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47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1
一种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属于蜡模拼装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置有蜡模主体定位部,定位块(2)安装在底板(1)的上侧,定位块(2)环绕蜡模主体定位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各定位块(2)合围成容纳蜡模主体(11)的空腔,各定位块(2)的顶部均设置有叶片定位部,压紧装置间隔设置在蜡模主体定位部的正上方,压紧装置与底板(1)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蜡模主体定位部能够对蜡模主体进行定位,压紧装置能够将蜡模主体压紧在蜡模主体定位部上,叶片定位部能够对叶片进行定位,保证叶片与蜡模主体的相对位置准确,保证蜡模主体与叶片的拼装精确,提高了蜡模拼装的合格率,也提高了蜡模的拼装速度。也提高了蜡模的拼装速度。也提高了蜡模的拼装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


[0001]一种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属于蜡模拼装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0003]小型的螺旋桨在铸造时通常采用蜡模,由于螺旋桨的形状复杂,需要将螺旋桨蜡模的各个部分分别制作后,在进行蜡模的拼装。目前蜡模在组装时,通常是工作人员直接将叶片粘结到蜡模主体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叶片分布不均的情况,而且也难以控制叶片与蜡模主体的相对位置,导致蜡模的拼装速度慢,拼装的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分别对蜡模主体和叶片进行定位,保证蜡模主体和叶片相对位置准确,且蜡模拼装速度快的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定位块以及压紧装置,底板上设置有蜡模主体定位部,定位块安装在底板的上侧,定位块环绕蜡模主体定位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各定位块合围成容纳蜡模主体的空腔,各定位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叶片定位部,压紧装置间隔设置在蜡模主体定位部的正上方,压紧装置与底板可拆卸的连接。
[0006]优选的,各所述的定位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台,定位台环绕定位块的边缘设置,并在定位块的顶部形成所述叶片定位部,定位台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口。定位台环绕定位块的边缘设置,在定位块的顶部形成内凹的叶片定位部,叶片直接放置在叶片定位部内即可实现叶片的定位,叶片定位方便、可靠。
[0007]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台上设置有取放口。定位台上设置有取放口,方便了叶片的取放和调整。
[0008]优选的,所述的蜡模主体定位部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定位盲孔。
[0009]优选的,所述的蜡模主体定位部包括设置在底板上侧的定位杆,定位杆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根。两根定位杆相配合,在圆周方向上实现了蜡模主体的定位,使蜡模主体定位准确。
[0010]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均竖向设置,第一定位杆的顶部高于第二定位杆的顶部设置。蜡模主体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筋板,第一定位杆能够对筋板的顶部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杆对筋板的底部进行定位,对蜡模主体在圆周方向上定位可靠。
[0011]优选的,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压板以及羊角螺栓,压板设置在蜡模主体定位部的
正上方,羊角螺栓的端部可滑动的穿过压板后与底板螺纹连接。羊角螺栓与底板螺纹连接,并通过压板对蜡模主体进行压紧,避免对蜡模主体造成损坏。
[0012]优选的,所述的底板的顶部内嵌有螺纹套,羊角螺栓的端部伸入到螺纹套内,并与螺纹套螺纹连接。底板通常由木材制成,为了保证对蜡模主体压紧力足够,在底板上内嵌螺纹套,大大提高了本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的使用寿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的蜡模主体定位部能够对蜡模主体进行定位,压紧装置能够将蜡模主体压紧在蜡模主体定位部上,实现了蜡模主体的定位压紧,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有叶片定位部,叶片定位部能够对叶片进行定位,保证叶片与蜡模主体的相对位置准确,保证蜡模主体与叶片的拼装精确,大大提高了蜡模拼装的合格率,且由于定位速度快,也提高了蜡模的拼装速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蜡模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蜡模定位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
ꢀꢀ
101、定位盲孔
ꢀꢀ
2、定位块
ꢀꢀ
201、让位槽
ꢀꢀ
3、定位台
ꢀꢀ
301、取放口
ꢀꢀ
302、让位口
ꢀꢀ
4、压板
ꢀꢀ
5、羊角螺栓
ꢀꢀ
6、筋板
ꢀꢀ
7、第一定位杆
ꢀꢀ
8、第二定位杆
ꢀꢀ
9、螺纹套
ꢀꢀ
10、叶片
ꢀꢀ
11、蜡模主体
ꢀꢀ
1101、外筒
ꢀꢀ
1102、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3]图1~6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包括底板1、定位块2以及压紧装置,底板1上设置有蜡模主体定位部,定位块2安装在底板1的上侧,定位块2环绕蜡模主体定位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各定位块2合围成容纳蜡模主体11的空腔,各定位块2的顶部均设置有叶片定位部,压紧装置间隔设置在蜡模主体定位部的正上方,压紧装置与底板1可拆卸的连接。本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的蜡模主体定位部能够对蜡模主体11进行定位,压紧装置能够将蜡模主体11压紧在蜡模主体定位部上,实现了蜡模主体11的定位压紧,定位块2的顶部设置有叶片定位部,叶片定位部能够对叶片10进行定位,保证叶片10与蜡模主体11的相对位置准确,保证蜡模主体11与叶片10的拼装精确,大大提高了蜡模拼装的合格率,且由于定位速度快,也提高了蜡模的拼装速度。
[0025]具体的:如图1~3所示:底板1为方形木板,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定位盲孔101,形成蜡模主体定位部,定位盲孔101为圆形孔。定位块2设置在底板1的上侧,定位块2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定位块2也为木材制成。定位块2环绕定位盲孔101间隔均布有若干块,定位块2的数量根据蜡模的叶片10的数量来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2环绕定位盲孔101间隔设置有三块,三块定位块2合围成用于容纳蜡模主体11的空腔。
[0026]各定位块2的顶部均为与叶片10相配合的弧形,且各定位块2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台3,定位台3环绕定位块2的顶部外沿设置,并在定位块2的顶部形成内凹的叶片定位部,叶片定位部朝向空腔的一侧开口设置,形成让位口302,叶片10的端部伸出让位口302后并与蜡模主体11粘结。各定位台3的侧部均设置有内凹的取放口301,通过取放口301方便叶片10的取放。
[0027]由于叶片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块(2)以及压紧装置,底板(1)上设置有蜡模主体定位部,定位块(2)安装在底板(1)的上侧,定位块(2)环绕蜡模主体定位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各定位块(2)合围成容纳蜡模主体(11)的空腔,各定位块(2)的顶部均设置有叶片定位部,压紧装置间隔设置在蜡模主体定位部的正上方,压紧装置与底板(1)可拆卸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定位块(2)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台(3),定位台(3)环绕定位块(2)的边缘设置,并在定位块(2)的顶部形成所述叶片定位部,定位台(3)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口(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台(3)上设置有取放口(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铸件铸造用蜡模的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模主体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仕玲赵兴福公志鹏张发顺周长振翟木玉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金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