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部菌群调节的活性肽、活性肽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0889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性肽、活性肽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活性肽组合物,包含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活性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活性肽或活性肽组合物具有调节面部菌群的作用;尤其是具有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面部菌群调节的活性肽、活性肽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面部菌群调节的活性肽、活性肽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态系统,皮肤细菌之间、细菌与皮肤之间构成比较稳定的微生态环境,该环境的平衡对于维持皮肤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皮肤的正常菌群主要包括3类:原籍菌群、过路菌群和共生菌群。原籍菌群是一类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代表的常驻菌群,寄居在皮肤深层、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它们是保护人体免受有害微生物侵袭的屏障;过路菌群,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及真菌菌群,这些菌群多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共生菌群,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等,具有支持原籍菌,拮抗过路菌作用,对保护人体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皮肤微生物群与宿主、环境之间保持协调、生理、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有益于宿主,一旦该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如原籍菌群或共生菌群减少,过路菌群就会过量繁殖,从而导致皮肤感染,引发疾病。大部分痤疮患者的面部菌群都会发生异常,多表现为菌群结构和数量的改变。面部菌群发生异常后可能引起的疾病包括青春痘或粉刺、痤疮等。青春痘或粉刺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多发生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是一种全球性疾病,青春期发病率高达85%。近年研究发现,青春期后青春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青春痘的发生破坏了皮肤健康,严重影响面部美观,重者可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痤疮致病因素多,主要与雄激素水平上升、皮脂腺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过度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IL

1等炎症因子的过多分泌及促炎症作用等有关。
[0003]多数痤疮治疗剂仅从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缓解局部症状出发,没能考虑到皮肤微生态的平衡。天然产物活性分子对皮肤菌群具有调节作用,中药含有的肽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抗炎、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因此,开发更多的结构新颖的具有上述任一生物活性的肽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活性肽,所述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
[0005]SEQ ID No.1:Cycle

(Trp

Leu

His

Thr);
[0006]SEQ ID No.2:Cycle

(Tyr

Leu

Trp

Lys)。
[0007]经研究表明,该活性肽具有抑制有害菌增殖作用,尤其是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过度增殖作用。该活性肽还能发挥促进面部有益菌增殖作用,尤其是具有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殖作用。综合上述,所述活性肽具有调节面部菌群的作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活性肽组合物,包括如上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活性肽。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活性肽的摩尔比为(1~6):(1~6)。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活性肽的摩尔比为(1~4):(1~4)。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活性肽作为面部菌群调节物。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活性肽组合物作为面部菌群调节物。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活性肽在制备美容产品、护肤产品、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活性肽组合物在制备美容产品、护肤产品、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如上所述的活性肽。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如上所述的活性肽组合物。
[0017]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全新结构的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试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可以明显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增殖活性,这说明本专利技术全新结构的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具有优异的抗菌作用;此外还具有优异的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殖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将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混合后,其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更加明显,这说明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混合发挥了协同抑菌作用。更进一步地,通过纸片法测定抑菌活性进行试验,发现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组合后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增殖,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殖,达到调节面部菌群目的。(2)由于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具有优异的菌群调节活性,因此,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可以作为菌群调节剂使用,在美容产品、护肤产品、食品或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本专利技术所述全新的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可以采用从酵母菌和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中分离得到,来源丰富;且啤酒酵母菌环肽
‑Ⅰ
和二裂酵母菌环肽
‑Ⅱ
均为为环肽,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菌群调节活性肽纯度高,有利于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BOP
‑Ⅰ
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图。
[0020]图2是BOP
‑Ⅰ
的质谱图。
[0021]图3是EOP
‑Ⅱ
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图。
[0022]图4是EOP
‑Ⅱ
的质谱图。
[0023]图5是BOP
‑Ⅰ
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SEQ ID No.1:Cycle

(Trp

Leu

His

Thr);SEQ ID No.2:Cycle

(Tyr

Leu

Trp

Lys)。2.一种活性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活性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刘杰牛文芳王志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