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347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它属于机械类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铁型、下铁型、防窜气覆砂层、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上铁型、下铁型分型平面上分别设置一层防窜气覆砂层,防窜气覆砂层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间隙、排气槽和排气槽上的多个排气孔;气体隔断系统包括相互匹配的气体阻断隔离凸条和气体阻断隔离凹槽,气体阻断隔离凸条设置下铁型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气体阻断隔离凹槽设置在上铁型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提高了铁型的生产效率,简化了生产操作工序,成本低,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Structure of preventing gas channeling during casting of multi-component mold in sand coated ir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铁型覆砂铸造生产中的工装模具,尤其是在一副铁型覆砂铁型中需进行多次浇注的铁水的模具结构,它属于机械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铁型覆砂铸造属于特种铸造,其铸型是在金属型内腔上覆上一薄层覆膜砂而形成铸型。铁型覆砂铸造具有节能、节材、高效、优质、绿色生产等特点,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0003]在铁型覆砂铸造铸件的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满足铁型覆砂铸造的工艺性要求,在一副铁型中尽可能地多布置铸件;有时因为铸件形状、结构以及工艺的需要,一副铁型中放置几组铸件,需要先后分几次对几组铸件一一进行浇注(参见图1所示)。在浇注过程中后浇注的铸件型腔往往因先行浇注的铸件型腔中产生的大量气体窜入,导致后浇注的铸件型腔在铁水浇入时气爆放炮,造成生产中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且窜入的气体进入后浇入的铁水中,使后浇入铸型的铸件最终造成气孔缺陷而报废。
[0004]如何解决这类一副铁型需进行多次浇注铁水,防止后几次浇注铁水时,先浇注组元型腔产生的气体窜入后浇注组元型腔,已成为这一类铁型覆砂铸造铸件安全生产和减少废品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提高了铁型的生产效率,简化了生产操作工序,成本低的铁型覆砂铸造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包括上铁型、下铁型和防窜气覆砂层,所述上铁型、下铁型分型平面上分别设置一层防窜气覆砂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所述防窜气覆砂层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间隙、排气槽和排气槽上的多个排气孔;气体隔断系统包括相互匹配的气体阻断隔离凸条和气体阻断隔离凹槽,气体阻断隔离凸条设置下铁型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气体阻断隔离凹槽设置在上铁型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
[0007]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气体阻断隔离凸条的半圆截面的半径尺寸比气体阻断隔离凹槽的半圆截面的半径尺寸大0.2

0.4毫米。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还包括两个排气间隙凸台,所述两个排气间隙凸台分别设置在两个完全独立的组元之间两边。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排气间隙凸台模型的高度为0.3毫米。
[0010]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排气槽上设置有间隔一定距离的排气通孔。
[0011]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排气通孔上设置有用于引火燃烧加速排气的引火结
构;加速型腔里面气体的排出。
[0012]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气体阻断隔离凹槽与气体阻断隔离凸条采用过盈配合。
[0013]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排气槽与型腔之间0.2

0.3毫米的间隙空间。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实现在一副铁型中对多组元铸型型腔进行多次浇注,满足铸件生产工艺要求,并提高了一副铁型的生产效率;2)避免因一副铁型中布置多组元铸型型腔而带来铸件气孔废品缺陷;3)避免因一副铁型中布置多组元铸型型腔而造成铁水浇注过程中产生窜气而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4)本申请文件直接在铁型覆砂工装模具上做出,大大简化了生产操作工序,不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5)本申请文件的结构形式简便易行、效果好,有利于铁型覆砂铸造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组元型腔铁型在浇注时各组元产生的气体相互窜气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覆砂铸造浇注时防止各组元型腔之间窜气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装置在上铁型覆砂造型时形成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在下铁型覆砂造型时形成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装置在上、下铁型合箱后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覆砂铸造浇注过程中铁型各组元间防窜气装置工作示意图。
[0021]图7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防窜气覆砂层1,排气间隙2,排气槽3,排气孔4,气体阻断隔离凸条5,气体阻断隔离凹槽6;上铁型7,下铁型8,浇注系统9,浇口杯91,直浇道92,直浇道窝93,铸型型腔10,排气间隙凸台11,排气凸条12,防窜气覆砂层型腔13,覆砂排气孔14,铁型排气孔15,铸型模型16,模型型板17,覆砂层空间18,排气间隙模型21,气体阻断隔离凸条模型51,排气凸条模型121,排气针模型122,铁水包30,相邻组元浇注产生的气体31,铸型覆砂层32,铸型型腔覆砂层33,覆砂堵气凸条模型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实施例。
[0025]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包括上铁型7、下铁型8、防窜气覆砂层1、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上铁型7、下铁型8分型平面上分别设置一层防窜气覆砂层1,防窜气覆砂层1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
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间隙2、排气槽3和排气槽3上的多个排气孔4;气体隔断系统包括相互匹配的气体阻断隔离凸条5和气体阻断隔离凹槽6,气体阻断隔离凸条5设置下铁型8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气体阻断隔离凹槽6设置在上铁型7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
[0026]本实施例中排气槽3上设置有间隔一定距离的排气通孔;排气槽3与型腔之间0.2

0.3毫米的间隙空间。
[0027]本实施例排气间隙2、排气凸条12和气体阻断隔离凸条5,在使用中,分别设置排气间隙模型21、排气凸条模型121和气体阻断隔离凸条模型51。
[0028]本实施例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通过上铁型7、下铁型8与上模型、下模型合型进行覆砂造型,在上铁型7、下铁型8的两个相邻组元的铸型型腔10之间形成本申请文件的铁水浇注排气系统和气体隔断系统(参见图2),然后上、下铁型8进行合箱作业,从图5中可以看到,上铁型7、下铁型8合箱后,在两个相邻组元铸型型腔10之间,形成了两个铁水浇注排气系统,并在这两个排气结构中间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气体隔断系统。参见图6所示:在铁水对第一个铸型型腔10进行浇注时,该型腔中覆砂层与铁水接触后产生的大量气体通过其一侧的排气间隙2将气体排到排气槽3,然后通过排气槽3上的排气孔4最终将气体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包括上铁型、下铁型和防窜气覆砂层,所述上铁型、下铁型分型平面上分别设置一层防窜气覆砂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所述防窜气覆砂层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排气系统和一个气体隔断系统,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间隙、排气槽和排气槽上的多个排气孔;气体隔断系统包括相互匹配的气体阻断隔离凸条和气体阻断隔离凹槽,气体阻断隔离凸条设置下铁型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气体阻断隔离凹槽设置在上铁型两个相邻组元的两个排气系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阻断隔离凸条的半圆截面的半径尺寸比气体阻断隔离凹槽的半圆截面的半径尺寸大0.2

0.4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型覆砂铸造多组元铸型浇注时防窜气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杰朱丹夏小江高强应浩朱国汤瑶胡鸿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