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异噁唑-5-基)苯基-3,4-二羟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1903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

A 2- (isoxazole-5-yl) phenyl-3,4-dihydroxybenzoate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its synthetic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占确诊肿瘤患者的11%,在所有癌症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于第3位和第2 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渐进性累积的演变过程,其中Wnt经典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激活在调控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0003]Wnt通路是指Wnt族基因及其产物与许多其他相关基因的蛋白质产物构成的复杂细胞信号通路,对于细胞存活、生物胚胎发育及组织器官形态具有重要作用。该转导途径主要有3条,经典Wnt通路,Planer细胞极性通路和Wnt/Ca2+通路。经典Wnt通路通过稳定核内β

catenin激活靶基因,对细胞增殖,分化及存活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在Wnt信号缺失时,细胞内β

catenin水平极低。在有Wnt信号时,大量游离β

catenin聚集细胞质中,非磷酸化的β

catenin随后进入细胞核,以BCL9 作为骨架结构,被带到特定Wnt靶基因,与转录因子Tcf/Lef

1结合,使Tcf/Lef

1 的转录抑制作用变为激活作用,同时还招募转录所需要的辅酶激活因子,促进 Wnt基因的异常转录激活,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0004]相关研究表明BCL9(B

Cell Lymphoma 9)的HD2(Homology Domain 2)位置有α

螺旋结构与β

catenin基因中第一个犰狳重复域相互作用。β

catenin与BCL9 的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roaction,PPI)在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而小鼠肠道BCL9/BCL9L消除不会导致明显的表型改变或影响正常肠道内稳态,表明以这种PPI为靶点可能没有毒性或毒性很低。所以,影响β

catenin/BCL9 PPI 的抑制剂研发不仅提供新的化学探针来了解β

catenin信号调节的生物学特性,也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目前作用于β

catenin与BCL9界面的PPI 抑制剂还未应用于临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0005]有研究发现从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中提取出来的鼠尾草酸 (Carnosic Acid,CA,结构如图1所示)在体外可以抑制β

catenin与BCL9的结合,并在体内减少β

catenin的转录输出,进而降低癌症发生的机率。机制研究发现 BCL9蛋白中α

螺旋结构处于亚稳态时,可使β

catenin在体内发生聚集,而CA与α
‑ꢀ
螺旋结构的结合可使这种聚变加剧,进而导致过量可致癌变的β

catenin降解,但 CA活性较弱且全合成困难。现有对CA进行结构修饰主要针对邻二酚羟基和羧基,以降低分子极性,增加脂溶性为主要目的。对其进行结构简化确认基本药效团,并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化未见报道。
[0006]本申请人前期以CA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将B环打开,同时去除A环中手性中心,得到目标设计化合物S0(结构如图2所示),并进行体外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研究。研究发现:S0对结直肠癌特异表达细胞株(SW480和 HCT116)有特异抑制活性而对肺癌细胞A549活性较弱,初步说明CA影响β

catenin/BCL9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的基本药效团为二环
结构,其中一个环为邻二酚羟基取代的苯环,且环间距为两个原子长度。随后为了增加抑制剂与β

catenin 的结合能力,引入杂环或者取代杂环,合成得到一系列衍生物,选用SW480, HCT116和A549研究其增殖抑制活性,初步筛选得到最优化合物2

(异噁唑
‑5‑
基) 苯基3,4

二羟基苯甲酸酯(SD

0,结构如图2所示)。和CA相比,SD

0具有更好的增殖抑制和更好的选择性对抗Wnt过度活跃的结直肠癌细胞。
[0007]和现有相关异噁唑类结构相比,SD

0是结构新颖的小分子抑制剂,且作用机制明确。其相关衍生物也未见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0009]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0]1、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其结构式为:
[0011][0012]2、上述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的合成路线为:
[0013][0014]3、上述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的具体应用为基于β

catenin/BCL9 PPI的抗结肠癌药物。
[0015]进一步,对SD

0进行细胞试验及进一步机制研究:
[0016](1)细胞存活率检测(CCK

8)
[0017]取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以4
×
103个/孔,接入96孔板,同时设空白组,37℃培养过夜(在细胞孔周围孔内加入100μL无菌PBS),加入不同浓度的SD

0,作用72h后,每孔加入20μL CCK

8,37℃培养4h,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值OD 450。
[0018]SD

0对HCT116、SW480、HT29、A549四种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分别为: 6.46
±
2.09μM、9.56
±
0.91μM、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噁唑衍生物,其结构通式为:式中R1为:H、F、Br、Cl、CH3;R2为:H、F、Br、Cl、OCH3;R3为:H、F、Br、Cl、CH3;R4为:H、F、Cl;R5为:H、CH3、C2H5;R6为:H、CH3、C6H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部分合成的化合物如下:化合物1:2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2:2

(3

甲基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3:2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4:2

(4

乙基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5:2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6:2,4

二氟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7:2,4

二溴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8:2,4

二氯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9:2


‑4‑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0:2

(异噁唑
‑5‑
基)
‑6‑
甲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1:5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2:5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3:5

氯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4:5

甲氧基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5:4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6:4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7:4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8:2

(异噁唑
‑5‑
基)
‑4‑
甲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19:3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20:3


‑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21:2

(4

甲基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22:2

(3

苯基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为:(1)采用1

(3


‑2‑
羟基苯基)乙酮为原料合成2


‑6‑
(5

异噁唑基)苯酚;(2)以步骤(1)得到的2


‑6‑
(5

异噁唑基)苯酚为原料合成2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甲氧基苯甲酸酯;(3)以步骤(2)得到的2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甲氧基苯甲酸酯为原料合成2


‑6‑
(异噁唑
‑5‑
基)苯基

3,4

二羟基苯甲酸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

(异噁唑
‑5‑
基)苯基3,4

二羟基苯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的合成方法为:(1)采用2'

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合成2

(3

甲基异噁唑
‑5‑
基)苯酚;(2)以步骤(1)得到的2

(3

甲基异噁唑
‑5‑
基)苯酚为原料合成2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喜董莉刘明吉吴淑霞毛永清廖尚高何迅张吉泉周孟关焕玉徐国波杨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