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叠层技术的宽带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是一种基于叠层技术的宽带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磁电偶极子具有低交叉极化、增益稳定、H面和E面波束宽带基本相等、后瓣小等优点。然而,磁电偶极子对剖面高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剖面高度都会使其辐射性能严重下降,导致天线带宽缩小。
[0003]目前的降低磁电偶极子剖面高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在第一类方法主要针对磁电偶极子的垂直壁进行弯曲或折叠设计,从而延长磁电偶极子到地板的电流路径,最终实现剖面小型化,此类方法必然会导致磁电偶极子的平面空间利用率下降。另一类则是直接在磁电偶极子的垂直壁上进行开槽以实现曲流缝,其原理与第一类方法相似,但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全金属类型的磁电偶极子,其它类型的磁电偶极子,比如基于印刷电路板工艺的磁电偶极子就无法使用此方法来降低剖面高度。尽管上述两种降低剖面的方法能在较低的剖面高度保持磁电偶极子的辐射性能,但其也使天线结构变得复杂。磁电偶极子的带宽也不能通过折叠来进一步扩宽,天线空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叠层技术的宽带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叠层技术的宽带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第四基板、上层贴片、中层贴片、下层贴片、共面波导和地板;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依次设置;所述上层贴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背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所述中层贴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下层贴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所述共面波导设置在所述第四基板的朝向所述第三基板的一面,所述地板设置在所述第四基板的背向所述第三基板的一面;所述上层贴片与所述中层贴片之间通过一组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一基板;所述中层贴片与所述下层贴片之间通过一组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穿过所述第二基板;所述下层贴片与所述共面波导之间通过一个第三通孔连接,所述下层贴片与所述地板之间通过一个第四通孔连接,所述第三通孔穿过所述第三基板,所述第四通孔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的延伸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层技术的宽带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贴片包括第一上层子贴片和第二上层子贴片,所述第一上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二上层子贴片之间通过第一缝隙隔开;所述中层贴片包括第一中层子贴片和第二中层子贴片,所述第一中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二中层子贴片之间通过第二缝隙隔开;所述下层贴片包括第一下层子贴片和第二下层子贴片,所述第一下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二下层子贴片之间通过第三缝隙隔开;一部分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上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一中层子贴片,另一部分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二上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二中层子贴片;一部分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一中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一下层子贴片,另一部分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二中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二下层子贴片;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层子贴片连接,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层子贴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叠层技术的宽带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子贴片和所述第二上层子贴片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中层子贴片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凯,柯智淇,李明麒,杨楠,梁国华,龙云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