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荷梭阀、混动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混动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卸荷梭阀、混动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混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助力转向系统是由分别连接至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两个转向油泵共同连通至一个梭阀,然后通过梭阀连通至转向装置进行助力转向的,然而,当混合动力车辆切换驱动模式时,停止工作的转向油泵一侧的油压仍然处于较高的状态,且内部的液压油无法回流至油罐,长此以往,会影响转向油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卸荷梭阀、混动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混动汽车,旨在解决的现有混动车辆的转向系统中切换驱动模式时停止工作的转向油泵一侧的油压仍较高,油液无法卸荷回流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卸荷梭阀包括:
[0005]阀体,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有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阀体出油口、第一阀体卸油口以及第二阀体卸油口,所述阀体出油口处在所述第一阀体卸油口和所述第二阀体卸油口之间;以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荷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有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阀体出油口、第一阀体卸油口以及第二阀体卸油口,所述阀体出油口处在所述第一阀体卸油口和所述第二阀体卸油口之间;以及,阀芯,沿第一方向密封活动设于所述过油通道,所述阀芯内沿第一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过油腔与第二过油腔,所述第一过油腔背向所述第二过油腔的一端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二过油腔背向所述第一过油腔的一端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一过油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阀芯出油口,所述第二过油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阀芯出油口,在所述阀芯的活动行程上,所述阀芯具有第一过油位置以及第二过油位置;当所述阀芯处在所述第一过油位置时,所述阀芯遮盖所述第一阀体卸油口,所述阀体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油口,所述第二阀体卸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油口;当所述阀芯处在所述第二过油位置时,所述阀芯遮盖所述第二阀体卸油口,所述阀体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油口,所述第一阀体卸油口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油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荷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梭阀还包括两个限位挡环,两个所述限位挡环分别螺纹连接至所述过油通道的两个端口的内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荷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通道的截面呈圆形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荷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梭阀还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与配合凸块,所述限位滑槽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于所述过油通道的内壁上,所述配合凸块设于所述阀芯的外侧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荷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出油口、所述第一阀体卸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体卸油口处于所述过油通道的侧壁的同一侧;对应的,所述第一阀芯出油口与所述第二阀芯出油口分别处于所述第一过油腔与所述第二过油腔的同一侧的两个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鹏,李金星,杨灿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