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带外管理芯片技术

技术编号:340231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26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带外管理芯片,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主机处理器,与所述主机处理器连接的带外管理芯片,以及挂接在所述带外管理芯片上的硬盘;其中,所述带外管理芯片,被配置为通过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所述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带外管理芯片


[0001]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带外管理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服务器设计中,硬盘是基本的硬件配置。例如,在服务器的主机硬盘访问电路中,主机CPU(处理器)可以默认配置一块或多块硬盘作为系统盘。由于主机CPU芯片厂家的设计不同,并非所有的厂家主机CPU都支持硬盘控制器,此时只能额外增加独立的转换芯片来实现通信。而且,服务器中的BMC(带外管理芯片)系统和主机硬盘访问电路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因此,主机CPU既需要独立的通道与转换芯片连接,又需要额外独立的通道与BMC连接,导致服务器硬件成本高,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000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成本更低,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的服务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一种带外管理芯片,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0005]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主机处理器,与所述主机处理器连接的带外管理芯片,以及挂接在所述带外管理芯片上的硬盘;其中,所述带外管理芯片,被配置为通过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所述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
[000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应用于带外管理芯片,包括:通过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主机处理器。
[0007]可选地,还包括:接收并保存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管理所述硬盘。
[0008]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所述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管理所述硬盘,包括:基于所述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按所述配置信息设置磁盘阵列功能。
[0009]可选地,还包括:将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主机处理器。
[0010]可选地,还包括: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五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五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以便所述计算单元对所述第五传输数据进行计算。
[0011]可选地,还包括:将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输出的第六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
[0012]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输出的第六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包括:通过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对所述硬盘进行格式化操作,将所述格式化操作对应的信息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和/或,通过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管理所述硬盘的生命周期,将所述硬盘在所述生命周期内所处的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
[0013]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系统安装指令,获取系统文件;根据所述系统安装指令,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将所述系统文件安装到目标主机对应的硬盘。
[0014]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外管理芯片,包括:组件互连控制模块,被配置为从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并发送给协议转换模块,以及,从所述协议转换模块接收第四传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协议转换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主机处理器。硬盘控制模块,被配置为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并发送给协议转换模块,以及,从所述协议转换模块接收第二传输数据并发送给硬盘。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步骤。
[0015]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步骤。
[001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步骤。
[0017]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服务器,由于该服务器中带外管理芯片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所述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因此,相当于BMC内嵌了协议转换模块以及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和硬盘控制模块,能综合统筹主机处理器与硬盘之间,以及主机处理器与BMC之间,BMC与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达到节省硬件资源,降低成本,且节省带宽资源,节省主机处理器的通道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外管理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0]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包括:主机处理器,与所述主机处理器连接的带外管理芯片,以及挂接在所述带外管理芯片上的硬盘;其中,所述带外管理芯片,被配置为通过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所述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机处理器。2.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应用于带外管理芯片,包括:通过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一传输数据;将基于主机协议的第一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通过硬盘控制模块发送给硬盘;以及,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从硬盘接收第三传输数据;将基于硬盘协议的第三传输数据转换为基于主机协议的第四传输数据,将所述第四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主机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并保存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管理所述硬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所述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管理所述硬盘,包括:基于所述磁盘阵列的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硬盘控制模块按所述配置信息设置磁盘阵列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主机处理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从主机处理器接收第五传输数据;将所述第五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以便所述计算单元对所述第五传输数据进行计算。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带外管理芯片的计算单元输出的第六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组件互连控制模块发送给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恒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