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电动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11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电动增压器,该电动增压器包括:压气机,包括设置有进气口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叶轮;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以使得所述进气口处产生负压;以及控制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工作,包括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风道以及抵接于所述风道的外壁的电子器件。控制器驱动电机工作时,控制器的电子器件发热,电子器件将热量传递到风道的壁面上。电机工作时驱动压气机的叶轮转动,风道向该进气口送风。流经风道的空气将风道的侧壁上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电子器件的风冷降温。又由于对电子器件进行了风冷降温,电子器件输出的功率可以更大,进而能增大电动增压器的功率。增压器的功率。增压器的功率。

An automobile and its electric super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及其电动增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及其电动增压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增压器与涡轮增压器的原理基本相同。涡轮增压器是由内燃机驱动,而电动增压器是由电机驱动来对空气进行压缩,实现快速增压的效果。
[0003]现有的电动增压器主要包括电机、压气机和电控单元。一种现有的电动增压器的结构为压气机设置在电机的前端,电控单元设置在电机的后端;另一种现有的增压器的结构为压气机和电机分别设置在电控单元的相对两侧。
[0004]现有的电动增压器的电机采用水冷系统,而电控单元无冷却系统,出现冷却困难问题,大大限制了电动增压器的功率。目前采用的电机定子机壳水冷护套结构很难在电机端盖上再加一套水道结构,同时电控单元本身发热相对比较小,从成本、空间体积考虑,也不适合为电控单元专门再增加一套专门的水冷系统,目前大多数电控单元采用自然冷却方式,这样大大限制了电动增压器的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增压器,其包括:
[0006]压气机,包括设置有进气口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叶轮;
[0007]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以使得所述进气口处产生负压;以及
[0008]控制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工作,包括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风道以及抵接于所述风道的外壁的电子器件。
[000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
[0010]进风管道,包括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端相对的进风端以及设置在进风管道的侧壁上的出风口;
[0011]出风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风口;以及
[0012]导流板,用于将所述进风管道内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出风管道中;
[0013]其中,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出风管道的侧壁相抵。
[001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进风管内,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出风端的一侧向进风端倾斜伸出;
[0015]所述导流板与进风管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90
°

[001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以使得所述夹角的角度能调节。
[0017]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增压器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导流板转动以改变所述夹角的角度;
[0018]其中,所述夹角的角度与所述电机的转速呈负相关。
[001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出风口、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出风管道均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出风管道一一对应地连接到多个所述出风口上;
[0020]多个导流板将所述进风管道中的空气分别引导到多个所述出风管道中。
[002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筋。
[0022]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筋构造为条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散热筋沿所述出风管道延伸;
[0023]所述散热筋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散热筋将所述出风管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子流道。
[002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相互垂直。
[0025]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容纳所述电子器件的外壳,所述外壳连接于所述壳体;
[0026]所述出风管道和所述进风管道均穿设于所述外壳。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增压器。
[0028]控制器驱动电机工作时,控制器的电子器件发热,电子器件将热量传递到风道的壁面上。电机工作时驱动压气机的叶轮转动,压气机的进气口处形成负压,风道向该进气口送风。流经风道的空气将风道的侧壁上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电子器件的风冷降温。又由于对电子器件进行了风冷降温,电子器件输出的功率可以更大,进而能增大电动增压器的功率。
[002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动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出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4]如图1所示,图1显示了本申请中的一种电动增压器。该电动增压器包括控制器3、压气机2和电机1。控制器3、压气机2和电机1依次连接在一起。
[0035]电机1可以是高速电机1,可以是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或交流异步电机。电机1包括机壳11、转子14、定子15和轴承12。机壳11内设置有空腔,机壳11上设置有轴孔。轴承12设置在轴孔上。轴承12与轴孔同轴设置。转子14包括主轴13,主轴13的一端设置在机壳11内,另一端穿过轴承12而伸出机壳11。定子15固定在机壳11的内壁上。
[0036]压气机2包括壳体21和叶轮22。叶轮22设置在壳体21内。叶轮22可以是离心叶轮
22。壳体21设置有内腔以及连通于内腔的进气口211。壳体21连接于电机1的机壳11,电机1的主轴13伸入到壳体21内。叶轮22套装在电机1的主轴13上。进气口211可以是设置在壳体21背离电机1的一侧,进气口211可以是与叶轮22同轴设置。
[0037]控制器3用于控制电机1工作。控制器3包括外壳31、风道30和电子器件34。外壳31设置在压气机2的壳体21背离电机1的一侧。外壳31与压气机2的外壳31之间相互连接,外壳31与压气机2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风道30包括进风管道32、出风管道35和导流板33。进风管道32可以是直管道。进风管道32包括进风端321和出风端322。进风管道32的出风端322连接于压气机2的壳体21的进气口211,进风管道32的进风端321连通于外壳31外。进风管道32可以是与叶轮22同轴设置。进风管道32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323。出风口323贯穿进风管道32的侧壁。出风管道35可以是直管道。出风管道35的一端连接于出风口323,出风管道35的另一端接通于外壳31外。出风管道35的横截面构造为矩形。出风管道35的延伸方向与进风管道3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0038]导流板33构造为板状结构。导流板33设置在进风管道32内。导流板33用于将进风管道32中的部分气流引导到出风管道35中。导流板33连接于出风口323靠近出风端322的一侧。导流板33从出风口323靠近出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包括设置有进气口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叶轮;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以使得所述进气口处产生负压;以及控制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工作,包括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风道以及抵接于所述风道的外壁的电子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进风管道,包括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端相对的进风端以及设置在进风管道的侧壁上的出风口;出风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风口;以及导流板,用于将所述进风管道内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出风管道中;其中,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出风管道的侧壁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进风管内,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出风端的一侧向进风端倾斜伸出;所述导流板与进风管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9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以使得所述夹角的角度能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杭兵安东尼大卫韦尔林陈渊博林程峰李连豹肖逸阁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