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10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用于显示驱动电路的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为夹层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底部金属电极层、绝缘层、顶部金属电极层,所述底部金属电极层为惰性导体材料,所述绝缘层为离子可迁移的绝缘材料,所述顶部金属电极层为活泼金属材料。发光模块,由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及第四发光器件组成,均为单向导电器件。分别连接所述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以及公共接地电压。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在电路设计上减少了3/4的接线面积,从而达到短路径长度和高驱动集成度的目的。将其应用于显示驱动电路,扩大了神经形态器件的应用领域,并改进了常规的显示驱动电路。路。路。

A basic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riven by conductive wire artificial neur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驱动电路
,特别是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飞速发展的信息处理时代要求功能更密集和智能化的微处理器,神经形态工程是解决电路整体构架建立理想计算的有效途径。忆阻器的记忆功能和可操控性,类似于生物体的神经元突触,进行信号传递的同时,判断处理并记忆信号。实现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器件的应用和发展同样非常重要,但目前有关神经元器件的应用领域研究主要用于仿生设备,智能传感,图像处理,在驱动电路显示领域的应用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有效显示区内减少了3/4的接线面积,因此可达到更少线材、更高的有效面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神经形态设备可通过单个器件实现控制外部多个发光设备,并提出了将其应用于驱动电路显示,扩大了神经形态器件的应用领域,并改进了常规的显示驱动电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线、接地线、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及发光模块;数据线,用以传递数据的信号线;接地线,用以连接公共接地电压;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一端并联至所述数据线,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模块远离所述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一端并联至所述接地线用以连接公共接地电压;所述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为夹层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底部金属电极层、绝缘层及顶部金属电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及第二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第一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及第二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分别连接所述发光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电压,用于根据数据线的输入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第四发光器件,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下进行发光显示,用于产生输出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顶部金属电极层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端,底部金属电极层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发光器件及第二发光器件,该第一发光器件及第二发光器件由第一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控制通断;所述第二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底部电极层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端,顶部电极层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发光器件及第四发光器件,该第三发光器件及第四发光器件由第二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控制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驱动的基本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及第四发光器件均为单向导电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第一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底部电极层,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公共接地电压;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第一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底部电极层,第二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公共接地电压;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第二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顶部电极层,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公共接地电压;所述第四发光器件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电丝型人工神经元器件的顶部电极层,所述第四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公共接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鹏周正贤张翔鸿凌永杰陈耿旭杨倩郭太良
申请(专利权)人:闽都创新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