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特异性靶向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548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特异性靶向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异性靶向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具体为CA153抗体表面修饰的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探针以CA153抗体对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所得到,这种设计有效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探针的亲和力并赋予了其特异性,使其既能高度选择性、快速和灵敏地响应结合到乳腺癌细胞上,实现对乳腺癌细胞荧光成像,又表现出了对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抑制生长能力的活性,可导致肿瘤细胞自我凋亡,从而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实现对乳腺癌的有效治疗,实现了体内外治疗和诊断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特别涉及一种特异性靶向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其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2、在当前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传统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是两个独立过程,其中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依赖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ca153蛋白作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在乳腺癌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因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靶点,但现有诊断方法往往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药物治疗方法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治疗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一般都是通过改变或抑制癌细胞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干扰癌细胞的繁殖,以蒽环类和紫杉醇类为主。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通过去除或阻断激素的作用,以阻止癌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异性靶向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具体为CA153抗体表面修饰的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CA153抗体以酯键修饰到所述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双模纳米探针进行表面羟基化修饰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纳米探针为四层核壳结构,由内至外分别为连接有拉曼信号分子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内核,包裹内核的第一修饰层,覆盖第一修饰层的共轭聚合物荧光分子层,以及包裹共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异性靶向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具体为ca153抗体表面修饰的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ca153抗体以酯键修饰到所述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双模纳米探针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双模纳米探针进行表面羟基化修饰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纳米探针为四层核壳结构,由内至外分别为连接有拉曼信号分子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内核,包裹内核的第一修饰层,覆盖第一修饰层的共轭聚合物荧光分子层,以及包裹共轭聚合物荧光分子层的第二修饰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慧军余丁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