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42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包括基座、竖直嵌设在基座顶部的进料套筒、密封嵌设在进料套筒上端开口处内部的微分调节头、竖直嵌设在基座底部的出料套筒、以及嵌设在出料套筒下端开口处内部的出料嘴;出料套筒的上端开口处向上形成有导向套,导向套竖直且同心设于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下方,导向套的端部向上密封插接在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内部;基座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基座上还设有启闭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消除了阀体启闭时的滞后性,既提高了控制精度又提升了控制效果;而且还实现了出胶速度的精密调节以显著增强了实用性。用性。用性。

An electromagnetic spray dispens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

技术介绍

[0002]点胶阀是一种用来将胶料快速并精确挤出到特定位置处的装置,根据开启和关断的方式不同,点胶阀可分为:柱塞式点胶阀、顶针式点胶阀、提升式点胶阀、喷雾点胶阀和喷射点胶阀,喷射点胶阀是一种专门针对中、低黏度胶料所设计的非雾化点胶阀;现有的喷射点胶阀均借助气压来控制阀体的启闭,由于通入到阀体内部以用来控制阀体启闭的气压无法瞬间消失,导致阀体的启闭存在滞后性,所以控制精度较低,控制效果也较差,而且无法对出胶速度进行调节,因此实用性欠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彻底消除了阀体启闭时的滞后性以既提高了控制精度又提升了控制效果,并实现了出胶速度的精密调节以显著增强了实用性的电磁式喷射点胶阀。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竖直嵌设在基座顶部的进料套筒、密封嵌设在进料套筒上端开口处内部的微分调节头、竖直嵌设在基座底部的出料套筒、以及嵌设在出料套筒下端开口处内部的出料嘴;所述出料套筒的上端开口处向上形成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竖直且同心设于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下方,所述导向套的端部向上密封插接在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内部;所述基座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启闭单元,所述启闭单元包括嵌设在矩形槽中的磁力块、固定在磁力块一侧并与磁力块相连的线圈座、竖直且活动设于导向套中并上下分布的主动铁芯和从动铁芯、以及同心插接在从动铁芯下端并活动设于出料嘴中的阀针;所述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插入到磁力块的上方内部,所述主动铁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料槽,对应地,所述从动铁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料槽;所述微分调节头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主动铁芯的上端;所述从动铁芯的下端中心向下形成有衔接柱,所述阀针同心插接在衔接柱的端部;所述启闭单元还包括弹簧座圈、限位圈和复位弹簧,所述弹簧座圈嵌设在出料套筒的上端开口处内部,所述衔接柱的端部向下穿过弹簧座圈并伸入到出料套筒内,所述限位圈套设固定在衔接柱的端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衔接柱外并位于出料套筒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顶紧在弹簧座圈的下侧端面和限位圈的上侧端面上;所述进料套筒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外端开口处与通孔的外端开口处相互配合,所述沉孔通过出料孔和通孔与进料套筒的内部相互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出料嘴的上端开口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直筒型沉腔,所述第一直筒型沉腔的底部形成有第一锥台型沉腔,所述第一锥台型沉腔的底部形成有第二直筒型沉腔。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直筒型沉腔的底部形成有第二锥台型沉腔,所述出料嘴的下端开口处与第二锥台型沉腔的底部同心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阀针的端部与第二锥台型沉腔的底部相互配合。
[0007]优选地,所述沉孔的开口处还密封插接有进料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磁力块能在线圈座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使主动铁芯与从动铁芯之间产生磁吸力,进而利用电磁原理实现了喷射点胶阀的启闭控制,由于采用的是电磁原理,磁力块的磁场产生和消失均极为迅速,这使得从动铁芯的动作也及时快速,进而彻底消除了阀体启闭时的滞后性,既提高了控制精度又提升了控制效果;而且还能借助微分调节头调节从动铁芯的动作幅度,进而实现了出胶速度的精密调节以显著增强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右前侧结构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剖面结构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主动铁芯和从动铁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3所示,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包括基座1、竖直嵌设在基座1顶部的进料套筒3、密封嵌设在进料套筒3上端开口处内部的微分调节头10、竖直嵌设在基座1底部的出料套筒4、以及嵌设在出料套筒4下端开口处内部的出料嘴7;出料套筒4的上端开口处向上形成有导向套41,导向套41竖直且同心设于进料套筒3的下端开口处下方,导向套41的端部向上密封插接在进料套筒3的下端开口处内部;基座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101,基座1上还设有启闭单元,启闭单元包括嵌设在矩形槽101中的磁力块2、固定在磁力块2一侧并与磁力块2相连的线圈座13、竖直且活动设于导向套41中并上下分布的主动铁芯5和从动铁芯6、以及同心插接在从动铁芯6下端并活动设于出料嘴7中的阀针8;进料套筒3的下端开口处插入到磁力块2的上方内部,主动铁芯5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料槽51,对应地,从动铁芯6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料槽61;微分调节头10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主动铁芯5的上端;从动铁芯6的下端中心向下形成有衔接柱62,阀针8同心插接在衔接柱62的端部;启闭单元还包括弹簧座圈11、限位圈12和复位弹簧13,弹簧座圈11嵌设在出料套筒4的上端开口处内部,衔接柱62的端部向下穿过弹簧座圈11并伸入到出料套筒4内,限位圈12套设固定在衔接柱62的端部,复位弹簧13套设在衔接柱62外并位于出料套筒4内,复位弹簧13的上下两端分别顶紧在弹簧座圈11的下侧端面和限位圈12的上侧端面上;进料套筒3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1,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沉孔102,沉孔10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03,出料孔103的外端开口处与通孔31的外端开口处相互配合,沉孔102通过出料孔103和通孔31与进料套筒3的内部相互连通。
[0013]出料嘴7的上端开口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直筒型沉腔71,第一直筒型沉腔71的底部形成有第一锥台型沉腔72,第一锥台型沉腔72的底部形成有第二直筒型沉腔73。
[0014]第二直筒型沉腔73的底部形成有第二锥台型沉腔74,出料嘴7的下端开口处与第二锥台型沉腔74的底部同心设置并相互连通;阀针8的端部与第二锥台型沉腔74的底部相
互配合。
[0015]沉孔102的开口处还密封插接有进料嘴9。
[0016]工作原理:通过管道将物料接入到进料嘴9中,进而使物料经由沉孔102、出料孔103和通孔31充满在进料套筒3内部;线圈座13未通电时,磁力块2不会产生磁场,主动铁芯5与从动铁芯6之间没有任何作用力,复位弹簧13会利用自身的反弹力并借助弹簧座圈11和限位圈12始终对阀针8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进而使阀针8的端部压紧在第二锥台型沉腔74的底面上以实现密封,此时的物料无法继续下流;当线圈座13通电后,磁力块2会产生磁场,主动铁芯5和从动铁芯6均借助磁力块2的磁场具有了磁性,进而使主动铁芯5和从动铁芯6能相互吸引,由于主动铁芯5固定在微分调节头10的伸缩端上,因而不会发生被动的移动,而从动铁芯6在主动铁芯5的磁吸力作用下会克服复位弹簧13的反弹力并向上移动,进而使阀针8的端部离开第二锥台型沉腔74的底面;此时,物料会向下经由主动铁芯5上的若干个进料槽51以及从动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喷射点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竖直嵌设在基座顶部的进料套筒、密封嵌设在进料套筒上端开口处内部的微分调节头、竖直嵌设在基座底部的出料套筒、以及嵌设在出料套筒下端开口处内部的出料嘴;所述出料套筒的上端开口处向上形成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竖直且同心设于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下方,所述导向套的端部向上密封插接在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内部;所述基座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启闭单元,所述启闭单元包括嵌设在矩形槽中的磁力块、固定在磁力块一侧并与磁力块相连的线圈座、竖直且活动设于导向套中并上下分布的主动铁芯和从动铁芯、以及同心插接在从动铁芯下端并活动设于出料嘴中的阀针;所述进料套筒的下端开口处插入到磁力块的上方内部,所述主动铁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料槽,对应地,所述从动铁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料槽;所述微分调节头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主动铁芯的上端;所述从动铁芯的下端中心向下形成有衔接柱,所述阀针同心插接在衔接柱的端部;所述启闭单元还包括弹簧座圈、限位圈和复位弹簧,所述弹簧座圈嵌设在出料套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彦辉康寅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奉化弘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