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26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为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魔芋甘露聚糖/氨基酸改性淀粉磷酸酯钠作为余甘子和姜黄提取物微囊的前驱体,能够将其中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物质一次性包裹,并且拥有较高的包封率,能够大幅延长提取物的储存时间,便于运输和销售。并且掩盖住了提取物的异味,提高了人们的食用感官。人们的食用感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为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余甘子,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

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其味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余甘子果实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pp等,尤其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可达0.6%

0.92%,春季果实含量最高,有时甚至可达1.82%,该含量是苹果维C含量的160倍,同时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仅次于水果维生素C之王的刺梨。余甘子还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达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余甘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苹果丰富,主要有硒、锌、钙、磷、铁、钾等。余甘子种子含脂肪酸26%,主要包括: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这些物质大多具有较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极易失活。因此,若是直接食用,其抗氧化活性大大下降,营养流失较多。
[0003]姜黄,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姜黄气香特异,味微苦、辛,可以改善骨性关节炎、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肝损伤,还可以消炎杀菌。每100g姜黄约有5g姜黄素,它和大蒜素一样,并非人体所必需摄入的营养,但是却能抑制细菌生长、抵抗炎症;每100g姜黄约有3.5g姜黄精油,是真菌克星,能轻松消灭癣菌。姜黄味苦、辛,且姜黄素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也不适宜直接食用。
[0004]余甘子和姜黄为四味姜黄汤其中的两位主药,不仅具有清热杀菌、延缓衰老的功效,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传统的中药或藏药散剂存在较多缺点,如:由于不同中药材粉末的含水量、含油率、密度及粒径存在差异而导致的散剂外观度及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匀;由于药材粉末流动性欠佳,而造成散剂的装量差异较大;中药材本身携带了大量的微生物及较多水分,且难以做到充分灭菌,从而导致微生物限度易超标;中药或藏药散剂服用不方便,尤其是“煮散”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煎煮,得到的汤剂味道苦涩,刺激性大,患者难以接受。现有技术作出的改进多为通过高分子滤膜提纯,去除异味,制成便于储存和携带的片剂、滴丸等。
[0005]如CN 113813354 A公开了一种由姜黄、小檗皮、余甘子和蒺藜组成的藏药四味姜黄汤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滴丸由藏药四味姜黄汤提取纯化物、聚乙二醇及表面活性剂制备而成,所述藏药四味姜黄汤提取纯化物、聚乙二醇及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4

8):(0.05

0.2),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大豆磷脂与泊洛沙姆188。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按藏药四味姜黄汤散处方对药材进行醇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浓缩液进行纯化,将纯化物细粉分散于基质中制成滴丸。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短,服用方便,保质期长,
且掩盖了原有散剂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但是,尚没有对促进其中有效物质的保存和吸收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一种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按质量份计,称取10

20份姜黄、20

30份余甘子,粉碎至150

200目,得到组合物粗粉;将组合物粗粉和500

600份60

80wt%的乙醇水溶液混合,置于70

75℃、氮气氛围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1

2h,合并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后,经抽滤,减压去除乙醇,得到组合物提取液;
[0009](2)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步骤(1)制得的组合物提取液进行吸附提纯,将提纯后的组合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至200

300目,得到提取物纯化物细粉;
[0010](3)将步骤(2)制得的提取物纯化物细粉、微胶囊前驱体按质量比(1

2):(12

24)混合,利用微胶囊造粒仪制备得到微胶囊乳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
[0011]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大孔吸附树脂,树脂柱径高比为1:(7

8)。
[0012]所述微胶囊造粒仪的参数设置:喷嘴孔径280

320μm;流速5

7mL/min;频率1000

1500Hz;电压1800

2200mV;盘速10000

30000r/min。
[0013]所述微胶囊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按质量份计,将18

21份淀粉磷酸酯钠、60

70份水混合,以160

200r/min转速持续搅拌10

20min,然后加入15

20份20wt%双氧水,升温至40

50℃、继续以160

200r/min转速搅拌反应3

4h后,然后调节pH至6

7,得到混合溶液Ⅰ,将混合溶液Ⅰ按体积比1:(5

10)倾入甲醇中析出,过滤取沉淀,用75

85wt%甲醇水溶液洗涤沉淀,冷冻干燥,得到氧化淀粉磷酸酯钠;
[0015]S2按质量份计,将8

10份氧化淀粉磷酸酯钠和90

100份水混合,加热至60

70℃、以160

200r/min转速搅拌反应8

10min,降温至45

55℃,再加入2

4份氨基酸,然后调节pH至4.5

5.5,在氮气氛围下,保持50℃、以180r/min转速搅拌反应8

12h后,再调节pH至6.5

7.5,得到混合溶液Ⅱ,将混合溶液Ⅱ按体积比1:(5

10)倾入甲醇中析出,过滤取沉淀,用75

85wt%甲醇水溶液洗涤沉淀3

4次,然后在45

55℃下干燥20

24h,得到氨基酸改性淀粉磷酸酯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姜黄、余甘子混合,经醇提、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后,干燥、粉碎,得到提取物纯化物细粉;再将提取物纯化物细粉、微胶囊前驱体、水混合,利用微胶囊造粒仪制备得到微胶囊乳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质量份计,称取10

20份姜黄、20

30份余甘子,粉碎,得到组合物粗粉;将组合物粗粉和500

600份60

80wt%的乙醇水溶液混合,置于70

75℃、氮气氛围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1

2h,合并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后,经抽滤,减压去除乙醇,得到组合物提取液;(2)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步骤(1)制得的组合物提取液进行吸附提纯,将提纯后的组合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得到提取物纯化物细粉;(3)将步骤(2)制得的提取物纯化物细粉、微胶囊前驱体按质量比(1

2):(12

24)混合,利用微胶囊造粒仪制备得到微胶囊乳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大孔吸附树脂,树脂柱径高比为1:(7

8)。4.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造粒仪的参数设置:喷嘴孔径280

320μm;流速5

7mL/min;频率1000

1500Hz;电压1800

2200mV;盘速10000

30000r/min。5.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有余甘子和姜黄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份计,将18

21份淀粉磷酸酯钠、60

70份水混合,持续搅拌,然后加入15

20份20wt%双氧水,并升温至40

50℃、继续搅拌反应3

4h后,然后调节pH至6

7,得到混合溶液Ⅰ,将混合溶液Ⅰ按体积比1:(5

10)倾入甲醇中析出,过滤取沉淀,用75

85wt%甲醇水溶液洗涤沉淀,冷冻干燥,得到氧化淀粉磷酸酯钠;S2按质量份计,将8

10份氧化淀粉磷酸酯钠和90

100份水混合,搅拌并加热至60

70℃反应8

10min,再降温至45

55℃,接着向其中加入2

4份氨基酸,然后调节pH至4.5

5.5,在氮气氛围下反应8

12h后,再调节pH至6.5

7.5,得到混合溶液Ⅱ,将混合溶液Ⅱ按体积比1:(5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园举弟李嘉文席玮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馨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