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3106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包括炉体、炉衬、气体扩散器、透气砖、底座、进气管,炉体设于底座上,炉体的内壁上设有炉衬;炉衬的底部设有气体扩散器、透气砖;气体扩散器、透气砖的上端面分别与炉膛连接,气体扩散器、透气砖的下端面分别与底座连接;进气管穿过底座与气体扩散器连接,为炉体供气;还包括进料管、滤板,炉体顶端的边沿处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下端与炉膛连通,上端的下侧边沿的延长线上设有挡板;炉体的内壁上靠近进料管处设有固定支撑座,所述的滤板水平设于固定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挡板、滤板、排渣装置,以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整个炉体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提升净化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净化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净化效率。

A cleaning system for pouring liquid of wear-resistant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铸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耐磨铸铁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应用于于冶金、矿山、建材、水泥、铁路、电力、石油化工、军工等行业的机械装备构件中。提高耐磨铸铁铸件的抗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对持续生产、减少经济损失、增加经济效益,以及创造耐磨铸件精品和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重大意义。
[0003]而冶金质量对耐磨铸铁铸件的抗磨性能和使用寿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浇注液的纯净程度又直接影响铸件质量。浇注液中氧化物、夹杂物、气体等杂质的含量直接影响铸件材质性能。为保证浇注液以纯净状态形成铸件,除在熔炼炉内进行精炼净化以外,在浇注液倒入炉体过程中,会出现夹渣、夹杂、夹气、氧化等有害影响,有必要对炉体进行改进,提高浇注液净化效果。目前通用的炉体内浇注液净化方法以下缺陷:1.大型、连铸方面采用中间包进行炉外精炼,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铸件的生产,且能耗高、占地大;2.传统的做法大都采用浇注液在包中被动静置的方法,由浇注液中的钢渣、氧化物通过密度差异自动上浮,气体通过聚合形成足够压力后上浮,浇注液净化效果并不理想;3.通过炉体内插管吹氧的方法进行,存在对浇注液中化学成分形成影响、增加氧化物、操作不方便等缺陷;4.缺乏安全性结构,钢水容易从浇注设备中溅出伤人;5.净化结束后剩余的残渣得不到及时清理,影响后续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在炉体底部合理设置透气砖,通过注入惰性压力气体,有助于浇注液中的钢渣、氧化物等杂质迅速上浮,净化充分且有效避免浇注液成分氧化和损失,有助于节能增效,并设置进料管和挡板、滤板、排渣装置,以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整个炉体的正常运行,能够提升净化效率,并及时将残渣排出炉体,保证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包括炉体、炉衬、气体扩散器、透气砖、底座、进气管,所述的炉体竖直设于底座上,炉体的内壁上设有炉衬;所述的炉衬的底部设有气体扩散器、透气砖,所述的气体扩散器为锥体结构,所述的透气砖包裹在气体扩散器的外壁上;气体扩散器、透气砖的上端面分别与炉膛连接,气体扩散器、透气砖的下端面分别与底座连接;所述的进气管穿过底座与气体扩散器连接,为炉体供气;
[0007]还包括进料管、滤板,所述的炉体顶端的边沿处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的下端与炉膛连通,上端的下侧边沿的延长线上设有挡板;所述的炉体的内壁上靠近进料管处设有固定支撑座,所述的滤板水平设于固定支撑座上。
[0008]进一步,所述的进料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10
°
~60
°
夹角。
[0009]进一步,所述的炉体的上端设有天窗。
[0010]进一步,还包括排渣装置,所述的排渣装置包括抽泵、排渣管、废渣收集箱,所述的排渣管的一端与炉膛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后与抽泵连接;所述的废渣收集箱通过管道与抽泵连接,收集废渣。
[0011]进一步,还包括活接头,所述的活接头与进气管衔接,并固定于底座上。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炉体底部合理设置透气砖和气体扩散器,通过注入惰性压力气体,有助于浇注液中的钢渣、氧化物等杂质迅速上浮,净化充分且有效避免浇注液成分氧化和损失,有助于节能增效,安全实用。
[0014]本技术在炉体上端设置了进料管,能避免大量进料引起的高温液体飞溅,进料管上设置挡板,能够防止高温液体滴落,保障了工人安全,避免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浇注液灼伤的危险,同时也对设备起到遮挡保护作用;炉膛内设置的滤板能够对浇注液起到初步过滤作用,使得大件残渣留在滤板上,而只有小件残渣和浇注液进入炉膛内,能够减少供气装置的工作压力,并提高净化效率;炉体底部设置了排渣装置,能够及时将净化结束后剩余的残渣排出炉体,能够快速清理炉体,为下次净化做好准备。
[0015]本技术还设置了天窗,能够让操作人员进入炉体,对滤板进行清洁,回收残渣;设置了单独的进料管,避免浇注液直接由炉体上端倒入时液体飞溅伤人;进料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对浇注液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降低液体飞溅伤人的风险,并且方便将滤板移出进行检修或清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各序号及名称如下:
[0018]1‑
炉体;2

炉衬;3

气体扩散器;4

透气砖;5

底座;6

进气管;7

进料管;8

滤板;9

挡板;10

固定支撑座;11

天窗;12

抽泵;13

排渣管;14

废渣收集箱;15

活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方向皆以对应附图的位置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附图标记中相同的标号所代表的为同一种结构。
[0020]如图1所示,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包括炉体1、炉衬2、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底座5、进气管6,所述的炉体1竖直设于底座5上,炉体1的内壁上设有炉衬2;所述的炉衬2的底部设有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所述的气体扩散器3为锥体结构,所述的透气砖4包裹在气体扩散器3的外壁上;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的上端面分别与炉膛连接,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的下端面分别与底座5连接;所述的进气管6穿过底座5与气体扩散器3连接,为炉体1供气;
[0021]还包括进料管7、滤板8,所述的炉体1顶端的边沿处设有进料管7,所述的进料管7
的下端与炉膛连通,上端的下侧边沿的延长线上设有挡板9;所述的炉体1的内壁上靠近进料管7处设有固定支撑座10,所述的滤板8水平设于固定支撑座10上。
[0022]所述的进料管7与水平面之间形成30
°
夹角。
[0023]所述的炉体1的上端设有天窗11。
[0024]还包括排渣装置,所述的排渣装置包括抽泵12、排渣管13、废渣收集箱14,所述的排渣管13的一端与炉膛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后与抽泵12连接;所述的废渣收集箱14通过管道与抽泵12连接,收集废渣。
[0025]还包括活接头15,所述的活接头15与进气管4衔接,并固定于底座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材料浇注液净化系统,包括炉体(1)、炉衬(2)、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底座(5)、进气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竖直设于底座(5)上,炉体(1)的内壁上设有炉衬(2);所述的炉衬(2)的底部设有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所述的气体扩散器(3)为锥体结构,所述的透气砖(4)包裹在气体扩散器(3)的外壁上;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的上端面分别与炉膛连接,气体扩散器(3)、透气砖(4)的下端面分别与底座(5)连接;所述的进气管(6)穿过底座(5)与气体扩散器(3)连接,为炉体(1)供气;还包括进料管(7)、滤板(8),所述的炉体(1)顶端的边沿处设有进料管(7),所述的进料管(7)的下端与炉膛连通,上端的下侧边沿的延长线上设有挡板(9);所述的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赵四勇田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富川正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