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47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旧路面、新路面和排水设施,新路面自上至下依次为新面层、抗疲劳层、新水稳基层、新水稳底基层和级配碎石垫层;排水设施设置在旧水稳基层与新水稳基层交界处的顶面和旧水稳底基层与新水稳底基层交界处的顶面,排水设施上连接有延伸至新路面外侧的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解决了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传统拼接结构内部排水不畅、高温下易出现车辙病害、反射裂缝严重、新老路结构受力不协调等问题,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的整体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建设,具体是一种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交通需求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也在迅速增长,这就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湿热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高速公路路面容易受到水损害、车辙、裂缝等问题的影响,道路状况损害速度较快。因此对湿热地区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必须优化拼接道路结构,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减少路面的损坏和维修成本,从而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2、目前,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存在很多问题。

3、路基沉降差异: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异是改扩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新老路基的填筑材料、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沉降量不同,容易在拼接处产生裂缝、错台等质量问题。

4、排水设计不合理:在湿热地区,降水量较大,如果排水设计不合理,积水可能渗透到路基中,导致路基损坏、路面下沉等问题。

5、环境因素复杂:高温和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道路材料老化、性能退化,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旧路面、新路面和排水设施,旧路面和新路面的交界处呈阶梯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沥青碎石上封层和橡胶沥青碎石下封层,所述橡胶沥青碎石上封层位于微渗透抗车辙中面层下方,且橡胶沥青碎石上封层位于旧面层和微渗透抗车辙下面层上方,所述橡胶沥青碎石下封层位于抗疲劳层和新水稳基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新面层由微渗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制得,所述微渗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由第一沥青胶结料、第一集料、第一填料和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旧路面、新路面和排水设施,旧路面和新路面的交界处呈阶梯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沥青碎石上封层和橡胶沥青碎石下封层,所述橡胶沥青碎石上封层位于微渗透抗车辙中面层下方,且橡胶沥青碎石上封层位于旧面层和微渗透抗车辙下面层上方,所述橡胶沥青碎石下封层位于抗疲劳层和新水稳基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新面层由微渗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制得,所述微渗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由第一沥青胶结料、第一集料、第一填料和纤维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拼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渗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19mm或26.5mm,空隙率范围为8%-12%,渗透系数≥0.07cm/s,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大于90%,70℃下动稳定度大于6000次/mm,-10℃下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大于3200με,50℃、20000次下汉堡轮辙试验的最大变形为小于4.0mm;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刘祥胜马士杰朱振祥李夏李占甫韦金城段美栋李增光许杰李昌辉李进江照伟刘恒彬张晓萌陈婷婷赵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