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34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不饱满、有气孔、空鼓、易产生裂缝及脱落等缺陷,提供了一种填补料及施工方法。所述填补料粘结力强、密封性好且不易脱落,原料为:水泥735~815份,石英砂770~790份,硅灰110~180份,水155~165份,矿粉25~65份,减水剂27~29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6~19份。所述方法中,注浆孔在出浆孔下方,石膏抹缝封堵拼装缝隙外周时设置,将填补料通过注浆孔从下向上压入拼装缝隙中并从出浆孔流出,施工后填补缝隙饱满、密封性好且不易脱落;适用于宽度大于等于5mm的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道拼装缝隙。道拼装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化建造是未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必要方向和重要路径。装配式技术在地上建筑结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在轨道交通领域,除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采用装配式技术比较成熟外,其车站、内部结构、附属结构等大部分采用传统现浇施工,生产效率低、劳动密集度高等痛点逐渐凸显。轨顶风道是地铁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结构构件,一般位于车站列车停车位的上方,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其主要组成结构为吊墙和风道底板。由于轨顶风道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一般不与车站主体同时浇注,尤其在盾构施工需要通过的车站,轨顶风道必须后期施工,国内主要采取现浇法施工。由于装配式技术具有作业安全、质量有保证、环境污染小以及施工进度快等优点,地铁车站的重要功能性结构轨顶风道也逐渐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
[0003]目前,装配式轨顶风道通常分为整体预制混凝土结构和分块预制混凝土结构,均由两个以上的轨顶风道单元组成,每个轨顶风道单元主要由一块风道底板和两个吊墙组成,吊墙位于风道底板两侧,吊墙上设有吊杆,通过吊杆与地铁车站中板连接。整体预制混凝土结构轨顶风道中,每个轨顶风道单元中的吊墙和风道底板为一个整体预制结构;分块预制混凝土结构轨顶风道中,每个轨顶风道单元中的吊墙和风道底板为分别预制结构。预制施工时,在地铁车站中板、结构侧墙浇筑完成后再分单元将预制轨顶风道进行安装。但是,无论是整体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轨顶风道,还是分块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轨顶风道,安装时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拼装缝隙。由于轨顶风道功能的特殊性,对气密性、耐久性、防火性及抗疲劳性要求较高,因此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轨顶风道,其拼装缝隙的处理特别重要。
[0004]现有技术中,对于轨顶风道拼装缝隙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处理方式:(1)水泥砂浆抹平,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1535361A;(2)座浆处理,例如中国专利CN211472581U;(3)通过预制在轨顶风道单元上的注浆管进行注浆处理,例如中国专利CN110359671B。
[0005]但所述处理方式只是对拼装缝隙进行了短期封闭,在采用上述方法对拼装缝隙进行处理后,拼装缝隙容易存在填充不饱满、有气孔、空鼓等质量缺陷。轨顶风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道内外风压经常变化,风道结构处于反复受力状态,拼装缝隙内填补料容易因拼装缝隙反复受力而产生裂缝或脱落,这给风道的正常使用造成较大的质量隐患,给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6]装配式轨顶风道是新兴技术,公开资料显示,装配式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基本采用水泥砂浆或坐浆处理,只有中国专利CN110359671B中提及注浆处理,但其公开的资料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注浆,从其资料可以看出,该专利中所注浆孔是预留在预制构件内,注
浆孔在施工现场不能灵活布置,所述处理方法既增加了预制构件的生产难度,现场施工时又不够灵活,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不饱满、有气孔、空鼓、易产生裂缝及脱落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所述填补料具有粘结力强、微弹性、超流态、密封性好且不易脱落的特点。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中的注浆孔设置在出浆孔下方,在现场施工时设置,不需在预制构件内加工预留,通过压力设备将填补料采用从下向上的方式通过注浆孔压入拼装缝隙中进行填补并从出浆孔流出,施工后具有填补缝隙饱满、密封性好且不易脱落的特点;所述施工方法适用于宽度大于等于5mm的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使用。
[0009]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所述填补料的原料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如下:水泥735份~815份,石英砂770份~790份,硅灰110份~180份,水155份~165份,矿粉25份~65份,减水剂27份~29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6份~19份。
[0011]其中,优选所述水泥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即可实现强度要求。
[0012]优选所述石英砂为粒径0.16mm~1.25mm的连续级配石英砂。
[0013]所述矿粉可采用S95等级矿粉。
[0014]优选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0015]优选所述水为饮用水纯度以上的水。
[0016]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先在搅拌器内加入石英砂,然后加入水泥,最后加入硅灰、矿粉、减水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混合配置成粉料,将所述粉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所述填补料。
[0017]加水搅拌混合可采用人工搅拌或机械搅拌。优选机械搅拌。优选粉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搅拌时,每次的搅拌量以20分钟内用完为准。
[0018]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所述填补料为本领域现有技术中用于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的具有流动性的填补料,优选初始流动度为290mm~370mm的水泥基灌浆料或是初始流动度为290mm~370mm的环氧树脂类灌浆料;更优选所述填补料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所述拼装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5mm,优选为宽度为5mm~10mm,当拼装缝隙宽度小于5mm时,会出现安装难度大,预制构件边角磕碰或是无法安装到位的问题。
[0019]所述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石膏抹缝封堵将两个以上的轨顶风道单元拼装完毕后,调整至满足设计要求的拼装精度,然后将拼装缝隙外周用石膏抹缝封堵,石膏未上强度时,在填补料注浆处插入注浆嘴,形成注浆孔,在填补料出浆处设有出浆孔,注浆孔的位置低于出浆孔位置;2、填补料灌注
将搅拌完成的填补料放入注浆机中,通过注浆管与注浆嘴连接,使填补料以底部注浆顶部出浆的倒灌浆的方式灌注至拼装缝隙中,待出浆孔排出填补料浆液且无气泡排出后,封堵出浆孔,关闭注浆机,观察拼装缝隙无填补料浆液漏出后,封闭注浆孔,拔出注浆管;将所有拼装缝隙均灌注填补完成后,施工结束。
[0020]其中,优选填补料灌注至拼装缝隙中时,灌注的压力为0.4MPa~0.5MPa,以便排出空气,使填补料更饱满充分地填补拼装缝隙。
[0021]当拼装缝隙较长时,会导致填补料灌注时受到压力过大,同时还易出现空气渗入,导致填补料填补不饱满、填补处出现气孔或空鼓现象,因此优选将步骤1中的注浆孔设为两个以上,从下向上分层灌注填补料;此时每个注浆孔上方的注浆孔也作为其下方注浆孔的出浆孔。
[0022]优选当拼装缝隙宽度为5mm~10mm时,将步骤1中的注浆孔每间隔300mm~500mm设置一个,最后一个为出浆孔,每个注浆孔上方的注浆孔也作为其下方注浆孔的出浆孔,从下向上分层灌注填补料。
[0023]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补料的原料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如下:水泥735份~815份,石英砂770份~790份,硅灰110份~180份,水155份~165份,矿粉25份~65份,减水剂27份~29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6份~1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其特征在于: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为粒径0.16mm~1.25mm的连续级配石英砂;矿粉为S95等级矿粉;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水为饮用水纯度以上的水。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先在搅拌器内加入石英砂,然后加入水泥,最后加入硅灰、矿粉、减水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混合配置成粉料,将所述粉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所述填补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机械搅拌混合;粉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搅拌时,每次的搅拌量以20分钟内用完为准。5.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补料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或是为用于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的具有流动性的填补料;所述拼装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5mm;所述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石膏抹缝封堵将两个以上的轨顶风道单元拼装完毕后,调整至满足设计要求的拼装精度,然后将拼装缝隙外周用石膏抹缝(11)封堵,石膏未上强度时,在填补料注浆处插入注浆嘴,形成注浆孔,在填补料出浆处设有出浆孔,注浆孔的位置低于出浆孔位置;步骤2、填补料灌注将搅拌完成的填补料放入注浆机中,通过注浆管与注浆嘴连接,使填补料以底部注浆顶部出浆的倒灌浆的方式灌注至拼装缝隙中,待出浆孔排出填补料浆液且无气泡排出后,封堵出浆孔,关闭注浆机,观察拼装缝隙无填补料浆液漏出后,封闭注浆孔,拔出注浆管;将所有拼装缝隙均灌注填补完成后,施工结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流动性的填补料为初始流动度为290mm~370mm的水泥基灌浆料或初始流动度为290mm~370mm的环氧树脂类灌浆料;所述拼装缝隙的宽度为5mm~1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填补料灌注至拼装缝隙中时,灌注的压力范围为0.4MPa~0.5MPa。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注浆孔设为两个以上,从下向上分层灌注填补料;此时每个注浆孔上方的注
浆孔也作为其下方注浆孔的出浆孔;当拼装缝隙宽度为5mm~10mm时,将步骤1中注浆孔每间隔300mm~500mm设置一个,最后一个为出浆孔,每个注浆孔上方的注浆孔也作为其下方注浆孔的出浆孔,从下向上分层灌注填补料。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流动性的填补料为初始流动度为290mm~370mm的水泥基灌浆料或初始流动度为290mm~370mm的环氧树脂类灌浆料;所述拼装缝隙的宽度为5mm~10mm;步骤1中注浆孔设为两个以上,每间隔300mm~500mm设置一个注浆孔,最后一个为出浆孔,每个注浆孔上方的注浆孔也作为其下方注浆孔的出浆孔,从下向上分层灌注填补料。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块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轨顶风道拼装缝隙密封填补料的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泊君白楠田国印王海涛任林专王海艳李峰刘琳波朱瑞泉王卫良常晓颖王秀艳刘宇飞魏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