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37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2:00
一种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属于蜡模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上模(4)设置在下模(2)的上侧,并在上模(4)和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起模装置上设置有起模部和顶升部,起模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伸入到模腔内,起模部与下模(2)之间相对滑动设置,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顶升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支撑在上模(4)底部,顶升部设置有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模装置通过起模部推动浇筑后的蜡模由模腔内移出,同时顶升部推动上模向上运动,实现了自动起模,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避免在起模过程中出现蜡模由于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蜡模的合格率,并且大大提高了蜡模的生产效率。且大大提高了蜡模的生产效率。且大大提高了蜡模的生产效率。

A wax mold for Impeller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


[0001]一种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属于蜡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0003]当叶轮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时,叶轮用蜡模需要通过成型模具来实现,但是由于蜡模的结构复杂,蜡模起模困难,很容易在起模时出现蜡模损坏的问题,使蜡模合格率低,蜡模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蜡模的起模,提高蜡模的生产效率的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上模以及起模装置,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侧,并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起模装置上设置有起模部和顶升部,起模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后伸入到模腔内,起模部与下模之间相对滑动设置,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顶升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后支撑在上模底部,顶升部设置有若干个。
[0006]优选的,所述的起模装置包括起模气缸以及升降板,升降板设置在下模的下侧,起模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板相连,起模部和顶升部均安装在升降板上。升降板设置在下模的下侧,起模部和顶升部均设置在升降板上,方便了起模部和顶升部的安装。
[0007]优选的,所述的起模气缸有设置在升降板两侧的两个,两起模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与升降板连接。起模气缸有设置在升降板两侧的两个,能够保证升降板直线升降,进而保证起模稳定。
[0008]优选的,所述的起模部包括起模杆,起模杆安装在起模装置上,起模杆的上端可滑动的穿过下模后伸入到模腔内。
[0009]优选的,所述的顶升部包括顶升杆,顶升杆安装在起模装置上,顶升杆的上端可滑动的穿过下模,顶升杆的上端支撑在上模的底部。
[00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定位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模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上模上的定位孔,定位柱可滑动的伸入到定位孔内。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实现了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定位,方便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合模。
[0012]优选的,还包括模架,下模设置在模架的上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的起模装置通过起模部推动浇筑后的蜡模由模腔内
移出,同时顶升部推动上模向上运动,实现了自动起模,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避免在起模过程中出现蜡模由于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蜡模的合格率,并且大大提高了蜡模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去除上模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上模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模架2、下模201、下凹槽3、浇筑口4、上模401、定位孔402、上凹槽5、升降板6、安装架7、连接板8、起模气缸9、支撑柱10、顶升杆11、起模杆12、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2]图1~5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包括下模2、上模4以及起模装置,上模4设置在下模2的上侧,并在上模4和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起模装置上设置有起模部和顶升部,起模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伸入到模腔内,起模部与下模2之间相对滑动设置,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顶升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支撑在上模4底部,顶升部设置有若干个。本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的起模装置通过起模部推动浇筑后的蜡模由模腔内移出,同时顶升部推动上模4向上运动,实现了自动起模,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避免在起模过程中出现蜡模由于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蜡模的合格率,并且大大提高了蜡模的生产效率。
[0024]具体的:如图1~3所示:本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还包括模架1、支撑柱9以及定位装置,模架1设置下模2的下侧,模架1为开口朝上的槽型,下模2的两侧均支撑在模架1的两个端部。
[0025]起模装置包括升降板5以及起模气缸8,升降板5设置在下模2的下侧,且升降板5位于模架1内,起模气缸8有对称设置在模架1两侧的两个,起模气缸8设置在模架1的敞口端,起模气缸8竖向设置,各起模气缸8均安装在下模2上,各起模气缸8的活塞杆分别与升降板5的对应侧相连,以实现升降板5的升降。
[0026]下模2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架6,安装架6为开口朝下的槽型,安装架6的侧部与下模2的侧部固定连接,升降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升降板5的对应侧固定连接,起模气缸8设置在对应侧的安装架6与连接板7之间,起模气缸8安装在对应侧的安装架6上,起模气缸8的活塞杆与对应侧的连接板7固定连接,并通过连接板7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
[0027]支撑柱9安装在模架1的中部,支撑柱9的顶部与下模2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底部可滑动的穿过升降板5后与模架1固定连接,支撑柱9有对称设置在模架1两侧的两个,以对下模2进行支撑,保证对下模2的支撑可靠。
[0028]起模部包括起模杆10,起模杆10竖向设置,起模杆10的下端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上端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伸入到模腔内,起模杆10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根,起模杆10与下模2之间相对密封设置,从而能够将下模2内的蜡模顶出,以方便起模。
[0029]顶升部包括顶升杆10,顶升杆10竖向设置,顶升杆10的下端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上端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支撑在上模4的底部,顶升杆10设置有四根,从而能够将上模4顶离下模2,以避免对蜡模的脱模造成妨碍。
[0030]上模4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浇筑口3,浇筑口3与下模2和上模4之间的模腔相连通。下模2的顶部设置有与模腔相连通的下凹槽201。
[0031]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模2的顶部的定位柱12以及设置在上模4上的定位孔401,定位柱12竖向设置,定位柱12有环绕模腔设置的三个,定位柱12的顶部凸出于下模2的顶部设置。
[0032]如图4~5所示:上模4的底部设置有与模腔相连通的上凹槽402,在上模4和下模2合模时,上凹槽402和下凹槽201合围成浇筑口3。
[0033]定位孔401竖向设置在上模4上,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2)、上模(4)以及起模装置,上模(4)设置在下模(2)的上侧,并在上模(4)和下模(2)之间形成模腔,起模装置上设置有起模部和顶升部,起模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伸入到模腔内,起模部与下模(2)之间相对滑动设置,起模部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顶升部可滑动的穿过下模(2)后支撑在上模(4)底部,顶升部设置有若干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模装置包括起模气缸(8)以及升降板(5),升降板(5)设置在下模(2)的下侧,起模气缸(8)的活塞杆与升降板(5)相连,起模部和顶升部均安装在升降板(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铸件的蜡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模气缸(8)有设置在升降板(5)两侧的两个,两起模气缸(8)的活塞杆同时与升降板(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轮铸件的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木玉张发顺周长振周婧赵兴福周仕玲景胜云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金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