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02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0
一种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设备,馈电网络包括馈电检测单元和位于同一馈电链路的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馈电检测单元在馈电链路处于预设工作状态时根据第一馈电点处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馈电点处的第二电信号确定出馈电链路的驻波比,若馈电链路的驻波比与预设工作状态所对应的驻波比不匹配,则确定馈电链路连接异常。通过在馈电网络中设置馈电检测单元,不仅能在出厂基站天线之前提前校准基站天线内部的线缆连接,还能在连线外部设备后进一步检出基站天线外部的线缆连接问题,以便于投放或安装线缆连接无误的基站设备,降低基站设备返厂维修及用户重新部署基站天线的概率。设备返厂维修及用户重新部署基站天线的概率。设备返厂维修及用户重新部署基站天线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发展,基站设备中设置的天线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导致基站设备中的天线端口数量和内部线缆数量也随之增多,生产基站设备和安装基站设备的复杂程度相应增大。如果不在投放或安装基站设备之前先对其内部的线缆连接情况进行检测,则很可能会产生线缆连接出错的问题,增大基站设备生产返工的概率及用户安装基站天线的成本。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对基站设备的线缆连接情况进行检测的方案。如图1示例性示出一种检测线缆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首先将至少一条线缆的一端连接在设置有键盘显示电路的接收机端口(如天线端口),再使用发送射频信号的发射机(如射频器件)在至少一条线缆的另一端发送信号,如此,根据设置有键盘显示电路的接收机自动记录的至少一条线缆中的每一条线缆所收到的信号顺序,能确定出至少一条线缆中是否存在连接出现问题的线缆。如图2示例性示出另一种检测线缆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该方法中,基站设备首先通过智能天线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再根据智能天线的每根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依次计算得到赋型权值和幅角向量,根据幅角向量分析各根天线分别对应的幅角,当确定各根天线分别对应的幅角形成等差数列时,确定基站设备中的各条线缆连接正常,否则确定基站设备中存在连接出现问题的线缆。
[0004]然而,基站设备实际上由基站天线和其它一些器件构成,如射频器件和基带器件。基站天线的天线端口连接射频器件的一个射频通信端口,射频器件的另一个射频通信端口连接基带器件。在这种情况下,图1所示意的检测方式实际上只能检测基站天线的天线端口与射频器件之间的线缆连接情况,而图2所示意的检测方式只能检测基带单元与各天线端口之间的线缆连接情况。显然,这两种检测方式都只能检测天线端口与其它设备(如射频器件或基带器件)之间的线缆连接情况,而无法检测基站天线内部的线缆连接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设备,用以检测基站天线内部的线缆连接情况。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馈电网络,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馈电检测单元,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位于同一馈电链路,第一馈电点连接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一端,第二馈电点连接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二端。馈电检测单元可以在馈电链路处于预设工作状态时获取第一馈电点处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馈电点处的第二电信号,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计算得到该馈电链路的驻波比,若确定该馈电链路的驻波比与预设工作状态所对应的驻波比不匹配,则可以确定该馈电链路连接异常。其中,预设工作状态可以是指正常工作状态或异常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所对应的驻波比不小于预设的驻波比阈值,异常工作
状态所对应的驻波比小于预设的驻波比阈值。
[0007]在上述设计中,通过在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中设置馈电检测单元,并利用馈电检测单元对馈电网络中的馈电链路(属于基站天线的天线端口与天线阵列之间的内部线缆)进行连接情况的检测,能准确定位出基站天线的内部线缆连接问题,便于在出厂基站天线之前提前校准基站天线的内部线缆连接,以出厂内部线缆连接无误的基站天线。更进一步的,该馈电检测单元还可以用于在基站天线连线外部设备后进行二次检测,由于已确定基站天线的内部线缆连接无误,因此如果二次检测仍检出连线问题,则可以确定基站天线的外部线缆连接存在问题。由此可知,该设计能准确定位出基站天线的内部线缆连接问题以及外部线缆连接问题,便于在投放或安装基站设备之前提前校准基站设备中的各线缆连接,降低基站设备返厂维修及用户重新部署基站天线的概率。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一端对应为第一馈电点,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二端对应为第二馈电点。在这种情况下,馈电检测单元还用于:在获取第一馈电点处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馈电点处的第二电信号之前,控制馈电链路处于预设工作状态,以及,在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所述馈电链路的驻波比之后,若确定该驻波比与预设工作状态对应的驻波比匹配,则确定馈电链路连接正常,在确定馈电链路连接正常后,控制馈电链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该设计,馈电检测单元不仅能用于检测馈电链路的连接情况,还能同步参与至馈电链路的馈电调节流程,即使在不需要执行检测的情况下,馈电检测单元同样也可以利用起来以实现馈电调节,这有助于最大化地利用馈电网络中的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尽量节省基站天线的部署成本。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馈电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馈电链路自身的异常连接问题,和/或检测至少两条馈电链路的线序。如此,馈电检测单元不仅能定位出由于馈电链路自身的软硬件出错所导致的连接问题,还能在馈电链路自身的软硬件未出错的情况下定位出多条馈电链路之间的错序连接问题,有助于提高对各种线缆连接错误的检测能力。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异常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断路状态、失配状态或短路状态。通过馈电检测单元检测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异常工作状态,能准确定位馈电链路所出现的异常连接问题。
[0011]本申请实施例中,馈电检测单元的具体结构存在多种可能,示例来说:
[0012]结构一
[0013]在结构一中,馈电检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传动部件、第一导带线、第二导带线和第三导带线。第一导带线连接第一馈电点,第二导带线连接第二馈电点,第一导带线和第二导带线不接触,第一传动部件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器和第三导带线。在该设计中,在需要控制馈电链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一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传动部件带动第三导带线移动至第一位置,当第三导带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导带线分别接触第一导带线和第二导带线,如此,第一馈电点与第二馈电点能通过导通的第一导带线、第三导带线和第二导带线导通,以实现第一馈电点与第二馈电点所在的馈电链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应的,在需要控制馈电链路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第一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传动部件带动第三导带线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三导带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导带线不接触第一导带线和/或不接触第二导带线,如此,第一馈电点与第二馈电点所在的馈电链路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在该设计中,馈电检测单元能通过机械传动方式改变馈电链路的通路和断路,以改变馈电链
路的工作状态。
[0014]在结构一中,第一导带线、第二导带线和第三导带线有多种实现方式:
[0015]实现方式一,第一导带线、第二导带线和第三导带线可以通过微带线形式来实现。通过该设计,即使不在馈电检测单元中设置支撑件,这三个导带线也能固定在各自所对应的位置,而不发生变形或异常移动的现象。这不仅能使馈电检测单元通过这三个导带线来实现馈电检测功能,以节省馈电检测单元的部署空间和成本,还能通过微带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方式避免插接连接,以有效降低插损。
[0016]实现方式二,馈电检测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腔体,第一馈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馈电检测单元,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位于同一馈电链路,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所述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馈电点连接所述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馈电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馈电链路处于预设工作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馈电点处的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馈电点处的第二电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所述馈电链路的驻波比,当所述驻波比与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对应的驻波比不匹配时,确定所述馈电链路连接异常;其中,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或异常工作状态,所述正常工作状态对应的驻波比小于预设的驻波比阈值,所述异常工作状态对应的驻波比不小于所述预设的驻波比阈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一端对应为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馈电检测单元的第二端对应为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馈电检测单元,还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馈电点处的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馈电点处的第二电信号之前,控制所述馈电链路处于预设工作状态;在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所述馈电链路的驻波比之后,若所述驻波比与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对应的驻波比匹配,则确定所述馈电链路连接正常;在确定所述馈电链路连接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馈电链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工作状态包括断路状态、失配状态或短路状态。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传动部件、第一导带线、第二导带线和第三导带线;所述第一导带线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导带线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导带线和所述第二导带线不接触;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三导带线;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在需要控制所述馈电链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三导带线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三导带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导带线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导带线和所述第二导带线;或者,在需要控制所述馈电链路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三导带线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三导带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导带线不接触所述第一导带线和/或不接触所述第二导带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对称部署在所述第一腔体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外侧,所述第一导带线、所述第二导带线和所述第三导带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检测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和第二PCB、以及第一滑道,所述第一PCB卡合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滑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的相对于所述第一PCB的面,或位于所述第一PCB上的相对于所述第二PCB的面,所述第二PCB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所述第一导带线和所述第二导带线位
于所述第一PCB上的与所述第二PCB相对的面,所述第三导带线位于所述第二PCB上的与所述第一PCB相对的面;所述第一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二PCB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PCB上的第三导带线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分别位于K条馈电链路的K个第一馈电点和K个第二馈电点,所述馈电检测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PCB上的K个第一导带线和K个第二导带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PCB上的M个第三导带线,所述K个第一导带线分别连接所述K个第一馈电点,所述K个第二导带线分别连接所述K个第二馈电点;K、M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二PCB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以满足所述M个第三导带线中的L个第三导带线分别与所述K个第一导带线中的L个第一导带线和所述K个第二导带线中的L个第二导带线接触,计算得到接触的L个第一导带线和L个第二导带线所对应的L条馈电链路的第一驻波比;L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二PCB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以满足所述L个第三导带线不与所述L个第一导带线或所述L个第二导带线接触,计算得到所述L个馈电链路的第二驻波比;当所述第一驻波比和所述第二驻波比的差值不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L条馈电链路连接异常。8.如权利要求2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宏刘新明崔莎周杰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