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红大戟组培苗驯化成活率的培养基及其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及中药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红大戟组培苗驯化成活率的培养基及其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et Pitard)又名红芽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等,为茜草科红芽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海拔50~1500米的山坡草地上,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浙江等省区,国外在印度、缅甸、柬埔寨、尼泊尔、泰国等地亦有分布。
[0003]红大戟以块根入药,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症。现代医药研究表明,红大戟内含大戟素甲、乙、丙,蒽醌类化合物、丁香酸、虎刺醛、甲基异茜草素、红大戟素等,主要有抑菌及利尿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胸腹积水、痰饮喘满、水肿腹胀、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目前以红大戟为主要原料的中药制剂有外用紫金锭、白百抗痨颗粒、白药胶囊、白药散等近30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红大戟组培苗驯化成活率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和丛生芽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05~0.1mg/L+TDZ 0.3~0.5mg/L+KT 1.5~2.0mg/L+活性炭0.5~0.7g/L;所述丛生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2~0.3mg/L+氯吡苯脲(CPPU)0.03~0.06mg/L+水解络蛋白(CH)30~40mg/L+硝酸银1.0~1.5μg/L;所述丛生芽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WPM+IBA 0.6~0.8mg/L+2,4
‑
D 0.05~0.08mg/L+水杨酸(SA)7~9mg/L+多效唑(MET)0.2~0.3mg/L+硝酸银2.0~2.4μg/L+活性炭0.8~0.9g/L。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基提高红大戟组培苗驯化成活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清洁:将红大戟移栽于室内,每隔3天用75%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茎叶,连续喷施3次后取红大戟顶端30cm内茎段,去叶后将其剪成2~3cm带芽小段,用饱和肥皂水溶液涮洗10~15min后,用自来水洗净,后加2~3滴吐温
‑
80,震摇15~20min,后用自来水冲淋50~60min;(2)外植体消毒:外植体洗净后转移至超净台,用75%酒精10~15s,无菌水涮洗2~3次,8%双氧水溶液10~15min,无菌水涮洗3~4次,0.4%新洁尔灭溶液消毒40~45min,无菌水涮洗4~5次;(3)丛生芽诱导:将消毒好的丛生芽,用无菌纸吸去表面水分,同时剪去两端伤口,按极性接种在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国宾,杨军文,曾祥飞,王德新,张媛,向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植虫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