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异维甲酸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505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异维甲酸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异维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下述(i)~(iii)中任一应用:(i)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ii)在制备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的产品中的应用;(iii)在制备降低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对宿主施用异维甲酸可以降低传播媒介叮咬宿主的效率,例如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降低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从而具有抑制或阻断虫媒病毒的传播。具有抑制或阻断虫媒病毒的传播。具有抑制或阻断虫媒病毒的传播。

Application and method of isotretinoin in preparing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arbovirus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维甲酸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异维甲酸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伊蚊,是一种蚊科库蚊亚科伊蚊属昆虫,伊蚊属蚊虫通称伊蚊,其分布于全世界,是蚊科中最大一属。伊蚊会传播很多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黄热病与登革热等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伊蚊也是寨卡病毒传播元凶。已证明为登革热媒介的蚊类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波里尼西亚伊蚊等。其中,埃及伊蚊是一类以吸血获取和传播病毒的昆虫,所传播的虫媒病毒可分为黄病毒科、披膜病毒科和布尼亚病毒科等。由蚊虫所传播的病毒会表现出脑炎、脑膜炎、出血热等临床症状,每年导致上亿人次的感染以及数十万的死亡病例,对世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的危害。
[0003]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同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是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该类病毒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传播而引起感染,可以被归为“虫媒病毒”。其中,登革病毒储存在人和猴的体内,通过伊蚊传播。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毛细管内皮和单核细胞中增殖,然后经血流播散,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皮肤出血及休克等。此外,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另有报道称寨卡病毒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并且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
[0004]化学上,异维甲酸是13

顺视黄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异维甲酸最初在1982年研制出来并批准用于痤疮的治疗。并且也有研究表明异维甲酸可能在治疗骨骼肌和结缔组织炎症、肺气肿、溃疡性疾病、和多种癌症,以及在吸烟者中预防肺癌、和预防皮肤癌的用途。也有研究表明异维甲酸(通常联合其他药物)在治疗成神经细胞瘤、复发的前列腺癌、白血病、恶性胶质瘤、头颈癌以及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0005]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异维甲酸降低或阻断虫媒病毒的相关研究或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感染虫媒病毒(例如,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的宿主(如小鼠)口服维生素A衍生物异维甲酸,证实异维甲酸可显著改善感染虫媒病毒的宿主的体表微生物稳态,从而降低蚊虫叮咬宿主的效率,阻断虫媒病毒的传播。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异维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下述(i)~(iii)中任
一应用:
[0010](i)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1](ii)在制备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2](iii)在制备降低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包括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和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包括黄病毒属(Flavivirus)、甲病毒属(Alphavirus)和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为黄病毒属。
[0016]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包括登革病毒和/或寨卡病毒。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包括蚊、蜱或白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为蚊。
[001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蚊包括库蚊(Culex)、脉毛蚊(Culiseta)、按蚊(Anopheles)和伊蚊(Aedes)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蚊为伊蚊,其包括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波利尼西亚伊蚊(Aedes polynesiensis)、澳大利亚伊蚊(Aedes australis)、灰色伊蚊(Aedes cinereus)、乡村伊蚊(Aedes rusticus)和刺扰伊蚊(Aedes vexans)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的宿主为哺乳动物。
[002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的宿主为灵长目动物和/或啮齿目动物。
[002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虫媒病毒的宿主已感染虫媒病毒。
[00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产品包括药物、试剂或试剂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下述(a)~(c)中任一方法:
[0026](a)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被虫媒病毒感染的宿主施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异维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产品,从而控制虫媒病毒感染的传播;
[0027](b)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被虫媒病毒感染的宿主施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异维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产品,从而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
[0028](c)降低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被虫媒病毒感染的宿主施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异维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产品,从而抑制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
[002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发现对宿主施用异维甲酸可以降低传播媒介叮咬宿主的效率,例如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降低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例如叮咬),从而具有抑制或阻断虫媒病毒的传播。
附图说明
[0031]图1A~图1C为蚊虫叮咬正常小鼠、感染小鼠和感染小鼠给药组的比例的结果示意图;其中,图1A为感染第三天叮咬结果,图1B为感染第四天叮咬结果,图1C为感染第五天叮咬结果。
[0032]图2A~图2C为蚊虫叮咬不同小鼠的病毒感染比例的结果示意图;其中,图2A为感染第三天叮咬结果,图2B为感染第四天叮咬结果,图2C为感染第五天叮咬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案、具体例子而进行,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案、具体例子。需要说明的是:
[0034]本说明书中,使用“数值A~数值B”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端点数值A、B的范围。
[0035]本说明书中,使用“基本上”或“实质上”表示与理论模型或理论数据的标准偏差在5%、优选为3%、更优选为1%范围以内。
[0036]本说明书中,使用“可以”表示的含义包括了进行某种处理以及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异维甲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下述(i)~(iii)中任一应用:(i)在制备用于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的产品中的应用;(ii)在制备抑制传播媒介对虫媒病毒的易感性的产品中的应用;(iii)在制备降低传播媒介与宿主接触的产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虫媒病毒包括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和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虫媒病毒包括黄病毒属(Flavivirus)、甲病毒属(Alphavirus)和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虫媒病毒为黄病毒属;优选地,所述虫媒病毒包括登革病毒和/或寨卡病毒。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包括蚊、蜱或白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为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蚊包括库蚊(Culex)、脉毛蚊(Culiseta)、按蚊(Anopheles)和伊蚊(Aedes)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蚊为伊蚊,其包括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白纹伊蚊(Aedes alb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功朱毅斌杨学英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