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中交叉耦合的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步骤:第一步(建立耦合相位关系模型步骤):耦合相位关系模型如下:若耦合通道(部件)为感性耦合,认为其对传输信号相移约-90°;若耦合通道(部件)为容性耦合,认为其对传输信号相移约 +90°;对于谐振器单元,认为其在谐振点处对传输信号相移为零,在谐振频率低端对传输信号相移约+90°,在谐振频率高端对传输信号相移约-90°;串联电容或串联电感与传输线组合表示具有任意确定相移的容性或感性耦合;第二步(判定传输零点的 准则步骤):判定传输零点的准则是:利用第一步给出的耦合相位关系模型,若主传输通道的相对相移与交叉耦合传输通道的相对相移差接近180°,且对传输信号幅度衰减相近,则在滤波器传输通带带边生成传输零点;若主传输通道的相对相移与交叉耦合传输通道的相对相移接近,则在滤波器传输通带带边不生成传输零点;利用判定传输零点的准则可以分析具有交叉耦合的滤波器结构形式的传输通道相对相移关系,同理,在已知传输通道相对相移关系时,利用判定传输零点的准则可以得到具有交叉耦合的滤波器的结构形式;第 三步(设计具有交叉耦合的滤波器步骤):首先,基于电路网络理论,建立耦合通道(部件)的等效导纳参数模型;然后,根据等效导纳参数模型和已知的传输通道相对相移关系,利用第二步给出的判定传输零点的准则,就可以确定交叉耦合部件的参数,由此,可以得到具有正确的传输零点位置的交叉耦合滤波器设计方案;第四步(滤波器工程实现步骤):根据第三步得到的滤波器设计方案,以及滤波器功率承载能力、尺寸与重量等工程要求,确定滤波器的工程实现方案;第五步(滤波器加工与调试步骤):按照第四步得 到的滤波器工程实现方案,加工、组装构成滤波器;利用第一步给出的耦合相位关系模型得到各谐振器单元以及各耦合与交叉耦合部件的相对相移关系,以及第三步确定的交叉耦合部件参数,调试得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滤波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信号的滤波器,具体地说,涉及窄带。
技术介绍
窄带滤波器在现代通信中特别有用,尤其是无线通信。随着通信的迅速发展,频谱资源愈益匮乏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在有限的频带内同时容纳多路通信信号,并减少对其它设备造成的干扰,以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这是通信系统设计与设备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通信系统急需大量低成本、小体积、低插损的高性能窄带滤波器件。特别地,一些高功率、高性能滤波器件在无线通信的基站中广泛使用,部分滤波器件的传输特性要求具有非对称抑制性能。比如,双工器或多工器中的滤波器,可能要求在通带的某一侧具有很高的抑制性能,而对通带的另一侧可能要求很宽松。例如,对用于发射的滤波器接近用于接收的滤波器的一侧的抑制性能要求很高,以减小强发射信号对接收机的干扰,而其远离用于接收的滤波器的一侧的抑制性能相对宽松些。同样,用于接收的滤波器也具有类似的非对称抑制性能要求。一些其它应用中,为了特地保护某个或某些通信信号,也需要传输特性具有非对称抑制性能的滤波器,以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减轻重量。常规切比雪夫滤波器件已不能满足这些高要求,而椭圆函数滤波器实现复杂、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忻,聂在平,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