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24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套筒,所述按压机构设置在承载套筒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压杆,当需要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时,首先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螺纹杆带动其外表面的螺纹套筒升降,此时螺纹套筒带动支撑板和压杆向下滑动,此时压杆按压在固定块顶部开设的卡孔内部,使得固定块带动喷雾器顶部的喷头下压,喷头随之喷出消毒剂,该装置便于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该装置便于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该装置便于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

A robot device for aircraft cabin dis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属于有害生物防制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客舱属于密闭空间,人流量大,空间窄小,座椅、扶手、卫生间及地毯容易滋生细菌,成为污染源与传染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2008年版)》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尤其是目前新冠病毒在国际国内处于高发易发时期,对于航班飞机的消毒,即清除或杀灭飞机及其废弃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使之不再引起疾病,达到无害化之目的,是防止传染病传入或传出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0003]飞机机舱的消毒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都是针对未确定传染源或已确定传染源并已被病原污染(或疑似污染),可能被病原污染的航空器及其废弃物实施的消毒。
[0004]目前,尤其是对于国际航班或货运班机,都要由专门负责有害生物防治的公司组织经过培训的专业消杀人员登机进行喷雾消杀工作,消杀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衣、防护口罩、防护帽、胶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一次性塑料手套,使用健之素牌冷烟雾消毒剂消毒,自2021年7月某机场因职业暴露引起防疫警示通报后,口岸查验、防疫消杀人员实行“14+7+7”的防疫措施,即工作期间人员住单间,14天点对点工作,专人物质保障,7天封闭管理,7天居家隔离,如此一是增加防护用品开支,加大了运营成本,二是“14+7+7”的防疫措施需增加一倍的工作人员数量,工资成本陡增;三是隔离房间费用、专人物质保障费用、隔离补贴等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造成防疫成本陡增,因此面对此轮新冠病毒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口岸机场急需使用自动化的消杀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减少隔离成本与防护装备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基于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按压机构便于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套筒;
[0007]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设置在承载套筒的内部,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压杆,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承载套筒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
[0008]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还包括卡杆、螺纹套筒和螺纹槽,所述卡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螺纹套筒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螺纹套筒的下表面开设有螺
纹槽。
[0009]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履带,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器。
[0010]优选的,所述喷雾器的上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承载套筒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承载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杆。
[0012]优选的,所述卡杆固定连接在压杆的一侧,所述螺纹套筒滑动连接在承载套筒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筒螺纹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承载套筒的内部,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通过设置压杆,当需要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时,首先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螺纹杆带动其外表面的螺纹套筒升降,此时螺纹套筒带动支撑板和压杆向下滑动,此时压杆按压在固定块顶部开设的卡孔内部,使得固定块带动喷雾器顶部的喷头下压,喷头随之喷出消毒剂,该装置便于对飞机机舱进行消杀。
[0016]2、该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当需要便于机器人主体移动时,首先在机器人主体的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两侧的主动轮,主动轮驱动履带及从动轮,带动机器人主体行进,在机器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且在水平面可360度旋转,位置低于喷头位置,避免大量水雾干扰其工作视野,照明灯安装位置高于摄像头,遥控接收装置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内部,用于人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该装置便于机器人主体移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机器人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承载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按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机器人主体;101、主动轮;102、履带;103、支撑杆;104、照明灯;2、摄像头;201、喷雾器;202、喷头;203、固定块;204、卡槽;205、卡孔;3、承载套筒;301、限位槽;302、限位块;303、电机;304、螺纹杆;4、按压机构;401、支撑板;402、压杆;403、卡杆;404、螺纹套筒;405、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机器人主体1,机器人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2,机器人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套筒3,通过在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2,且在水平面可360度旋转,位置低于喷头202位置,避免大量水雾干扰其工作视野,照明灯104安装位置高于摄像头2,遥控接收装置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内部,用于人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0024]参照附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按压机构4,按压机构4设置在承载套筒3的内部,按压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和压杆402,支撑板401滑动连接在承载套筒3的上表面,支撑板4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402,按压机构4还包括卡杆403、螺纹套筒404和螺纹槽405,卡杆40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01的下表面,螺纹套筒404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01的下表面,螺纹套筒404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槽405,卡杆403固定连接在压杆402的一侧,螺纹套筒404滑动连接在承载套筒3的内部,螺纹套筒404螺纹套接在螺纹杆304的外表面,通过电机303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304转动,此时螺纹杆304带动其外表面的螺纹套筒404升降,此时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2),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套筒(3);按压机构(4),所述按压机构(4)设置在承载套筒(3)的内部,所述按压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和压杆(402),所述支撑板(401)滑动连接在承载套筒(3)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4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4)还包括卡杆(403)、螺纹套筒(404)和螺纹槽(405),所述卡杆(40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01)的下表面,所述螺纹套筒(404)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01)的下表面,所述螺纹套筒(404)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槽(4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机机舱消毒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101),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履带(102),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104),所述机器人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何志贵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速易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