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智能驱动电机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智能驱动电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的圆柱形电机的径向磁场不同,盘式电机气隙为平面型,气隙磁场为轴向式,具有轴向尺寸短、重量轻、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功率/体积比高、功率因素高、所需的逆变器容量小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机,盘式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热量,通常会在盘式电机机壳设置冷却流道,通过向其内通入循环冷却液,实现电机的冷却。但是现有的盘式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定子组件是盘式电机的主要发热部件,定子组件主要由定子铁芯和绕组线圈组成,绕组线圈是主要的发热体,因此绕组线圈附近的温度通常都是最高的,因此需要对绕组线圈的位置处,进行重点降温,但是现有的位于水冷端盖的冷却流道,并没有考虑这一点,导致冷却水从冷却流道流过的过程中,绕组线圈周围的温度无法进行良好的降温,导致盘式电机的整体散热效果较差,同时绕组线圈在发热过程中,靠近定子铁芯内圈的部分由于比较密集,通常温度会比绕组线圈位于定子铁芯外圈的部分温度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智能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冷端盖(1)、高导热定子组件(2),所述高导热定子组件(2)固定在所述水冷端盖(1)内,所述高导热定子组件(2)包括有定子铁芯(21)、绕组线圈(22)、密封导热机构(5),所述定子铁芯(21)的表面沿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个定子铁芯齿部(211),所述绕组线圈(22)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齿部(211)上,所述密封导热机构(5)设在所述水冷端盖(1)和所述定子铁芯(21)之间,所述水冷端盖(1)的内部设有冷却回路(4),所述冷却回路(4)对应每个所述绕组线圈(22)的背部位置处均设有强换热区(43),水冷端盖(1)外侧设置有冷却液连接盒(7),所述冷却液连接盒(7)内设置有冷却液进口(71)和冷却液出口(72);所述冷却回路(4)与冷却液连接盒(7)相连;所述冷却回路(4)包括环形主散热通道(48)和分流散热圈(49),所述环形主散热通道(48)的头尾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连接盒(7)的冷却液进口(71)和冷却液出口(72)相连;所述分流散热圈(49)与所述绕组线圈(22)背侧位置一一对应构成所述强换热区(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散热圈(49)包括中部的分流岛台(491)以及所述分流岛台(491)两侧的外换热流道(492)和内换热流道(49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金荣华,沈国丰,徐红叶,于金斗,朱悦,王超,徐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龙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