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7786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沥青路面的边部与路缘石内侧加设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法,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求路面边部与路缘石紧密接触,防止从边部向路面结构内部渗水。目前施工时,若先施工路缘石,在路面摊铺碾压过程中,压路机极易对路缘石或路缘石线型造成破坏;而若先施工路面再施工路缘石,则需要先进行整体沥青路面浇筑施工,再对沥青路面边部进行切割,进而与路缘石结合,起到防水作用。但沥青路面边部接近路缘石部分,通常情况下不受荷载,整体浇筑增加原材料损耗和成本,且需要对路面边部进行切割,保证边部为直立面,增加了额外工序,不利于缩短工期,且防水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起到由沥青材料向低强度混凝土过渡的作用,并有效解决边部碾压密实性较差的问题,使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粘结效果更好,防水效果更好。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沥青路面的边部与路缘石内侧加设3

10cm过渡段;
[0006]摊铺沥青路面,完成沥青路面的上面层施工,安装路缘石,进行过渡段间隙填料浇筑及振捣,其中沥青路面的边部顶面标高与过渡段间隙填料的顶面标高相同,所述过渡段间隙填料包括0

3mm机制砂、质量占比5%

>15%的石灰岩矿粉、质量占比1%

3%的水泥和质量占比10%

20%的乳化沥青,所述0

3mm机制砂的4.75mm筛孔通过率等于100%,2.36mm筛孔通过率大于等于85%,0.075mm筛孔通过率小于等于12%;
[0007]观察乳化沥青破乳后,在过渡段间隙填料的表层浇撒改性乳化沥青。
[0008]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中沥青路面的边部与路缘石内侧加设5

8cm过渡段。
[0009]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中所述过渡段间隙填料包括0

3mm机制砂、质量占比8%

12%的石灰岩矿粉、质量占比1%

2%的水泥和质量占比10%

15%的乳化沥青。
[0010]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中所述进行过渡段间隙填料浇筑及振捣,包括:
[0011]采用浇筑及振捣一体化设备进行过渡段间隙填料浇筑及振捣施工。
[0012]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中所述在过渡段间隙填料的表面浇撒改性乳化沥青,包括:
[0013]控制浇撒量在1.0

1.2kg/m2。
[0014]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中所述摊铺沥青路面,包括:
[0015]依次摊铺沥青路面的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对路面结构与路缘石间加设过渡段,能够解决施工过程中矛盾,同时还可以起到由沥青材料向低强度混凝土过渡的作用,有效解决边部碾压密实性较差的问题,使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粘结效果更好,防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后俯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施工后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沥青路面的上层面,2路缘石,3间隙填料,4路缘石底座,5沥青路面的中层面,6沥青路面的下层面,7沥青路面的柔性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沥青路面的边部与路缘石内侧加设3

10cm过渡段;
[0026]摊铺沥青路面,完成沥青路面的上面层施工,安装路缘石,进行过渡段间隙填料浇筑及振捣,其中沥青路面的边部顶面标高与过渡段间隙填料的顶面标高相同,所述过渡段
间隙填料包括0

3mm机制砂、质量占比5%

15%的石灰岩矿粉、质量占比1%

3%的水泥和质量占比10%

20%的乳化沥青,所述0

3mm机制砂的4.75mm筛孔通过率等于100%,2.36mm筛孔通过率大于等于85%,0.075mm筛孔通过率小于等于12%;
[0027]观察乳化沥青破乳后,在过渡段间隙填料的表层浇撒改性乳化沥青。
[0028]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对沥青路面与路缘石间预留了过渡段,可以使沥青路面与路缘石施工不相互影响,避免在路面摊铺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对路缘石或路缘石线型造成破坏,也无需对沥青路面边部进行切割。并且0

3mm机制砂的粗细程度,使施工时更易于密实,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的骨架作用,保证混合料的强度,而过渡段间隙填料中质量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沥青路面的边部与路缘石内侧加设3

10cm过渡段;摊铺沥青路面,完成沥青路面的上面层施工,安装路缘石,进行过渡段间隙填料浇筑及振捣,其中沥青路面的边部顶面标高与过渡段间隙填料的顶面标高相同,所述过渡段间隙填料包括0

3mm机制砂、质量占比5%

15%的石灰岩矿粉、质量占比1%

3%的水泥和质量占比10%

20%的乳化沥青,所述0

3mm机制砂的4.75mm筛孔通过率等于100%,2.36mm筛孔通过率大于等于85%,0.075mm筛孔通过率小于等于12%;观察乳化沥青破乳后,在过渡段间隙填料的表层浇撒改性乳化沥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边部与路缘石间隙填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沥青路面的边部与路缘石内侧加设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驰杨永富牛生锋韦金城王树照季正军张文虎胡家波刘占斌夏雨孙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