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299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能够实现快速拼装建造,且能够在预制构件装配完后,在对预制板现浇层浇筑的同时对各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进行灌浆,实现了装配后一次性整体浇筑,减少了工序交叉,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周期。该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多个沿车站纵向依次对接的装配式单元;用于形成装配式单元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预制隔墙、预制垫块和预制板;基础底板横向两端的端部分别安装装配式隔墙,基础底板上两个预制隔墙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凸起平台作为基础地梁;两个基础地梁之间沿纵向均匀间隔三个预制柱;预制板一端支撑在预制梁上,另一端通过预制垫块支撑在基础地梁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属于地铁车站装配式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传统现浇施工技术,装配式技术以其快速、高效、低能耗等优势在轨道交通领域迅速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但现有的装配式地铁车站多为主体结构预制,附属结构现浇。作为地铁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台板体系的装配式技术应用成为了目前行业的研究热点。
[0003]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站台板体系钢筋混凝土用量大,现场还需支模,由于地下结构空间有限,施工工序交叉问题突出,此外还存在现场作业环境差,材料浪费,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备快速建造,能够节约材料,缩短工期的装配式站台板结构体系。
[0004]现有公开的装配式站台板结构,虽然也采用了预制构件,但在施工时,预制构件与底板的连接节点还需要在现场单独浇筑,存在施工工序交叉问题,不能有效的发挥装配式结构缩短施工周期的优势;如授权公告号CN 207794327U中公开的地铁车站站台板的预制拼装结构,其方案中,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矮梁,矮梁上设置的定位孔中预埋了灌浆套筒,用于矮梁与站台板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由此,在站台板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或装配过程中,需要分别单独在每个节点处的灌浆套筒内灌入浆料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能够实现地铁车站站台板的快速拼装建造,在保证受力合理,安全稳定的同时,还能节约大量材料,降低能耗;且能够在预制构件装配完后利用对预制板现浇层浇筑的同时对各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进行灌浆,实现了装配后一次性整体浇筑,减少了工序交叉,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0006]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多个装配式单元,多个装配式单元沿车站纵向依次对接,形成车站站台板;用于形成装配式单元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预制隔墙、预制垫块和预制板;所述预制柱为具有中心圆孔的方柱,其中心圆孔内配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具有钢筋笼纵筋;装配时,将钢筋笼纵筋植入基础底板上对应的孔洞,然后将预制柱通过中心圆孔套在已经完成植筋的钢筋笼的外部,由此实现所述预制柱与基础底板的连接;所述预制梁纵向两端的端面均预设有内凹的U型豁口,每个U型豁口内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根U型受拉筋,所述U型受拉筋的开口端朝向U型豁口的内壁面;进行所述预制梁与所述预制柱的连接时,将所述预制梁吊至所述预制柱柱顶处,
使所述预制柱中心圆孔内的钢筋笼纵筋穿过预制梁端部U型豁口内的U型受拉筋;基础底板横向两端的端部分别安装装配式隔墙,所述装配式隔墙包括:预制柱、预制隔墙和预制梁,所述预制隔墙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有预制柱,安装在所述预制隔墙上的所述预制梁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对应侧的预制柱上;所述基础底板上两个预制隔墙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凸起平台作为基础地梁;两个所述基础地梁之间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三个预制柱,用于对该位置处的两根预制梁进行支撑;由此,位于横向两端的预制板一端支撑在预制隔墙顶部的预制梁上,另一端通过预制垫块支撑在基础地梁上;位于中间的两块预制板的一端通过预制垫块支撑在基础地梁上,另一端支撑在位于两个所述基础地梁之间的预制柱上的预制梁上;在完成装配式单元的现场装配后,进行现浇层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层;浇筑混凝土时连同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进行一次性整体浇筑;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基础地梁上两个预制板之间的部分以及预制梁上两个预制板之间的部分。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连续对两个以上装配式单元进行现场装配后,再对已装配完成的两个以上装配式单元进行统一浇筑。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装配式隔墙包括:三个预制柱、两个预制隔墙和两根预制梁,其中两个预制隔墙之间通过一个预制柱沿纵向相连,另外两个预制柱分别位于纵向相连的两个预制隔墙的两端;每个预制隔墙上安装一个预制梁,所述预制梁的两端分别支撑在预制隔墙两端的预制柱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对装配式单元进行现场装配时,完成预制柱与基础底板的连接后,吊装所述预制隔墙;然后吊装各预制梁;最后将所述预制板吊装至指定位置,使所述预制板一边搭在预制梁上,一端搭在预制垫块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预制柱中心圆孔内具有四根钢筋笼纵筋,当两根预制梁沿纵向对接时,两根预制梁的U型豁口对接形成与所述预制柱的中心圆孔连通的腰形孔;所述预制柱中心圆孔内的四根钢筋笼纵筋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两个预制梁端部U型豁口的U型受拉筋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预制板为上表面具有加强肋的单向板,仅受力方向的两端出筋;所述预制板装配完成后,其两个出筋端分别位于基础地梁的预制垫块和预制梁上,且出筋长度延伸至基础地梁或预制梁中线的位置;所述基础地梁梁顶植有双排独立的竖直设置的钢筋作为抗剪筋B。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预制隔墙通过角钢与所述预制柱相连,接缝处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础地梁纵向两端各设置一个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通过锚栓与基础地梁连接,所述预制垫块直接插入U型卡扣完成与所述基础地梁的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预制垫块与预制板整体预制,形成底部带有预制垫块的预制板。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预制梁的梁顶植有两列间隔设置的抗剪筋A。
[0016]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结构体系进行地铁车站站台板的装配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免去了支模这一施工工序,改善了作业环境,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实现了快速建造。同时减少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低碳环保,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17]同时能够在预制构件装配完后利用对预制板现浇层浇筑的同时对各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进行灌浆,实现了装配后一次性整体浇筑,减少了工序交叉,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0018](2)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由于现浇层与各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连通,还能够在连接完成多个装配式单元的装配后,再对多个装配式单元进行整体一次性浇筑,能够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
[0019](3)本专利技术中,在预制柱中心圆孔内设置钢筋笼,通过钢筋笼纵筋植入基础底板,相比传统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更经济,施工更方便。
[0020](4)传统车站站台板施工时,需要在梁

梁对接的位置支模再浇筑混凝土;本专利技术中,预制梁的端部设置有U型豁口,在完成预制梁与预制柱的钢筋搭后,直接从U型豁口处灌混凝土即可,无需进行支模,施工步骤简单;且保证了装配后一次性整体浇筑方案的实施。
[0021](5)基础地梁上的植筋,传统方案中均采用U型抗剪筋,但分析发现U型抗剪筋的U型弯折不仅起不到抗剪作用,反而会由于现场钻孔的误差导致不易植筋;本方案中直接采用两排竖直钢筋棍作为抗剪筋,能够有效避免钻孔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装配式单元,多个装配式单元沿车站纵向依次对接,形成车站站台板;用于形成装配式单元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1)、预制梁(2)、预制隔墙(3)、预制垫块(4)和预制板(5);所述预制柱(1)为具有中心圆孔的方柱,其中心圆孔内配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具有钢筋笼纵筋(10);装配时,将钢筋笼纵筋(10)植入基础底板(7)上对应的孔洞,然后将预制柱(1)通过中心圆孔套在已经完成植筋的钢筋笼的外部,由此实现所述预制柱(1)与基础底板(7)的连接;所述预制梁(2)纵向两端的端面均预设有内凹的U型豁口,每个U型豁口内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根U型受拉筋(11),所述U型受拉筋(11)的开口端朝向U型豁口的内壁面;进行所述预制梁(2)与所述预制柱(1)的连接时,将所述预制梁(2)吊至所述预制柱(1)柱顶处,使所述预制柱(1)中心圆孔内的钢筋笼纵筋(10)穿过预制梁(2)端部U型豁口内的U型受拉筋(11);基础底板(7)横向两端的端部分别安装装配式隔墙,所述装配式隔墙包括:预制柱(1)、预制隔墙(3)和预制梁(2),所述预制隔墙(3)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有预制柱(1),安装在所述预制隔墙(3)上的所述预制梁(2)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对应侧的预制柱(1)上;所述基础底板(7)上两个装配式隔墙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凸起平台作为基础地梁(6);两个所述基础地梁(6)之间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三个预制柱(1),用于对该位置处的两根预制梁(2)进行支撑;由此,位于横向两端的预制板(5)一端支撑在预制隔墙(3)顶部的预制梁(2)上,另一端通过预制垫块(4)支撑在基础地梁(6)上;位于中间的两块预制板(5)的一端通过预制垫块(4)支撑在基础地梁(6)上,另一端支撑在位于两个所述基础地梁(6)之间的预制柱(1)上的预制梁(2)上;在完成装配式单元的现场装配后,进行现浇层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层;浇筑混凝土时连同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进行一次性整体浇筑;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1)与预制梁(2)的连接节点、基础地梁(6)上两个预制板(5)之间的部分以及预制梁(2)上两个预制板(5)之间的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连续对两个以上装配式单元进行现场装配后,再对已装配完成的两个以上装配式单元进行统一浇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站台板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隔墙包括:三个预制柱(1)、两个预制隔墙(3)和两根预制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楠田国印张锡治董泊君辛忠一任林专郝睿郝宏志章少华蒋成龙张纬地杨扬谢春成张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