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468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包括底板、通行架和千斤顶;所述通行架包括限高架及两个相对设于底板上的限宽架,所述限高架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宽架之间;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上,所述底板用于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通行地面在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所述底板相对通行地面转动时,所述底板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前端与通行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方及所述底板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所述千斤顶,各所述千斤顶均与所述底板铰接。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在高度、宽度和重量任一不符合要求时对车辆限行,防止车辆冲卡。防止车辆冲卡。防止车辆冲卡。

An overload limit system for roads and brid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由于车辆超载造成大桥垮塌或者侧翻的事故多有发生,道路和桥梁由于超限造成的事故屡禁不止。通常,道路和桥梁对通行车辆的高度、宽度及重量具有限制,因此在车辆通行前通常会设置检测车辆高度、重量和宽度的装置,防止车辆超重、超高和超宽。但是,现有防止车辆超限时通常需要多个限制装置,例如限高及限宽需要一个单独的装置,限重需要另外再设置一个装置进行重量的测量和限行,这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防止车辆冲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包括底板、通行架和千斤顶;
[0005]所述通行架包括限高架及两个相对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限宽架,所述限高架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宽架之间;
[0006]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上,所述底板用于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通行地面在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所述底板相对通行地面转动时,所述底板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前端与通行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
[0007]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方及所述底板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所述千斤顶,各所述千斤顶均与所述底板铰接。
[0008]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下方的所述千斤顶承受的压力。
[0009]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及各所述千斤顶的开关阀门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的转轴。
[0012]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通行地面的表面自所述转轴处向前向下延伸。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宽架呈倒V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前端上表面设有减速带。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沉空间内设有排水沟。
[0016]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限高架上方的显示屏及摄像头。
[0017]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限高架及限宽架分对车辆进行限高和限宽,通过将底板设于通行地面上,底板与
通行架共同围成车辆的通行通道,在车辆前轮行驶至底板前端时,若检测到车辆超重,则位于底板前端的千斤顶向下移动,位于底板后端的千斤顶向上移动,使底板整体倾斜绕通行地面转动,使得车辆的前轮陷入下沉空间,而底板后端翘起后将阻挡车辆的后轮,形成对车辆前后轮同时设障卡轮的状态,以此限制车辆通行;因此,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在高度、宽度和重量任一不符合要求时对车辆限行,防止车辆冲卡。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的侧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在车辆超重时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应用于引桥上坡位起点时的示意图;
[0022]图5和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在车辆超重时强行通行的示意图。
[0023]其中,1-底板,2-通行架,21-限高架,22-限宽架,3-千斤顶,4-通行地面,5-下沉空间,6-压力检测装置,7-转轴,8-减速带,9-排水沟,101-显示屏,102-检修井,103-泡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是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包括底板1、通行架2和千斤顶3,通行车辆的轮胎从底板1压过,车辆通过时需穿过通行架2,千斤顶3作用于底板1上;本实施例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尤其适用于对大货车或大客车的超限,应用场景可以是道路路面、桥梁引桥入口和引桥上坡起始点处,其中,图1和图2表示应用于道路路面和桥梁引桥入口时的示意图,图4表示应用于引桥上坡起始点处的示意图。
[0028]其中,通行架2包括限高架21及两个相对设于底板1上的限宽架22,限高架21连接于两个限宽架22之间,限高架21、底板1及两个限宽架22之间围合形成车辆通行的空间,车
辆通行时,如果车宽大于两个限宽架22之间的宽度则无法通过,或者若车辆的高度高于限高架21的高度也无法通过。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底板1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4上,通行地面4可以是道路路面、桥梁引桥入口路面或引桥上坡起始点处路面,底板1用于与通行地面4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的转轴7方向与车辆通行时的车宽方向一致,通行地面4在底板1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5,底板1相对通行地面4转动时,底板1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5,以使得所述底板1的前端与通行地面4之间形成高度差。下沉空间5通过使通行地面4下凹形成,如图3所示,在车辆超重时,底板1的前端向下移动,使位于底板1上的车辆的前轮也下沉,前轮被卡在下沉空间5并与前方路面形成高度差,而底板1的后端向上翘起顶住车辆后轮,因此对前后轮同时限位,使车辆无法前进。底板1转动时类似跷跷板,在车辆满足通行条件时,底板1可设置为与周围的路面平齐。
[0030]当车辆没有超载但是不满足限高或限宽的要求时,若车辆触碰限高架21或限宽架22后继续前行,车辆对限高架21或限宽架22的作用力将会传递至底板1上,使得底板1承受向下的压力变大直到超过对超重要求的压力后,底板1会相对于通行地面4转动,并使前轮下沉至下沉空间5,底板1后端向上翘起对后轮阻挡,同样可以限制车辆通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通行架和千斤顶;所述通行架包括限高架及两个相对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限宽架,所述限高架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宽架之间;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上,所述底板用于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通行地面在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所述底板相对通行地面转动时,所述底板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前端与通行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方及所述底板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所述千斤顶,各所述千斤顶均与所述底板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下方的所述千斤顶承受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强郑明琴秦海峰钟羽花王华静梁许先尹成群冼敏仪方文亮王自生朱艳灵刘柳欢李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