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文忠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12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涉及电缆附件的技术领域,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移动组件、下模组件、升降组件、上模组件及放料组件,其中:移动组件用于实现下模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升降组件用于实现上模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升降;放料组件用于实现为下模组件一次输送出多个用于成型电缆连接鼻的铜铝管;下模组件同时携带多个铜铝管移动至与其对应的上模组件的正下方等待压装成型;上模组件用于实现将下模组件所携带来的多个铜铝管一次压装成多个电缆连接鼻。本申请中的用于电缆附件的成型装置具有结构合理、空间利用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附件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接头就属于电缆附件中的重要一类。
[0003]电缆接头在实际生产时,需要通过专门的输送装置先将铜铝管逐个地输送至成型模具的下模部分,再通过液压装置带动成型模具的上模部分,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将铜铝管一次压装成电缆连接鼻,但是这种生产过程一次仅能成型一个产品,严重影响了电缆连接鼻的生产效率,导致产能受到制约。另外,现有的生产电缆连接鼻的生产线占用空间较大,导致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0005]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工作台、移动组件、下模组件、升降组件、上模组件及放料组件,其中:
[0006]所述移动组件设有一个并居中安装在工作台的中间,以实现下模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
[0007]所述升降组件设有两个并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台的两边,以实现上模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升降;
[0008]所述放料组件设有一个并居中安装在工作台的中间,以实现为下模组件一次输送出多个用于成型电缆连接鼻的铜铝管;
[0009]所述下模组件设有两个并左右对称安装在移动组件的移动部分,以实现其中一边的下模组件同时携带多个铜铝管移动至与其对应的上模组件的正下方等待压装成型,剩下一边的下模组件移动至放料组件的正下方进行取料;
[0010]所述上模组件设有两个并对应安装在两边的升降组件的升降部分,以实现将下模组件所携带来的多个铜铝管一次压装成多个电缆连接鼻。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水平且左右朝向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条的上端面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若干个滑块,全部的滑块的上端面安装有滑板,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与滑轨平行设置的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两端通过L型的固定片一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无杆气缸的气缸滑块安装于滑板的下端面。
[0012]优选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包括长方体的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上端面靠内侧设有半圆柱型的定位槽一,所述下模块的上端面靠外侧设有台阶
面一,所述台阶面一的上端面靠内侧设有切角凸台,所述下模块的下部设有水平的通孔一,并在通孔一中滑动安装有滑柱一,所述下模块的内端设有竖直的通孔二,并在通孔二中滑动安装有“十”字型的滑柱二,所述下模块的外端设有竖直的通孔三,并在通孔三中滑动安装有“十”字型的滑柱三,所述滑柱一的内端面和滑柱二的下端面均为度的斜面并彼此接触,所述滑柱一的外端面和滑柱三的下端面均为度的斜面并彼此接触,所述下模块的左右两侧设有凸起柱,所述凸起柱与滑柱三之间连接有挂钩弹簧,所述下模块的外端部连接有L型的固定片二并将固定片二安装在下模固定板的上端面,所述下模固定板安装在滑板上,左右两个下模块之间连接有“C”型的固定片三,所述固定片三、滑柱二及下模块的上端面高度齐平,所述滑柱三和台阶面一的上端面高度齐平。
[0013]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竖直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前后的支撑管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中间安装有竖直朝下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几”字型的升降板。
[0014]优选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包括长方体的上模块,所述上模块的下端面靠内侧设有台阶面二,所述台阶面二的正下方设有长方体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下端面设有半圆柱型的定位槽二,所述压紧块的上端面均布连接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上模块之间滑动配合并在所述导向柱顶部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导向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台阶面二的下端面靠内侧设有与通孔二滑动配合的触发柱,所述上模块的下端面靠外侧设有与切角凸台间隙配合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底部设有与滑柱三滑动配合的容柱孔,所述上模块固定在上模固定板的下端面,所述上模固定板上设有供导向柱通过的容柱口,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支撑管之间滑动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包括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竖直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前后的支撑板二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上等间隔分布有矩形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焊接有长方体的放料盒,所述放料盒的下方焊接有长方体的放料管,所述放料管在竖直方向上仅能容纳一排铜铝管,所述放料管的下端面与固定片三的距离等于0.6

0.8倍的铜铝管的外径,所述放料盒和放料管的一侧开口设计并在开口处设有与开口形状匹配的盖合板,所述盖合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和搭扣与放料盒进行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在下模的正下方对应设有矩形的落料口,所述压紧块在定位槽二的底部均布设有吸附口,所述吸附口能够通过外设的真空发生器形成负压环境。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用于电缆附件的成型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先通过移动组件中的无杆气缸将某一边的下模组件的下模移动至放料组件的放料管的正下方,再通过放料管为下模放上一个铜铝管,再通过无杆气缸将这一边的下模及携带的铜铝管移动至同一边的上模组件中的上模的正下方,再通过这一边的液压缸带动上模下行,利用上模及下模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将多个铜铝管同时压装成多个电缆连接鼻,改变了现有生产技术中一次仅能成型一个产品的情况,显著改善了原有的产能受到制约的问题,成型后电缆连接鼻则会被吸附带走,避免人工进行取走。另外,本申请仅设计了一组放料组件交替的为两组成型组件进行供料,既减少了整个成型装置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未对两组成型组件及时的进行供料造成影响。因此,本申请中的用于电缆附件的成型装置具有结构合理、空间利用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三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放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铜铝管和电缆连接鼻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
[0027]1‑
工作台;
[0028]2‑
移动组件;21

支撑条;22

滑轨;23

滑块;24

滑板;25

无杆气缸;251

固定片一;25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附件成型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移动组件(2)、下模组件(3)、升降组件(4)、上模组件(5)及放料组件(6),其中:所述移动组件(2)设有一个并居中安装在工作台(1)的中间,以实现下模组件(3)在左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支撑条(21),所述支撑条(21)水平且左右朝向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条(21)的上端面安装有滑轨(22),所述滑轨(22)上滑动安装有若干个滑块(23),全部的滑块(23)的上端面安装有滑板(24),所述工作台(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与滑轨(22)平行设置的无杆气缸(25),所述无杆气缸(25)的两端通过L型的固定片一(251)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无杆气缸(25)的气缸滑块(252)安装于滑板(24)的下端面;所述升降组件(4)设有两个并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台(1)的两边,以实现上模组件(5)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升降,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管(41),所述支撑管(41)竖直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前后的支撑管(41)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板一(42),所述支撑板一(42)的中间安装有竖直朝下的液压缸(43),所述液压缸(43)的输出端安装有“几”字型的升降板(44);所述放料组件(6)设有一个并居中安装在工作台(1)的中间,以实现为下模组件(3)一次输送出多个用于成型电缆连接鼻的铜铝管,所述放料组件(6)包括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板二(61),所述支撑板二(61)竖直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前后的支撑板二(61)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板三(62),所述支撑板三(62)上等间隔分布有矩形的连接口(621),所述连接口(621)处焊接有长方体的放料盒(63),所述放料盒(63)的下方焊接有长方体的放料管(64),所述放料管(64)在竖直方向上仅能容纳一排铜铝管(7),所述放料管(64)的下端面与固定片三(34)的距离等于0.6

0.8倍的铜铝管的外径,所述放料盒(63)和放料管(64)的一侧开口设计并在开口处设有与开口形状匹配的盖合板(65),所述盖合板(65)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66)和搭扣(67)与放料盒(63)进行连接;所述下模组件(3)设有两个并左右对称安装在移动组件(2)的移动部分,以实现其中一边的下模组件(3)同时携带多个铜铝管移动至与其对应的上模组件(5)的正下方等待压装成型,剩下一边的下模组件(3)移动至放料组件(6)的正下方进行取料,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下模(31)和下模固定板(32),所述下模(31)包括长方体的下模块(311),所述下模块(311)的上端面靠内侧设有半圆柱型的定位槽一(311a),所述下模块(311)的上端面靠外侧设有台阶面一(311b),所述台阶面一(311b)的上端面靠内侧设有切角凸台(311c),所述下模块(311)的下部设有水平的通孔一(311d),并在通孔一(311d)中滑动安装有滑柱一(312),所述下模块(311)的内端设有竖直的通孔二(311e),并在通孔二(311e)中滑动安装有“十”字型的滑柱二(313),所述下模块(311)的外端设有竖直的通孔三(311f),并在通孔三(311f)中滑动安装有“十”字型的滑柱三(314),所述滑柱一(312)的内端面和滑柱二(313)的下端面均为45度的斜面并彼此接触,所述滑柱一(312)的外端面和滑柱三(314)的下端面均为45度的斜面并彼此接触,所述下模块(311)的左右两侧设有凸起柱(311j),所述凸起柱(311j)与滑柱三(314)之间连接有挂钩弹簧(315),所述下模块(311)的外端部连接有L型的固定片二(33)并将固定片二(33)安装在下模固定板(32)的上端面,所述下模固定板(32)安装在滑板(24)上,左右两个下模块(311)之间连接有“C”型的固定片三(34),所述固定片三(34)、滑柱二(313)及下模块(311)的上端面高度齐平,所述滑柱三(314)和台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玉戴超戴文秉戴章戴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戴文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