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74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包括两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开设有两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杆,且两组平衡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槽内,所述放置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该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通过开启马达后,螺纹管和活动管之间的配合,进而使活动管的移动带动顶棍顶动移动杆,从而即可使移动杆稳定的带动限高杆进行高度的调节,并且可对限高杆的高度进行精准的调节。高杆的高度进行精准的调节。高杆的高度进行精准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具体为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

技术介绍

[0002]交通设施又称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保证交通顺适,全面发挥道路的功能,必须设置交通安全措施,在日常道路交通中,经常需要通过限高装置来限制通行车辆的高度或者装载高度来保障公路、匝道、涵洞、桥梁等的交通安全,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上的交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现有的限高杆不能很方便的调节高度,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0003]根据中国公告号CN206693093U中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限高杆,通过驱动齿轮和连接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调节左限高杆和右限高杆的高度,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稳定,且无法精准对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解决了无法精准且稳定的调节限高杆高度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包括两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开设有两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杆,且两组平衡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槽内,所述放置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端与轴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轴承的一侧与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移动腔,所述螺纹管的外侧螺装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两组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移动腔内,所述活动管的顶部与顶棍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棍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组支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一滑槽内,两组所述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限高杆。
[0008]优选的,所述平衡杆外侧的直径与第二滑槽内壁的宽度相适配,但第二滑槽内壁的长度大于平衡杆外侧的直径。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壁的直径大于轴承的直径,且凹槽内壁的直径小于活动管的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管外侧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直径与移动腔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与第一滑槽内壁的宽度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长度与移动腔内壁的长度相适配。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通过开启马达后,螺纹管和活动管之间的配合,进而使活动管的移动带动顶棍顶动移动杆,从而即可使移动杆稳定的带动限高杆进行高度的调节,并且可对限高杆的高度进行精准的调节。
[0016]2、该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通过平衡杆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进而一方面平衡杆保障了移动杆在移动中的平衡,防止了因移动杆错位所导致该装置失效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平衡杆防止了移动杆脱离固定杆,由此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固定杆和移动杆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放置槽结构剖视图。
[0020]图中:1、固定杆;2、移动杆;3、限高杆;4、底座;5、放置槽;6、马达;7、限位杆;8、平衡杆;9、第一滑槽;10、支撑杆;11、凹槽;12、轴承;13、第二滑槽;14、顶棍;15、活动管;16、螺纹管;17、移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包括两组固定杆1,固定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固定杆1的外侧套接有移动杆2,固定杆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5,固定杆1的外侧开设有两组第二滑槽13,移动杆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杆8,且两组平衡杆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槽13内,放置槽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6,马达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6,螺纹管16的顶端与轴承12 的中部固定连接,轴承1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远离轴承12的一侧与放置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放置槽5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移动腔17,螺纹管16的外侧螺装有活动管15,活动管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且两组限位杆7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移动腔17内,活动管15的顶部与顶棍14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棍1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壁的长度与移动腔17内壁的长度相适配,且两组支撑杆10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一滑槽9内,两组移动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高杆3,通过开启马达6后,螺纹管16和活动管15 之间的配合,进而使活动管15的移动带动顶
棍14顶动移动杆2,从而即可使移动杆2稳定的带动限高杆3进行高度的调节,并且可对限高杆3的高度进行精准的调节。
[0023]具体的,为了使平衡杆8顺畅的移动,设置平衡杆8外侧的直径与第二滑槽13内壁的宽度相适配,但第二滑槽13内壁的长度大于平衡杆8外侧的直径,由此即可使平衡杆8顺畅的移动,并且通过平衡杆8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3内,进而一方面平衡杆8保障了移动杆2在移动中的平衡,防止了因移动杆2错位所导致该装置失效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平衡杆8防止了移动杆2 脱离固定杆1,由此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4]具体的,为了使轴承12不会影响到顶棍14的移动,设置凹槽11内壁的直径大于轴承12的直径,且凹槽11内壁的直径小于活动管15的直径,由此即可使轴承12不会影响到顶棍14的移动。
[0025]具体的,为了使螺纹管16的转动带动活动管15上下移动,在活动管15 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管16外侧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由此即可使螺纹管16 的转动带动活动管15上下移动。
[0026]具体的,为了使限位杆7和顶棍14能够顺畅的移动,设置移动杆7的直径与移动腔17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支撑杆10的直径与第一滑槽9内壁的宽度相适配,由此即可使限位杆7和顶棍14能够顺畅的移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精准调节高度的新能源限高杆,包括两组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固定杆(1)的外侧套接有移动杆(2),所述固定杆(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固定杆(1)的外侧开设有两组第二滑槽(13),所述移动杆(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杆(8),且两组平衡杆(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槽(13)内,所述放置槽(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6),所述马达(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的顶端与轴承(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远离轴承(12)的一侧与放置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5)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移动腔(17),所述螺纹管(16)的外侧螺装有活动管(15),所述活动管(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且两组限位杆(7)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移动腔(17)内,所述活动管(15)的顶部与顶棍(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棍(1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左右两侧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红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益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