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033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基于危险情况和驾驶情况对各种危险情况进行分类并且警告危险情况。所述车辆振动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器收集用于警告车辆的危险情况的信息,并且基于收集到的信息确定是否警告危险情况;通过控制器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根据危险情况确定振动特性;通过控制器基于确定出的振动特性生成与危险情况相对应的警告信号;通过控制器基于生成的警告信号生成并输出用于产生具有振动特性的振动的控制信号;基于输出的控制信号操作安装在座椅上的振动致动器,并且通过座椅产生表示危险情况的振动。况的振动。况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提供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产生振动而在车辆中产生危险情况的警告的振动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电动车辆(EV)是指利用电机行驶的车辆。电动车辆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池、换流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池配置为供应操作电机的电力;所述换流器与电池连接,并且配置为操作并控制电机;所述电机用作车辆的驱动源,通过换流器与电池连接,以便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所述减速器配置为减小电机的旋转力并将旋转力传递到驱动轮。
[0003]在这种情况下,换流器通过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然后通过电源线将交流电施加到电机而操作电机。换流器通过将电机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将直流电提供给电池,通过电机再生能量并为电池充电。
[0004]与配备有内燃机的车辆不同,通常的电动车辆不使用多级变速器,而是使用设置在电机和驱动轮之间并使用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这是因为电机在工作点之间具有相对较小的效率差异,并且仅凭借单个电机就可以在低速下实现高扭矩,这与内燃机不同,内燃机根据工作点具有较宽的能量效率分布范围,并且仅可以在高速区域提供高扭矩。
[0005]由于内燃机不允许低速运行的特性,配备有相关技术的内燃机驱动系统的车辆需要诸如扭矩转换器或离合器的扭矩分配机构。然而,由于电机易于在低速下运行,因此可以从电动车辆的驱动系统中去除扭矩分配机构。由于电动车辆驱动系统的特性,该驱动系统不存在由扭力阻尼器或双质量飞轮(例如,用于配备有内燃机的车辆中的驱动系统)产生的固有振动。
[0006]由于这种机械差异,与配备有内燃机的车辆不同,电动车辆可以提供平稳的驾驶性能,而不会因换挡而中断。电动车辆的驱动系统通过利用来自电池的电力操作电机而产生动力,而不是像配备有内燃机的车辆那样通过燃烧燃料来产生动力。因此,与内燃机的扭矩相比,电动车辆的扭矩通常是精细平稳的,并且实现了快速的响应。
[0007]这些特性被认为是电动车辆的积极属性,但没有内燃机、变速器和离合器可能会导致某些驾驶员感到无聊。由内燃机的噪音、物理振动和热力学操作产生的各种影响有时被认为对于高性能车辆领域的驾驶员很重要。
[0008]在驾驶员驾驶电动车辆时不存在振动可能在提供不会中断的平稳的驾驶性能方面是有利的,但是车辆中包含的振动可以允许驾驶员复制与内燃机车辆中的车辆性能相关的感觉。
[0009]因此,在不具备内燃机、变速器、离合器等的电动车辆中,需要一种能够允许驾驶员体验加速、减速、行驶中的振动、换挡冲击等感觉(这些为配备有内燃机的车辆中的通常体验的感觉)的技术。此外,需要一种能够在电动车辆中关联虚拟声音产生虚拟振动的技术。
[0010]同时,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危险情况。例如,车辆可能会偏离车
道,车辆可能会与位于车辆后方或侧方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或者车辆可能在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与前方车辆碰撞。此外,还可能出现诸如行人靠近、驾驶员困倦、燃料不足、温度升高(过热)、车门打开、安全带未系好等危险或意外情况。
[0011]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警告驾驶员检测到的车辆危险情况的技术,即,能够对各种危险情况(警告情况)进行分类,因此更真实有效地警告当前发生的危险情况的技术。作为警告驾驶员车辆危险情况的方法,利用驾驶员的视觉、听觉或触觉(振动等)的警告方法可能是有效的。
[0012]公开于
技术介绍
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所述方法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快速准确地警告驾驶员检测到的车辆的危险情况,能够对各种危险情况进行分类,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经历的危险情况和驾驶情况,更真实有效地警告危险情况。
[001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收集用于警告车辆的危险情况的信息,并且基于收集到的信息确定是否警告危险情况;通过控制器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根据危险情况确定振动特性;通过控制器基于确定出的振动特性生成与危险情况相对应的警告信号;通过控制器基于生成的警告信号生成并输出用于产生具有振动特性的振动的控制信号;基于输出的控制信号操作安装在座椅上的振动致动器,并且通过座椅产生表示危险情况的振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快速准确地警告驾驶员检测到的车辆的危险情况,对各种危险情况进行划分,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经历的危险情况和驾驶情况,更真实有效地警告危险情况。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选实施方案在下文中讨论。
附图说明
[0017]现在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示例性实施方案在下文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因此对本专利技术是非限制性的,其中:
[0018]图1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振动产生装置的振动致动器在座椅中安装的位置的示意图;
[0019]图1B是示出不同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振动产生装置的振动致动器的数量和安装位置的各种示例的示意图;
[0020]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振动产生装置可用的振动致动器的示例的立体图;
[0021]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振动产生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0022]图4和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控制虚拟振动和虚拟声音的示例的示意图;
[0023]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振动产生过程的示意图;以及
[0024]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振动产生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
[0025]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0026]在图中,贯穿附图的几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大货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车辆,包括各种船艇、舰船、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化石能源的燃料)。正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
[0028]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正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说明。还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了”时,说明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产生方法,所述振动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器收集用于警告车辆的危险情况的信息,并且基于收集到的信息确定是否警告危险情况;通过控制器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根据危险情况确定振动特性;通过控制器基于确定出的振动特性生成与危险情况相对应的警告信号;通过控制器基于生成的警告信号生成并输出用于产生具有振动特性的振动的控制信号;基于输出的控制信号操作安装在座椅中的振动致动器,并且通过座椅产生表示危险情况的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收集表示由车辆的危险警告系统检测到的危险情况的信息作为用于警告危险情况的信息,并且确定振动特性的步骤确定与由危险警告系统检测到的危险情况相对应的振动特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所述振动特性包括根据危险情况为振动致动器预设的振动产生的时间点、振动产生时间以及振动的频率和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所述振动致动器包括安装在座椅靠背和座垫中的多个振动致动器,并且振动特性包括根据危险情况为每个振动致动器预设的振动产生的时间点、振动产生时间以及振动的频率和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确定使安装在座椅中的多个振动致动器按照根据危险情况预定的顺序依次操作的每个振动致动器的振动特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的危险警告系统包括车道偏离警告系统或盲点碰撞警告系统的至少一种,所述车道偏离警告系统配置为检测并警告车辆偏离车道的危险情况;所述盲点碰撞警告系统配置为检测并警告车辆与位于车辆后方或侧方的障碍物发生碰撞的危险情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振动致动器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或座垫的左侧和右侧的振动致动器,所述控制器确定使基于车道偏离方向或障碍物所在的方向从左侧振动致动器和右侧振动致动器中选择的一个振动致动器操作的每个振动致动器的振动特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当确定出警告由车道偏离警告系统检测到的车道偏离的危险情况时,所述控制器确定使安装在座垫中的振动致动器、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下侧的振动致动器以及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侧的振动致动器依次操作,从而在座椅中产生具有方向性的顺序振动的每个振动致动器的振动特性。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产生方法,其中,当确定出警告由盲点碰撞警告系统检测到的碰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常赈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