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28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处理,形成初级污水;对初级污水依次进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形成二级污水,其中,厌氧处理反应时间为5小时-6小时,好氧处理反应时间为6小时-7小时,沉淀回流区反应时间为1小时-3小时,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时反应的温度均为5摄氏度-40摄氏度;利用植物对二级污水进行再净化处理形成可排水,净化处理的反应时间为5小时-7小时,反应的温度为5摄氏度-40摄氏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污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确保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不会破坏环境。确保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不会破坏环境。确保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不会破坏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污水处理设备大多占地面积大、投入大、成本高,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检修、维护处理的难度大,且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经常存在对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不达标的问题,若污水处理效果不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将会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确保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不会破坏环境。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处理,形成初级污水;
[0006]S2、对初级污水依次进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形成二级污水,在进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过程中,及时对初级污水反应的情况及初级污水的水位进行监测,其中,厌氧处理反应时间为5小时-6小时,好氧处理反应时间为6小时-7小时,沉淀回流区反应时间为1小时-3小时,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时反应的温度均为5摄氏度-40摄氏度;
[0007]S3、利用植物对二级污水进行再净化处理形成可排水,净化处理的反应时间为5小时-7小时,反应的温度为5摄氏度-40摄氏度。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S3中,可排水排出时的出水高度高于污水进入初级过滤处理时的进水高度,且可排水的出水高度与可排水的进水高度的高度差不小于200mm。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在对初级污水进行好氧处理时,同时对初级污水进行曝气处理。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将污水沉淀形成的污泥引流至对污水进厌氧处理的装置内循环使用。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在对初级污水进行处理时,初级污水在经过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时,在各个处理阶段内初级污水均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往复进行至少一次后方能形成二级污水。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利用植物对二级污水进行再净化处理时,至少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二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利用微生物菌剂对二级污水进行净化。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在对二级污水进行处理时,使得二级污水依次进入第一种植区和第二种植区,二级污水自第一种植区的顶部进入第一种植区,二级污水自第一种植区的底部进入第二种植区内,然后二级污水自第二种植区的顶部排出,且
第二种植区的排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一种植区的进水口。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种植区和第二种植区内均设有若干至少两层互相连通的用于输送二级污水的运水管道。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当需要进行初级过滤处理的污水水位超过阈值时,对污水进行溢流处理。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污水进水高度与溢流高度的高度差为200mm-400mm。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方法,首先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过滤掉,经过过滤的污水经过厌氧处理,厌氧处理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再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进行分解并形成无机物,经过分解的污水再经过沉淀处理,将混合液泥水分离,将污水中的中小颗粒物质沉淀下来,进一步去水中悬浮物及总磷,经过沉淀的水形成的二级污水经过植物的再处理,得以利用并使得二级污水满足排放要求形成可排水,确保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是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水处理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水处理方法的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截面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格栅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A-A处的截面图;
[0025]图7是图5中B-B处的截面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微生物池的俯视图;
[0027]图9是图8中C-C处的截面图;
[0028]图10是图8中D-D处的截面图;
[0029]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的俯视图;
[0030]图12是图11中E-E处的截面图;
[0031]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厌氧区、好氧区及沉淀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2]图中,100、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110、厌氧区,120、好氧区,130、沉淀区,140、污泥回流泵,150、污泥回流管,160、观察窗,170、透气孔,200、格栅池,210、溢流口,220、格栅,230、第一爬梯,240、提升泵,250、待过滤区,260、已过滤区,300、微生物池,310、第一种植区,320、第二种植区,330、排水区,331、第二爬梯,340、集水主管,341、集水支管,350、第一布水主管,351、第一布水支管,360、第二布水主管,361、第二布水支管,370、透气管,400、总进水管,500、第一排污管,600、第二排污管,700、风机,800、曝气管,810、第一连接管,820、第二连接管,830、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0037]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处理,形成初级污水;S2、对初级污水依次进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形成二级污水,在进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过程中,及时对初级污水反应的情况及初级污水的水位进行监测,其中,厌氧处理反应时间为5小时-6小时,好氧处理反应时间为6小时-7小时,沉淀回流区反应时间为1小时-3小时,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沉淀处理时反应的温度均为5摄氏度-40摄氏度;S3、利用植物对二级污水进行再净化处理形成可排水,净化处理的反应时间为5小时-7小时,反应的温度为5摄氏度-40摄氏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S3中,可排水排出时的出水高度高于污水进入初级过滤处理时的进水高度,且可排水的出水高度与可排水的进水高度的高度差不小于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对初级污水进行好氧处理时,同时对初级污水进行曝气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污水沉淀形成的污泥引流至对污水进厌氧处理的装置内循环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亮盘育铁何永强陆昌剑王华静钟羽花冼敏仪朱艳灵尹成群梁许仙李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