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77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应用。所述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包含: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缓冲剂、稳定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为45~4500000单位/ml;缓冲剂浓度为5~50mM;稳定剂浓度为1~500mM,稳定剂选自海藻糖、蔗糖、甘露醇、氯化钠、甲硫氨酸中一种或多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1%~0.1%(w/v);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pH为5.0~8.0。可解决现临床使用的透明质酸酶提取产品在治疗、矫正或预防因透明质酸填充导致的血管栓塞、填充过量或填充不均匀等副反应中,静脉给药剂量过大但效果不佳、皮下局部治疗安全和疗效差的问题。皮下局部治疗安全和疗效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整形美容中的纠正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称糖醛酸、玻璃酸或玻尿酸,是由D

葡萄糖醛酸及N

乙酰葡糖胺两个双糖单位重复连接组成的直链高分子糖胺多聚糖,广泛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结缔组织、粘液组织、眼球之晶状体及皮肤中,在胚胎、软骨、滑液、玻璃体、脐带、鸡冠等组织中尤为丰富。透明质酸是人体组织基质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酸性黏多糖,在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构成多种基质、限制水分及其它细胞外物质扩散的作用,调节渗透压,调控大分子物质转运,在细胞周围形成物理屏障等。
[0003]透明质酸由于具有良好的塑形性、可降解性及组织相容性,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其他整容用药品少,并发症程度相对较轻,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但近年随着相关应用的增加、美容群体的数量增加,由透明质酸注射所导致的并发症亦呈指数级增加。透明质酸填充微整形治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轻者出现红斑、瘀斑、肿胀、红肿、瘙痒等,在较短时间内症状能自行消失。严重者出现局部皮肤色泽改变、苍白、皮肤花斑变、伴或不伴有紫绀、局部有散在的皮肤脓点、增生性瘢痕,组织坏死、失明、颅内栓塞导致躯体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0004]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e),也称玻璃酸酶,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水解透明质酸的蛋白内切酶,在体内广泛分布于血清、脑和胎盘等组织和体液中。透明质酸酶作为唯一可快速降解透明质酸的药物,在缓解透明质酸注射副反应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5]透明质酸注射造成的血管栓塞是其最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之一。透明质酸酶是治疗该并发症的关键用药,目前主要有局部栓塞血管给药、全身静脉给药、皮下给药3种方式。由于临床上因HA注射层次深浅不一,血管间存在吻合,血管走行变异等因素,往往很难确定血管栓塞的准确位置,所以将透明质酸酶直接注射进入局部栓塞血管内很困难;如果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则需要在非栓塞部位大剂量的输注透明质酸酶,按照体重折算给药量。由于透明质酸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非常短,进入血液循环中会迅速代谢失活,即便大剂量输注,实际能到达栓塞部位、发挥作用的药量也非常少,因此治疗有效性差,相似技术文献中已得到证实。而局部注射则需要在血管栓塞发生的部位注射大剂量透明质酸酶。目前临床使用的药品来源于牛或羊的睾丸,由于99%均为杂蛋白,有效成分低于1%,产品的活性低于1000单位/mg,因此无论是静脉给药、还是采取大剂量皮下给药,都需要注射较大体积的药品,一次性给予大量异源蛋白会导致高比例的患者严重过敏,不仅不能有效治疗,还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后果严重。
[0006]在过敏反应、丁达尔现象、结节和隆起、充填物迁移、感染、炎性肉芽肿、血管栓塞或受压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等HA引起的副反应的治疗中,透明质酸酶的临床使用诱发过敏反应比例高达10%以上。如果为避免过敏而降低给药的临床使用剂量,则治疗无效。
[0007]因此,针对目前透明质酸造成的血栓治疗给药剂量大、疗效差、安全隐患高的问题,亟需一种包含透明质酸酶的过敏风险低、使用效果好的透明质酸酶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在制备用于治疗透明质酸注射副反应的药物中的用途。特别地,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重组人透明质酸酶进行兔耳血栓模型实验时,意外的发现,仅使用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进行皮下注射即可完全缓解兔耳血栓,无需进行静脉或者动脉注射。
[0009]本专利技术中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在CHO细胞中表达并纯化后获得的产品,除了高纯度的有效治疗用蛋白外,没有其他任何杂蛋白,是一种纯度高、单位活性高、免疫原性低、批间差小、安全性好的透明质酸酶。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1期临床实验案例,人体实验中没有过敏反应发生,局部皮下注射安全性非常好)证明产品非常安全,可直接注射使用,注射前无需皮试。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在制备缓解透明质酸注射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包含: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缓冲剂、稳定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
[0012]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为45单位/ml~4500000单位/ml;
[0013]所述的缓冲剂的浓度为5~50mM;
[0014]所述的稳定剂的浓度为1~500mM,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海藻糖、蔗糖、甘露醇、氯化钠、甲硫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1%~0.1%(w/v);
[0016]所述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pH为5.0~8.0,优选5.5~8.0。
[0017]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优选为45单位/ml~3000000单位/ml;更优选为45单位/ml~1500000单位/ml;再优选为45单位/ml~300000单位/ml,例如45单位/ml、100单位/ml、150单位/ml、500单位/ml、1000单位/ml、5000单位/ml、50000单位/ml、300000单位/ml、1500000单位/ml、3000000单位/ml或4500000单位/ml。
[0018]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浓度优选为0.15~0.75μg/ml、0.75~2.5μg/ml、2.5~5μg/ml、5~25μg/ml、25μg/ml~0.3mg/ml、0.3~1.5mg/ml、1.5~7.5mg/ml、7.5~15mg/ml或15~22.5mg/ml,例如0.15μg/ml、0.33μg/ml、0.5μg/ml、1.7μg/ml、3.3μg/ml、17μg/ml、0.2mg/ml、1mg/ml、5mg/ml、10mg/ml或15mg/ml。
[0019]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还可为300000单位/ml~1500000单位/ml、1500000单位/ml~3000000单位/ml或300000单位/ml~450000单位/ml。
[0020]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剂提供的pH为5.5~8.0,例如5.5、6.0、6.5、7.0、7.5或8.0。
[0021]所述的缓冲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优选为组氨酸缓冲剂、醋酸缓冲剂、磷酸盐缓冲剂、柠檬酸缓冲剂、Tris缓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组氨酸缓冲剂、醋酸缓冲剂、磷酸盐缓冲剂、柠檬酸缓冲剂或Tris缓冲剂。
[0022]其中,所述的组氨酸缓冲剂提供的pH为5.5~7.5,所述醋酸缓冲剂提供的pH为5.0~6.0,所述磷酸盐缓冲剂提供的pH为6.0~8.0,所述柠檬酸缓冲剂提供的pH为5.0~7.0,
上述Tris缓冲剂提供的pH为7.0~8.0。
[0023]优选地,所述的组氨酸缓冲剂提供的pH为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在制备缓解透明质酸注射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包含: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缓冲剂、稳定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为45单位/ml~4500000单位/ml;所述的缓冲剂的浓度为5~50mM;所述的稳定剂的浓度为1~500mM,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海藻糖、蔗糖、甘露醇、氯化钠、甲硫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1%~0.1%(w/v);所述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pH为5.0~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为45单位/ml~3000000单位/ml,优选为45单位/ml~1500000单位/ml,更优选为45单位/ml~300000单位/ml;和/或,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包含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较佳地,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和/或,所述的稳定剂的浓度为100~400mM,较佳地为150~350mM,例如,155mM、188mM、193mM、215mM、233mM、240mM、263mM、283mM、292mM、316mM或者33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糖或者蔗糖的浓度为10~250mM,优选25mM~200mM,更优选25mM~130mM;和/或,所述氯化钠的浓度为30~250mM,优选50~170mM,例50mM、90mM、130mM、145mM或170mM;和/或,所述的甲硫氨酸浓度为5~50mM,优选为5mM、10mM或50mM;和/或,所述的甘露醇的浓度为150~300mM,例如165mM、220mM或28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的浓度为185~380mM,且至少包含甘露醇和甲硫氨酸,以及海藻糖或蔗糖;其中,所述甘露醇的浓度为150~280mM,所述甲硫氨酸的浓度为5~50mM,所述海藻糖或蔗糖的浓度为25~130mM;和/或,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性为150单位/ml~4500000单位/m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剂为组氨酸缓冲剂、醋酸缓冲剂、磷酸盐缓冲剂、柠檬酸缓冲剂、Tris缓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所述缓冲剂为组氨酸缓冲剂、醋酸缓冲剂、磷酸盐缓冲剂、柠檬酸缓冲剂或者Tris缓冲剂;和/或,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80、泊洛沙姆188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的醋酸缓冲剂浓度优选为5~50mM,例如5mM、10mM或50mM;所述的磷酸盐缓冲剂浓度优选为5~50mM,例如5mM、10mM或50mM;所述的柠檬酸缓冲剂浓度优选为5~50mM,例如5mM、10mM或50mM;所述的Tris缓冲剂浓度优选为5~50mM,例如5mM、10mM或50mM;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优选为0.02%(w/v)。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的稳定剂为以下组成之一:(1)145mM氯化钠和10mM甲硫氨酸;(2)130mM氯化钠、53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
(3)130mM氯化钠、53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4)26mM海藻糖、280mM甘露醇和10mM甲硫氨酸;(5)30mM氯化钠、200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6)180mM氯化钠、25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7)30mM氯化钠、200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8)180mM氯化钠、25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9)130mM氯化钠、53mM海藻糖和5mM甲硫氨酸;(10)130mM氯化钠、53mM海藻糖和50mM甲硫氨酸;(11)130mM氯化钠、53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12)22mM甘露醇、53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13)53mM海藻糖、220mM甘露醇和10mM甲硫氨酸;(14)53mM海藻糖、220mM甘露醇和5mM甲硫氨酸;(15)53mM海藻糖、220mM甘露醇和50mM甲硫氨酸;(16)150mM甘露醇、170mM氯化钠和10mM甲硫氨酸;(17)220mM甘露醇、53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18)150mM甘露醇、50mM氯化钠、53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19)150mM甘露醇、90mM氯化钠、130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20)150mM甘露醇、25mM海藻糖和10mM甲硫氨酸;(21)220mM甘露醇、53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22)150mM甘露醇、50mM氯化钠、53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23)150mM甘露醇、90mM氯化钠、130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24)150mM甘露醇、25mM蔗糖和10mM甲硫氨酸;(25)132mM海藻糖、150mM甘露醇和10mM甲硫氨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制剂为以下组成之一:(1)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2)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3)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4)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mM组氨酸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6.0;(5)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0mM组氨酸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6.0;(6)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mM醋酸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5.0;(7)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0mM醋酸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5.0;
(8)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mM柠檬酸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6.5;(9)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0mM柠檬酸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6.5;(10)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mM Tris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8.0;(11)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0mM Tris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8.0;(12)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5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13)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5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14)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200mM海藻糖、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15)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泊洛沙姆188,pH为7.0;(16)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25mM海藻糖、18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17)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200mM蔗糖、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18)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蔗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19)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25mM蔗糖、18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20)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80,pH为7.0;(21)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1%(w/v)聚山梨酯80,pH为7.0;(22)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10%(w/v)聚山梨酯80,pH为7.0;(23)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1%(w/v)聚山梨酯20,pH为7.0;(24)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10%(w/v)聚山梨酯20,pH为7.0;(25)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1%(w/v)泊洛沙姆188,pH为7.0;(26)5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10%(w/v)泊洛沙姆188,pH为7.0;(27)5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
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28)45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29)15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30)1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31)50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32)300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33)1500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02(w/v)聚山梨酯20,pH为7.0;(34)3000000单位/ml重组人透明质酸酶、10mM磷酸盐缓冲剂、53mM海藻糖、130mM氯化钠、10mM甲硫氨酸以及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陆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