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89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筒、中层筒、套筒和外层筒,中层筒外壁周向等距设有多个竖向贯通的定位筋板,每个定位筋板下部连接有连接筋板,每个连接筋板设于所述内层筒与中层筒之间,套筒设于中层筒上部,每个定位筋板与套筒内壁连接,套筒上端插设于外层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料模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工作可靠,造价成本低,维护检修简单方便,能长时间使用。对后续工序加工过程,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提高整体工艺线的运行效率。能明显改善装料效果,稳定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
,特别涉及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海绵铁隧道窑生产工艺中,装料工序是先下模具再装料的过程,即预先将产品的形状固定。在装料的过程,模具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决定物料装罐质量/烧成质量的直接因素,并且影响卸料工序的顺行。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装料模具,存在以下缺点:
[0004]1、定位筋板在模具底部设置,在提模过程中,通常会将碳化硅罐一起提起,造成洒料,罐体错位、倾斜,无法进行下道工序的生产。
[0005]2、在提模过程中,顶层料易被带出,造成装料量不足及原料浪费。人工补加及清扫台车面的工作量极大,洒料的过程中,粉尘污染较严重。而且,人工清扫做不到完全清理干净,残留铁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腐蚀窑车台面耐材,造成窑车台面使用寿命缩短。
[0006]3、模具的同心圆筒上下等径,所形成的中间层厚度相等。在装料拔模过程中,由于铁精粉自身的重力,底部的铁粉向内/外层挤压,造成底部铁粉厚度加大。这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底部铁粉厚度增大,往往造成产品底部带有夹层、烧不熟,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8]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筒、中层筒、套筒和外层筒,所述中层筒外壁周向等距设有多个竖向贯通的定位筋板,每个所述定位筋板下部连接有连接筋板,每个所述连接筋板设于所述内层筒与中层筒之间,所述套筒设于中层筒上部,每个所述定位筋板与套筒内壁连接,所述套筒上端插设于外层筒内。
[0010]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定位筋板下端设为斜面,所述斜面自上至下向内倾斜。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套筒下端设为向内收口的锥形结构。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筋板和连接筋板分别设有四个。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装料模具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5]1、定位筋板贯通设计,能够防止模具卡罐,解决模具后续在拔模过程中带罐的问题,使得所生产的产品表面更加光滑,表皮附着物明显减少,减少后续轻刷工序的工作量。还提高模具整体强度,降低模具变形率,提高使用寿命。
[0016]2、套筒设于中层筒上部,每个定位筋板与套筒内壁连接,套筒上端插设于外层筒
内。在提模的过程中,由于套筒的阻挡,顶层原料不会外漏,解决拔模洒料的问题,减少粉尘污染,改善劳动作业环境。
[0017]3、模具底部整体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度设计,在拔模的过程中,更好控制产品的厚度,整体厚度更加均匀,对于产品的烧成及质量稳定,起到更好的作用。而且,能够避免厚度过大,必须高温烧结的情况,使产品质量更加均一,杜绝同一产品上部硬度大,底部烧不熟的问题,有效降低后续破碎、压块工序的难度。
[0018]本技术的装料模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工作可靠,造价成本低,维护检修简单方便,能长时间使用。对后续工序加工过程,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提高整体工艺线的运行效率。能明显改善装料效果,稳定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
[001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现有装料模具装入碳化硅罐内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的俯视图;
[0025]图5为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装入碳化硅罐内的剖视图;
[0027]其中:1、外层筒;2、套筒;21、锥形结构;3、定位筋板;31、斜面;4、中层筒;5、内层筒;6、连接筋板;7、碳化硅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2

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
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筒5、中层筒4、套筒2和外层筒1。
[0031]中层筒4外壁周向等距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通的定位筋板3,每个定位筋板3下部连接有连接筋板6,每个连接筋板6设于内层筒5与中层筒4之间,定位筋板3和连接筋板6分别设有四个。
[0032]定位筋板3贯通设计,装料模具在下模过程中,定位筋板3会沿碳化硅罐7内壁下移,如果碳化硅罐7内壁上存在异物,则模具下不到位,存在刮、卡的现象。此时,可由人员检查清理再下模,直至模具下料到位,从而能够防止模具卡罐,解决模具后续在拔模过程中带罐的问题。而且,使得所生产的产品表面更加光滑,表皮附着物明显减少,减少后续轻刷工序的工作量。此外,还提高模具整体强度,降低模具变形率,提高使用寿命。
[0033]每个定位筋板3下端设为斜面31,斜面31自上至下向内倾斜,使模具底部整体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度设计,即在装料时底部铁精粉的厚度变薄。在烧制过程中,底部铁粉的厚度没有增大,还原效果更好,从而能够解决底部海绵铁烧不透的问题。
[0034]上大下小的锥度设计,在拔模的过程中,更好控制产品的厚度,整体厚度更加均匀,对于产品的烧成及质量稳定,起到更好的作用。而且,能够避免厚度过大,必须高温烧结的情况,使产品质量更加均一,杜绝同一产品上部硬度大,底部烧不熟的问题,有效降低后续破碎、压块工序的难度。
[0035]套筒2设于中层筒4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筒、中层筒、套筒和外层筒,所述中层筒外壁周向等距设有多个竖向贯通的定位筋板,每个所述定位筋板下部连接有连接筋板,每个所述连接筋板设于所述内层筒与中层筒之间,所述套筒设于中层筒上部,每个所述定位筋板与套筒内壁连接,所述套筒上端插设于外层筒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还原铁隧道窑碳化硅罐装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幸汪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奥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