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78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通过滑轨和滑块带动打磨组件在防撞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往复移动,夹持组件通过底座和“工”字形支撑架之间的旋转连接,使得“工”字形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可以旋转交换,当第一容置空间朝向打磨组件时,打磨组件在滑块和滑轨的带动下朝向第一容置空间内的锚具移动并开始加工,此时在第二容置空间内已经安装好待加工的下一个锚具,当加工完成时,打磨组件向防撞组件移动,此时旋转“工”字形支撑架,将第二容置空间转向打磨组件,随后开启打磨组件开始对第二容置空间内的锚具进行加工,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对第一容置空间内的锚具进行拆卸,从而提高打磨加工的效率。从而提高打磨加工的效率。从而提高打磨加工的效率。

A grinding device for ancho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锚具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锚具是一种应用在桥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岩体护坡锚固、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锚顶等领域的锚固装置,具体的来说矿用锚具包括有锚垫板、锚环和夹片,锚垫板和锚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给钢绞线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心设置;在锚具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锚具不影响后期的安装使用,需要对锚具孔的内壁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装置大多数都是手持通过人工进行打磨,浪费人力物力,自动化程度低,打磨效率低,安全性能低,而常用的打磨机大多是一组打磨头对应单个工件,在完成一个打磨操作时,需要先拆卸打磨好的锚具后再安装新的锚具,这种操作会大大降低打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包括基座、防撞组件、打磨组件、水平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
[0006]所述防撞组件沿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防撞组件、打磨组件、水平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防撞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座(1)上方一端,夹持组件设置于基座(1)上方远离防撞组件的一端,水平驱动组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防撞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打磨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水平驱动组件上方并与水平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底座(51)、“工”字形支撑架(52)、第一上夹持臂(53)、第一下夹持臂(54)、第二上夹持臂(55)和第二下夹持臂(56),底座(51)设置于基座(1)上表面,“工”字形支撑架(5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51)上方,并通过旋转轴与底座(51)转动连接,旋转电机设置于底座(51)内部并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工”字形支撑架(5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容置空间(521)和第二容置空间(522),第一容置空间(521)的开口朝向打磨组件设置,第二容置空间(522)的开口朝向远离打磨组件的方向设置,第一上夹持臂(5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521)内侧顶部,第一下夹持臂(54)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521)内侧底部,第一上夹持臂(53)和第一下夹持臂(54)的夹持端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夹持间隙(531),第二上夹持臂(55)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522)内侧顶部,第二下夹持臂(56)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522)内侧底部,第二上夹持臂(55)和第二下夹持臂(56)的夹持端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夹持间隙(5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支撑架(5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7),第一驱动电机(57)位于第一容置空间(521)正上方,第一容置空间(5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上夹持臂(53)包括一螺纹连接杆,第一上夹持臂(53)的螺纹连接杆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驱动电机(5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章焦少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荣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