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39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包括左龙门组件(7)和右龙门组件(6),左龙门组件(7)和右龙门组件(6)对称固定在基板(41)的左右两侧,左中转吸盘组件(12)固定在龙门组件(7)上,右中转吸盘组件(9)固定在右龙门组件(6)上,上料机械手组件(13)固定在左龙门组件(7)的左后端,下料机械手组件(5)固定在右龙门组件(6)的右后端,平台(4)连接在基板(41)上,基板(41)焊接在机架组件(10)上,左剥刀组件(11)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左前部,右剥刀组件(8)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右前部,电控板(2)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后部。本技术方案结构紧凑、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Medium automatic auxiliary material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


[0001]本技术涉及全自动机电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FPC工艺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在FPC补强领域的贴装物料越来越多种多样,对于贴装特殊工艺的极软和粘性很大的异形高温胶纸,覆盖膜等物料,以及FPC上本身带有元器件,往FPC上元器件上贴合胶纸、覆盖膜等物料的情况,现有机台不能适应客户的要求,贴合稳定性及贴合缺陷都不尽如人意,而且随着国内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机器尺寸及贴合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该机型重新布局机器结构,专门为连接自动化做了优化,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结构紧凑,尺寸更小,效率更高。
[0004]技术的所述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包括左龙门组件7,右龙门组件6、基板41、左中转吸盘组件12、右中转吸盘组件9、上料机械手组件13下料械手组件5、平台4、平台导轨48、平台电机49、基板41、机架组件10、左剥刀组件11、左中转吸盘组件12、右剥刀组8、右中转吸盘组件9和电控板2,其中,所述左龙门组件7和右龙门组件6对称固定在基板41的左右两侧,左中转吸盘组件12固定在龙门组件7的前端,右中转吸盘组件9固定在右龙门组件6的前端,上料机械手组件13固定在左龙门组件7的左后端,下料机械手组件5固定在右龙门组件6的右后端,平台4通过平台导轨48和平台电机49连接在基板41上,基板41焊接在机架组件10上,左剥刀组件11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左前部且位于左中转吸盘组件12的下方,右剥刀组件8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右前部且位于右中转吸盘组件9的下方,电控板2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后部。
[0005]较优的,所述左龙门组件7和右龙门组件6,左中转吸盘组件12和右中转吸盘组件9,左剥刀组件11和右剥刀组件8均为对称结构。
[0006]较优的,所述左龙门组件7包括吸头,所述吸头安装在左吸头U轴22的下部,左吸头U轴22安装在左吸头Z轴19上,左吸头Z轴19和左Mark影像系统21共同安装在左Y轴固定板20上,左吸头Y轴通过X轴导轨18和直线电机17安装在龙门架14上,左中转吸盘组件12固定在龙门架14的前端,上料机械手组件13固定在龙门架14的后端,龙门架14的下部安装立柱,龙门架14通过立柱固定在基板41上。
[0007]较优的,所述左中转吸盘组件12包括中转吸盘转接板25,中转吸盘转接板25通过导轨和丝杆29安装在固定板30的背部,丝杆29通过同步带和中转吸盘电机27与同步轮28连接。
[0008]较优的,所述右剥刀组件8包括上料轴32,下料轴36,收上膜轴31安装在剥刀立板37上,压块34固定在导向板33上,右接料台组件39连接在右剥刀40上,右剥刀40通过导轨和丝杆安装在剥刀立板37上,右拉料组件38安装在剥刀立板37上,右拉料组件38上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
[0009]较优的,所述平台4通过平台导轨48和平台电机49安装在基板41上,上料盘组件44固定在基板41左后部,隔纸盘43和隔纸盘电机45连接在基板41上,下料盘组件3固定在基板41右后部。
[0010]较优的,所述基板41的前端左侧安装有左物料影像系统47,基板41的前端右侧安装有右物料影像系统46,在左物料影像系统47、右物料影像系统46和平台4之间安装有抛料盒,外壳1安装在机架组件10上。
[0011]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便捷,设备的体积小,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的左龙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的左中转吸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的右剥刀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1

外壳,2

电控板,3

下料盘组件,4

平台,5

下料机械手组件,6

右龙门组件,7

左龙门组件,8

右剥刀组件,9

右中转吸盘组件,10

机架组件,11

左剥刀组件,12

左中转吸盘组件,13

上料机械手组件,14

龙门架,15

吸嘴片固定板,16

机械手Z轴电机,17

直线电机,18

X轴导轨,19

左吸头Z轴,20

左Y轴固定板,21

左Mark影像系统,22

左吸头U轴,23

Z轴电机,24

中转吸盘,25

中转吸盘转接板,26

中转吸盘固定板,27

中转吸盘电机,28

同步轮,29

丝杆,30

固定板,31

收上膜轴,32

上料轴,33

导向板,34

压块,35

电机,36

下料轴,37

剥刀立板,38

右拉料组件39

右接料台组件,40

右剥刀,41

基板,42

下料盘,43

隔纸盘,44

上料盘组件,45

隔纸盘电机,46

右物料影像系统,47

左物料影像系统,48

平台导轨,49平台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附图6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包括左龙门组件7,右龙门组件6成对
称固定在基板41的左右两侧,左中转吸盘组件12固定在龙门组件7的前端,右中转吸盘组件9固定在右龙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包括左龙门组件(7),右龙门组件(6)、基板(41)、左中转吸盘组件(12)、右中转吸盘组件(9)、上料机械手组件(13)下料机械手组件(5)、平台(4)、平台导轨(48)、平台电机(49)、基板(41)、机架组件(10)、左剥刀组件(11)、左中转吸盘组件(12)、右剥刀组件(8)、右中转吸盘组件(9)和电控板(2),其中,所述左龙门组件(7)和右龙门组件(6)对称固定在基板(41)的左右两侧,左中转吸盘组件(12)固定在龙门组件(7)的前端,右中转吸盘组件(9)固定在右龙门组件(6)的前端,上料机械手组件(13)固定在左龙门组件(7)的左后端,下料机械手组件(5)固定在右龙门组件(6)的右后端,平台(4)通过平台导轨(48)和平台电机(49)连接在基板(41)上,基板(41)焊接在机架组件(10)上,左剥刀组件(11)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左前部且位于左中转吸盘组件(12)的下方,右剥刀组件(8)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右前部且位于右中转吸盘组件(9)的下方,电控板(2)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龙门组件(7)和右龙门组件(6),左中转吸盘组件(12)和右中转吸盘组件(9),左剥刀组件(11)和右剥刀组件(8)均为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型全自动辅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龙门组件(7)包括吸头,所述吸头安装在左吸头U轴(22)的下部,左吸头U轴(22)安装在左吸头Z轴(19)上,左吸头Z轴(19)和左Mark影像系统(21)共同安装在左Y轴固定板(20)上,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治夏士坤卢根茂林其鸿周杨李万林杨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中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