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双导轨传输
,具体为一种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行业对工件传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产品的制造、加工、测试等生产过程中,传输轨道的应用愈加广泛,现有传输轨道主要包括单轨道传输和双轨道传输,单轨道传输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控制和维修,安装成本较低,但其传输稳定性相对较差,力学承受能力较低,并不利于对大质量产品的稳定传输和在线加工,而双轨道传输虽然能够提供较高的力学承受能力,实现对大质量产品的稳定传输,但控制其内部两个轨道完全同步传输则难度较大,控制成本较高;
[0003]一般的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组合安装不便捷,不便于对位置进行固定,且双导轨上的附着力差,容易打滑,影响到传输使用,现有的双导轨制造成本高,不能节约制造成本,不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包括两个对称的横梁(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1)下表面之间对称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底部均设有底座板(20),两个所述横梁(1)之间靠近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表面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一锥型齿(41),两个所述横梁(1)端部上均穿过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两端均设有连接盘(50),所述连接盘(50)圆周外壁上均开设有轨道槽(500),位于同一侧面上的两个轨道槽(500)之间套设有履带(6),每个所述履带(6)外壁上均设有卡轨(61),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5)上与第一锥型齿(41)对应处设有第二锥型齿(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20)与支撑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板(20)上表面靠近拐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2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顶部与两个横梁(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3)两端均与横梁(1)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轨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团,谢方,李天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权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