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分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69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共模电感分绕机,该共模电感分绕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个夹持装置、钩线装置、绕线装置和剪线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相对设置,相互配合以共同夹持待加工磁环。钩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钩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钩针线性运动以带动漆包线由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内孔穿孔。绕线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钩针上的漆包线在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外侧进行翻折,以与所述钩线装置配合将漆包线包绕所述待加工磁环。剪线装置,用于在完成包绕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工序后,剪断漆包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提出一种新型共模电感分绕机,以提高共模电感分绕机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模电感分绕机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机
,特别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分绕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共模分绕机,都是采用单边夹或者复杂结构型双边夹的机器。采用单边夹的共模分绕机具有以下缺点:1、容易损伤磁环;2、机械手指夹很容易磨损(约半个月就需要更换新的)维修成本高;3、对粗线无法使用此种机器;4、效率低,速度慢,绕一圈约1.1秒。采用复杂结构型双边夹的共模分绕机具有以下缺点:1、机器结构复杂,使得机器造价昂贵;2、维修调试机器不便;3、不方便更换产品型号(造价高);4、效率低,速度慢,绕一圈约1.1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共模电感分绕机,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共模电感分绕机,以提高共模电感分绕机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共模电感分绕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所述机架的:
[0005]两个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相对设置,相互配合以共同夹持待加工磁环;
[0006]钩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钩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钩针线性运动以带动漆包线由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内孔穿孔;
[0007]绕线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钩针上的漆包线在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外侧进行翻折,以与所述钩线装置配合将漆包线包绕所述待加工磁环;以及
[0008]剪线装置,用于在完成包绕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工序后,剪断漆包线。
[0009]可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于所述机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待加工磁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杆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杆背离所述待加工磁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背离所述待加工磁环端部之间设有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杆之间的距离。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杆背离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设有第一夹钳,所述第二夹持杆背离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设有第二夹钳,所述待加工磁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钩针线性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钩针以自身为轴线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支架,所述钩针穿过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接于所述钩针,并连接所述绕线装置,使得所述绕线装置随所述钩针转动,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剪线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0013]可选地,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架、绕线杆、绕线钩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绕线架
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绕线杆一端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绕线架,另一端安装有绕线钩,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绕线架上,以驱动所述绕线杆带动所述绕线钩运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绕线架包括固定件和运动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运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绕线杆安装于所述运动件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以驱动所述运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运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运动件上,以调节所述绕线杆相对所述运动件运动。
[0015]可选地,所述钩线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钩针,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驱动组件,以带动所述钩针钩住所述漆包线由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内孔穿孔。
[0016]可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送线轮组,所述送线轮组设于所述漆包线的送线端,以将所述漆包线输送至所述待加工磁环内孔处。
[0017]可选地,所述送线轮组与所述磁环之间设有导线件,所述导线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线件上设有导线通道,所述漆包线穿设于所述导线通道。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架上相对设置两个夹持装置,两个夹持装置相互配合以共同夹持待加工磁环。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钩线装置、绕线装置和剪线装置,钩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钩针,第一驱动组件驱动钩针线性运动以带动漆包线由待加工磁环的内孔穿孔。绕线装置用于驱动钩针上的漆包线在待加工磁环的外侧进行翻折,以与钩线装置配合将漆包线包绕待加工磁环。剪线装置用于在完成包绕待加工磁环的工序后,剪断漆包线。运动过程中,由夹持装置夹持待加工磁环,漆包线由送线端送线至待加工磁环一侧。钩针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以将漆包线由待加工磁环的一侧穿过待加工磁环内孔钩至另一侧,而后由绕线装置带动漆包线由待加工磁环的另一侧沿待加工磁环的外部包绕回一侧,使得钩针再次钩住漆包线进行线性运动,不断重复上述运动过程,直至漆包线沿待加工磁环的周向均包绕完成,最后由剪线装置剪断漆包线,从而完成整个磁环绕线过程。
[0019]该共模电感分绕机采用双边均设置夹持装置的方式相较于仅采用一边采用夹持装置的方案,本方案可以提高待加工磁环的夹持稳定性,因夹持过程中,钩线装置拉动漆包线穿过待加工磁环内孔时,会通过漆包线对待加工磁环产生一个拉紧的力,且不同产品要求,所需要的漆包线的直径不同,进而产生拉紧力的大小也不同。使得夹持过程中待加工磁环与夹持装置会发生碰撞,尤其包绕待加工磁环所用的漆包线较粗时,夹持装置与待加工磁环的碰撞力更大。仅一边采用夹持装置由于夹持力较小,且仅有一边设置夹持装置,使得夹持装置很容易和待加工磁环碰撞而磨损,采用双边均设置夹持装置的方案,不仅增加了夹紧力,而且使得待加工磁环受力更加均衡,从而提高了夹持装置的稳定性,不仅提高了夹持装置的寿命,而且降低了加工磁环磨损的可能,从而提高夹持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磁环成品率。且夹持的稳定性增强,也可进一步提高包绕速度,从而提高共模电感分绕机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的双边夹共模电感分绕机,其结构都较为复杂,使得机器造价更高,且不方便调试维修,效率较低,而本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双边夹共模电感,仅在单边夹的基础上增设了另一边的夹持装置,在实现在双边夹持的方案的同时,简化了双边夹共模电感分绕机的结构,从而改善了双边夹共模电感分绕机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共模电感分绕机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图1中共模电感分绕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共模电感分绕机143连接杆110机架150绕线装置111底座151绕线架112安装支架152绕线杆120待加工磁环153绕线钩130夹持装置154第二驱动组件131第一夹持杆155第三驱动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分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个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相对设置,相互配合以共同夹持待加工磁环;钩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钩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钩针线性运动以带动漆包线由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内孔穿孔;绕线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钩针上的漆包线在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外侧进行翻折,以与所述钩线装置配合将漆包线包绕所述待加工磁环;以及剪线装置,用于在完成包绕所述待加工磁环的工序后,剪断漆包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分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于所述机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待加工磁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杆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杆背离所述待加工磁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背离所述待加工磁环端部之间设有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杆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电感分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背离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设有第一夹钳,所述第二夹持杆背离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设有第二夹钳,所述待加工磁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分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钩针线性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钩针以自身为轴线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模电感分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支架,所述钩针穿过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伏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