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8796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及施工方法,属于彩色透水整体路面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透水铺装用于高速服务区时,需要采用混凝土等不透水基础载重,失去了低影响开发意义的问题,其包括第一找平层,其设置在素土层上;第一支撑层,其设置在第一找平层上;第二支撑层,其设置在第一支撑层上;级配层,其设置在第二支撑层上;第二找平层,其设置在级配层上;彩色透水路面面层,其设置在第二找平层上。本申请对透水路面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透水铺装在满足低影响开发要求的前提下,其基础承重及路面面层抗弯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可应用于高速服务区等重载路面。本申请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透水性能、承载性能好。性能好。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彩色透水整体路面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及施工方法。本申请能够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建设中,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服务区的数量也急剧增加。现有高速服务区为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其地表铺装大多采用硬化建材,设计结构一般都不透水。由于高速公路地面一般高于服务区地面,在下雨的情况下,雨水很容易在服务区聚集,从而形成地表积水。高速公路地面上的积水不仅会对进出服务区的人们造成阻碍,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导致路面损毁问题等的产生。
[0003]透水铺装被誉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其透水性能优异。但现有的透水铺装路面自身的载重性能较差,主要体现在路面的抗压及弯拉强度指标不达标。因此,若要将现有透水铺装用于高速服务区,则需要依靠混凝土等不透水基础载重,失去了低影响开发的意义。
[0004]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和/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透水铺装用于高速服务区时,需要采用混凝土等不透水基础载重,失去了低影响开发意义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及施工方法。本申请对透水路面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透水铺装在满足低影响开发要求的前提下,其基础承重及路面面层抗弯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可应用于高速服务区等重载路面。本申请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透水性能、承载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包括:
[0008]第一找平层,其设置在素土层上,采用粗砂铺设而成;
[0009]第一支撑层,其设置在第一找平层上,其包括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设置在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第一填充格中的碎石;
[0010]第二支撑层,其设置在第一支撑层上,其包括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设置在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第一填充格中的碎石;
[0011]级配层,其设置在第二支撑层上,采用2~6cm的集料经拌合、压实而成;
[0012]第二找平层,其设置在级配层上,采用粗砂铺设,对铺设后的粗砂浇水并填充级配层缝隙而成;
[0013]彩色透水路面面层,其设置在第二找平层上,通过彩色透水路面的面层原料拌合后,运输至作业面,并铺摊在第二找平层上而形成。
[0014]所述第一找平层采用粗砂直接铺设而成且水能透过第一找平层内的粗砂间隙进
入素土层内。所述第一找平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第一找平层内不含水泥等粘结剂。
[0015]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形成若干个第一填充格,所述第一支撑层的碎石填充在第一填充格内;
[0016]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形成若干个第一填充格,所述第二支撑层的碎石填充在第一填充格内。
[0017]所述第二找平层的厚度为20mm。
[0018]所述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分别采用加筋带对第一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第二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进行横向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分别采用锚钎对第一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第二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进行竖向固定。
[0019]所述彩色透水路面面层包括设置在第二找平层上的原色底层、设置在原色底层上表面的有色面层。
[0020]所述原色底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先将原色底层的原料进行拌合,并运输至作业面;将原色底层的拌合料铺摊在粗砂找平层上,并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实找平,形成原色底层;
[0021]所述有色面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有色面层的原料进行拌合,并运输至作业面;将有色面层的拌合料铺摊在原色底层上,并用抹平机对有色面层进行抹平收浆,完成彩色透水路面面层的铺设。
[0022]所述原色底层内还含有玄武岩纤维,所述原色底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先将原色底层的原料与玄武岩纤维进行拌合,制备出原色底层的拌合料,并运输至作业面;将原色底层的拌合料铺摊在粗砂找平层上,并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实找平,形成原色底层。
[0023]所述原色底层的厚度为12~15cm,所述有色面层的厚度为1~5cm。
[0024]所述有色面层的厚度为3cm。
[0025]还包括设置在面层上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在面层表面喷涂保护剂而成。
[0026]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1)土基层处理
[0028]将土基层进行碾压,形成表面平整的素土层;
[0029](2)第一找平层铺设
[0030]在步骤(1)形成的表面平整的素土层上铺设3

5cm厚的粗砂层,从而在素土层表面形成第一找平层;
[0031](3)支撑层铺设
[0032]在找平层的表面铺设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并对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的横向、竖向进行固定,在固定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形成若干个第一填充格,并在第一填充格内填充碎石,完成第一层支撑层的铺设;
[0033]待第一层支撑层铺设完成后,在其表面进行第二层支撑层的铺设,即可;
[0034](4)铺级配层
[0035]将2~6cm的集料按设定比例进行拌合后,平铺在第二层支撑层的表面,并压实到设定的压实度,即得级配层;
[0036](5)第二找平层铺设
[0037]在级配层的表面摊铺设定厚度的粗砂层,浇水用于级配层填缝,形成第二找平层;
[0038](6)测量找平
[0039]通过测量找平,使粗砂找平层达到设计标高要求;
[0040](7)拌合运输
[0041]将彩色透水路面的面层原料进行拌合,得到第二面层拌合料,并运输至作业面;再将第二面层拌合料铺摊在第二找平层上,完成彩色透水路面面层的铺设;
[0042](8)待彩色透水路面面层铺设完成后,进行养护管理,即可。
[0043]所述步骤1中,路基施工前,将土基层采用强夯法的形式碾压,使碾压后的素土层的压实系数≥93%。
[0044]所述步骤3中,采用加筋带对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进行横向固定,采用锚钎对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进行竖向固定,即在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形成若干个第一填充格。
[0045]所述步骤5中,在级配层的表面摊铺的第二找平层厚度为20mm。
[0046]所述步骤6中,测量找平完成后,根据作业面积大小,进行分仓支模。
[0047]所述步骤6中,测量找平完成后,对粗砂找平层进行清理,使其表面平整坚实、干净,其表面高程误差控制在0~15mm内。
[0048]所述步骤7中,从彩色透水路面的面层原料拌合至面层铺设完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服务区的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找平层,其设置在素土层上,采用粗砂铺设而成;第一支撑层,其设置在第一找平层上,其包括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设置在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第一填充格中的碎石;第二支撑层,其设置在第一支撑层上,其包括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设置在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内第一填充格中的碎石;级配层,其设置在第二支撑层上,采用2~6cm的集料经拌合、压实而成;第二找平层,其设置在级配层上,采用粗砂铺设,对铺设后的粗砂浇水并填充级配层缝隙而成;彩色透水路面面层,其设置在第二找平层上,通过彩色透水路面的面层原料拌合后,运输至作业面,并铺摊在第二找平层上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分别采用加筋带对第一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第二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进行横向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分别采用锚钎对第一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第二支撑层的复合合金类蜂巢土工格室进行竖向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透水路面面层包括设置在第二找平层上的原色底层、设置在原色底层上表面的有色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色底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先将原色底层的原料进行拌合,并运输至作业面;将原色底层的拌合料铺摊在粗砂找平层上,并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实找平,形成原色底层;所述有色面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有色面层的原料进行拌合,并运输至作业面;将有色面层的拌合料铺摊在原色底层上,并用抹平机对有色面层进行抹平收浆,完成彩色透水路面面层的铺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色底层内还含有玄武岩纤维,所述原色底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先将原色底层的原料与玄武岩纤维进行拌合,制备出原色底层的拌合料,并运输至作业面;将原色底层的拌合料铺摊在粗砂找平层上,并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实找平,形成原色底层。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路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面层上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在面层表面喷涂保护剂而成。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李秋实任耕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靓固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