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78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包括保护连接架,该保护连接架包括一对纵梁及一对横梁,所述纵梁与横梁垂直交叉布置形成一井字形结构,所述一对横梁之间的中间部连接有一支撑梁,该支撑梁将一对横梁之间分隔成左右两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干粉灭火剂存储罐,底盘保护连接架集成干粉灭火剂存储罐,可在电池盒产生自燃状况时,对电池盒进行灭火操作,降低危险;电池盒通过其四角的弹性支撑板以及顶部设置的弹簧连接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弹性支撑板通过扭簧沿竖直方向对电池盒提供弹性支撑力,以相对简单的结构过滤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竖直方向的振动,对电池盒形成了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池盒形成了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池盒形成了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Battery integrated chassi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0004]目前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车辆中通常还配置有较大的电池盒体以提供电能,电池盒以刚性连接方式安装在底盘底部;在实际使用中如遇颠簸路况时,电池盒承受来自车辆底盘的振动较大,不利于电池盒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遇电池盒碰撞燃烧时,传统车辆底盘的防护性能也相对不足。
[0005]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
[000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包括保护连接架,该保护连接架包括一对纵梁及一对横梁,所述纵梁与横梁垂直交叉布置形成一井字形结构,所述一对横梁之间的中间部连接有一支撑梁,该支撑梁将一对横梁之间分隔成左右两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干粉灭火剂存储罐,所述一对横梁的左右两端之间还连接有一拉杆,所述拉杆与纵梁相平行设置;所述横梁的中间部向上拱起,以此在其下方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放置电池盒,所述横梁上对应电池盒的边缘四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转动设置的弹性支撑板,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作用在弹性支撑板上,所述弹性支撑板与电池盒通过销轴相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底端连接有一弹簧,该弹簧的底端连接有一用于跟电池盒顶部相连接配合的安装盘;所述干粉灭火剂存储罐的出口端朝向容纳空间设置。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一对横梁的左右两端之间还连接有斜撑杆,该斜撑杆自一对横梁中一者的下端部朝向另一者的上端部倾斜延伸设置,所述斜撑杆与拉杆之间夹锐角设置。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纵梁的外端底部具有一逐渐向内倾斜延伸的倾斜面。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干粉灭火剂存储罐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一喷管,该喷管包括两个呈L形结构布置的出口管,所述出口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电池盒放置在容纳空间内时,所述通孔正对所述电池盒侧面。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池盒呈矩形状,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空间内的干粉灭火剂存储罐的喷管位于电池盒的对角线上。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出口管的内腔具有一隔板,该隔板倾斜设置并将出口管的内腔分隔形成一由内至外宽度逐渐缩小的流道,所述通孔与所述流道相连通。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由内向外逐渐倾斜延伸设置。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横梁及纵梁均呈中空结构,且横梁及纵梁的内腔密封填充有二氧化碳空气层。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底盘具有一呈井字形结构布置的横梁及纵梁,横梁的中间部向上拱起在其下方形成一用于放置电池盒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将电池盒收纳在内,对电池盒的四周边缘形成有效防护,进一步的,在横梁的两端之间设置拉杆提高了其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提高对电池盒的保护效力;2.电池盒通过其四角的弹性支撑板以及顶部设置的弹簧连接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弹性支撑板通过扭簧沿竖直方向对电池盒提供弹性支撑力,以相对简单的结构过滤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竖直方向的振动,对电池盒形成了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3.底盘保护连接架集成干粉灭火剂存储罐,可在电池盒产生自燃状况时,对电池盒进行灭火操作,降低危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保护连接架的俯视图;图2为保护连接架去除干粉灭火剂存储罐后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图2的前视图;图5为实施例中喷管与电池盒的位置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列表:100保护连接架、101纵梁、102横梁、103支撑梁、104安装空间、105容纳空间、106弹性支撑板、107弹簧、108安装盘、109拉杆、110斜撑杆、111倾斜面、200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1喷管、202出口管、221通孔、222隔板、223流道、300电池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实施例:参见图1

5,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包括保护连接架100,该保护连接架100包括一对纵梁101及一对横梁102,纵梁101与横梁102垂直交叉布置形成一井字形结构,一对横梁102之间的中间部连接有一支撑梁103,纵梁101、横梁102及支撑梁103均使用铝合金材质;支撑梁103将一对横梁102之间分隔成左右两个安装空间104,安装空间104内安装有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一对横梁102的左右两端之间还连接有一拉杆109,拉杆109与纵
梁101相平行设置;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使用扁平状压力存储罐,罐体侧部通过螺栓与横梁102之间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的出口端处安装电磁阀,电磁阀与一PLC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由其控制开启或关闭,安装使用时在电池盒处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向其传输温度信号,在检测到电池盒温度过大存在火灾隐患时,由PLC控制器自动控制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出口端处电磁阀开启,以喷洒灭火剂进行灭火操作;横梁102的中间部向上拱起,以此在其下方形成一容纳空间105,容纳空间105用于放置电池盒;横梁102上对应电池盒的边缘四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转动设置的弹性支撑板106,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作用在弹性支撑板106上,在弹性支撑板106上下转动时为其提供弹性支撑力;装配电池盒300时,弹性支撑板106与电池盒300通过销轴相转动连接,支撑梁103的底端连接有一弹簧107,该弹簧107的底端连接有一用于跟电池盒300顶部相连接配合的安装盘108;安装盘108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安装盘108底面通过螺栓与电池盒相连接,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的出口端朝向容纳空间105设置;容纳空间105可将电池盒收纳在内,对电池盒的四周边缘形成有效防护,进一步的,在横梁102的两端之间设置拉杆109提高了其承受侧向碰撞的能力,提高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连接架(100),该保护连接架(100)包括一对纵梁(101)及一对横梁(102),所述纵梁(101)与横梁(102)垂直交叉布置形成一井字形结构,所述一对横梁(102)之间的中间部连接有一支撑梁(103),该支撑梁(103)将一对横梁(102)之间分隔成左右两个安装空间(104),所述安装空间(104)内安装有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所述一对横梁(102)的左右两端之间还连接有一拉杆(109),所述拉杆(109)与纵梁(101)相平行设置;所述横梁(102)的中间部向上拱起,以此在其下方形成一容纳空间(105),所述容纳空间(105)用于放置电池盒,所述横梁(102)上对应电池盒的边缘四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转动设置的弹性支撑板(106),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作用在弹性支撑板(106)上,所述弹性支撑板(106)与电池盒通过销轴相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103)的底端连接有一弹簧(107),该弹簧(107)的底端连接有一用于跟电池盒顶部相连接配合的安装盘(108);所述干粉灭火剂存储罐(200)的出口端朝向容纳空间(105)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集成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横梁(102)的左右两端之间还连接有斜撑杆(110),该斜撑杆(110)自一对横梁(102)中一者的下端部朝向另一者的上端部倾斜延伸设置,所述斜撑杆(110)与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红李秀宇陈振宇金文杰曹福顺王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步高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