行分离。
[0021]如图2所示,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水平位移结构1包括机架101、传动电机102、传动齿轮103、限位辅助滚轮104、位移平台105和限位滑动槽106,且机架101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传动电机102,传动电机102的外部外壁固定有传动齿轮103,机架101的上端外部连接有限位辅助滚轮104,且限位辅助滚轮104的外部设置有位移平台105,位移平台105的两侧外壁开设有限位滑动槽106,位移平台105通过传动电机102与传动齿轮103构成传动结构,且位移平台105与限位辅助滚轮104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开启传动电机102,可带动传动齿轮103进行顺时针旋转,其作用在于带动位移平台105进行向右侧移动,可使调节结构2移动至模具组中间的作用,并可通过控制传动电机102旋转的圈数,使调节结构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简单的机械配合,即可达到所需位移距离精准控制的作用。
[0022]如图3所示,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夹持结构3包括L夹持块301、弹簧302、连接转轴303、活动夹持块304和限位块305,且L夹持块301的外部外壁固定有弹簧302,L夹持块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水平位移结构(1)、调节结构(2)和夹持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结构(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调节结构(2),且调节结构(2)的外部外壁一侧固定有夹持结构(3),所述夹持结构(3)包括L夹持块(301)、弹簧(302)、连接转轴(303)、活动夹持块(304)和限位块(305),且L夹持块(301)的外部外壁固定有弹簧(302),所述L夹持块(301)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转轴(303),且连接转轴(303)的中端外壁设置有活动夹持块(304),所述活动夹持块(304)的外部外壁一端固定有限位块(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持块(304)通过连接转轴(303)与L夹持块(301)构成旋转结构,且活动夹持块(304)与限位块(305)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持块(304)通过弹簧(302)与L夹持块(301)构成弹性结构,且弹簧(302)沿着L夹持块(301)中部两侧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托盘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结构(1)包括机架(101)、传动电机(102)、传动齿轮(103)、限位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乐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