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动力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03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15
为克服现有动力电池电芯与电池箱体之间绝缘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电池箱本体和复合绝缘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电泳漆绝缘层和高温绝缘涂层,所述电池箱本体形成有多个容置腔,所述电泳漆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表面,所述高温绝缘涂层设置于所述电泳漆绝缘层上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表面,所述电泳漆绝缘层的厚度为40~60μm,所述高温绝缘涂层的厚度为8~25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动力电池箱的动力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中,容置腔内壁的复合绝缘涂层可抵抗高温高电压击穿,保护相邻电芯避免发生外部短路风险。部短路风险。部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动力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作为人类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正从传统的燃油汽车逐渐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为提高电池容量以及电芯集成度,通常会将多个电池单体按照串并联组成电池模块置于电池箱中,一体化的金属电池箱在单个电芯发生短路的条件下,整体导电,使得整个电池模块发生短路,容易造成严重危害安全事故。为避免上述情况,目前动力电池电芯在组装为模组或整包时,为了提升电芯与箱体之间的绝缘性能通常在电芯外壳上包覆一层带背胶的PET膜,来提高绝缘耐压性能;采用带背胶的PET膜在操作上比较简单,但是PET背胶通常都是压敏胶,与电芯的粘接力较低,剪切强度低于1.5Mpa,在长期热老化工作后会有衰减,且PET是热塑性的,在极端失控环境下,很容易融化导致绝缘失效。对于一体式电池箱体,考虑到单个电芯失效后,避免所有模组导电,需要对一体式电池箱的单个型腔内表面进行绝缘处理,将绝缘失效控制在单个型腔,避免托盘整体导电。然而一体式电池箱需要整体绝缘,对内腔绝缘层的实现方式难度很高,传统的喷涂无法在密闭空间内施工,3D贴膜工艺也无法解决型腔四个直角边气泡的问题,同时膜厚偏差较大或有气泡都会影响到电芯的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动力电池电芯与电池箱体之间绝缘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动力电池模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电池箱本体和复合绝缘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电泳漆绝缘层和高温绝缘涂层,所述电池箱本体形成有多个容置腔,所述电泳漆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表面,所述高温绝缘涂层设置于所述电泳漆绝缘层上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表面,所述电泳漆绝缘层的厚度为40~60μm,所述高温绝缘涂层的厚度为8~25μm。
[0006]可选的,所述电泳漆绝缘层选自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或异氰酸酯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
[0007]可选的,所述高温绝缘涂层选自酚醛环氧树脂涂层。
[0008]可选的,所述电泳漆绝缘层的厚度为45~55μm。
[0009]可选的,所述高温绝缘涂层的厚度为10~15μm。
[0010]可选的,所述高温绝缘涂层的表面摩擦系数低于0.2。
[0011]可选的,所述容置腔为一侧开口的半封闭腔体结构。
[0012]可选的,多个所述容置腔平行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朝向一致。
[0013]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数量为12~20。
[0014]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以及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多个所述电芯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池箱本体与所述电芯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电泳漆绝缘层和所述高温绝缘涂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通过在单个容置腔内壁依次设置包括电泳漆绝缘层和高温绝缘涂层的复合绝缘层,电泳漆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均匀性与平整性,不会影响到电芯的装配。高温绝缘涂层的使用不仅能对电泳漆绝缘层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长期使用环境下电泳漆绝缘层绝缘性能的下降,进一步提高绝缘涂层的绝缘性能,其Tg≥250℃,在失控温度300℃下保持10min,依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在电池极端热失控状态下,能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以40~60μm厚度的电泳漆绝缘层配合8~25μm厚度的高温绝缘涂层,增加复合绝缘层的厚度,使其击穿电压提高至4.5Kv以上,当单个电芯内部出现短路时,容置腔内壁的复合绝缘涂层可抵抗高温高电压击穿,隔绝问题电芯,保护相邻电芯避免发生外部短路风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中单个容置腔的剖面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的外观示意图。
[00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19]1、电池箱本体;11、容置腔;2、复合绝缘层;21、电泳漆绝缘层;22、高温绝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两侧、表面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请参照图1

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电池箱本体1和复合绝缘层2,所述复合绝缘层2包括电泳漆绝缘层21和高温绝缘涂层22,所述电池箱本体1形成有多个容置腔11,所述电泳漆绝缘层2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的表面,所述高温绝缘涂层22设置于所述电泳漆绝缘层21上背离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的表面,所述电泳漆绝缘层21的厚度为40~60μm,所述高温绝缘涂层22的厚度为8~25μm。
[0023]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通过在单个容置腔11内壁依次设置电泳漆绝缘层21和高温绝缘涂层22,电泳漆绝缘层21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均匀性与平整性,不会影响到电芯的装配。高温绝缘涂层22的使用不仅能对电泳漆绝缘层2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长期使用环境下电泳漆绝缘层21绝缘性能的下降,进一步提高复合绝缘层2的绝缘性能,其Tg≥250℃,在失控温度300℃下保持10min,依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在电池极端热失控状态下,能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以40~60μm厚度的电泳漆绝缘层21配合8~25μm厚度的高温绝缘涂层22,增加复合绝缘层2的厚度,使其击穿电压提高至4.5Kv以上,当单个电芯内部出现短路时,容置腔11内壁的复合绝缘层2可抵抗高温高电压击穿,隔绝问题电芯,
保护相邻电芯避免发生外部短路风险。
[0024]所述电泳漆绝缘层21由于电泳工艺的限制,其厚度难以达到60μm以上,仍然难以抵抗一体式电箱中单个电芯短路时的击穿电压,本申请采用8~25μm的高温绝缘涂层22配合电泳漆绝缘层21,在上述厚度范围内的高温绝缘涂层22进一步增加了复合绝缘层2的厚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提高绝缘性能,并能够对电泳漆绝缘层2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水性电泳漆绝缘层21在吸潮后绝缘性能的下降,其厚度不超过25μm,防止复合绝缘涂层厚度过大,不利于安装电芯。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泳漆绝缘层21选自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或者异氰酸酯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
[0026]所述异氰酸酯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中由于异氰酸酯的改性,在高温下封闭性异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本体和复合绝缘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电泳漆绝缘层和高温绝缘涂层,所述电池箱本体形成有多个容置腔,所述电泳漆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表面,所述高温绝缘涂层设置于所述电泳漆绝缘层上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表面,所述电泳漆绝缘层的厚度为40~60μm,所述高温绝缘涂层的厚度为8~2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漆绝缘层选自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或异氰酸酯改性水性环氧电泳漆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绝缘涂层选自酚醛环氧树脂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漆绝缘层的厚度为45~55μm。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萌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