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84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壳体,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上开设有吹灰口及吸灰口,所述吹灰口和所述吸灰口连通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所述吹灰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所述吹灰口的吹灰口盖,所述吸灰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所述吸灰口的吸灰口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中,通过在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上开设有用吹灰口盖盖住的吹灰口和用吸灰口盖盖住的吸灰口,通过吹气装置伸入吹灰口和吸尘器伸入吸灰口可将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内的粉尘、积灰等清理干净,提升离合器的性能,大大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大大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大大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离合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变速箱
,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离合器壳一般都为变速箱总成自带,现有市场上主要有ZF 变速箱、VOLVO变速箱、陕齿变速箱、大同变速箱等各种不同厂家的产品。
[0003]在整车运行状态,某一厂家的变速箱离合器壳圆周方向是封闭的,仅底部有一个方孔,该方孔通过可拆装的橡胶盖板过盈配合封闭,腔内与外界不通;另一厂家的变速箱离合器壳圆周方向是完全封闭的;第三厂家变速箱离合器壳仅在左下方有一个方孔,方孔上有一个可拆装的铁盖板,通过四个螺栓连接固定,铁盖板上可带散热的百叶窗;第四厂家的变速箱离合器壳有带一个方孔,结构与第三厂家的变速箱壳的结构类似。
[0004]换而言之,现有技术中离合器壳一般可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离合器壳带有一个方孔,方孔与可拆卸的铁盖板配合,通过螺栓固定,或者方孔与可拆卸的橡胶盖板过盈配合封闭。另一种是离合器壳不带孔,在整车状态下,离合器壳内外完全封闭。
[0005]在上述两种现有技术的离合器壳结构中,一般不能实现对离合器腔内排灰保养,只能任由离合器内灰尘聚集、在内部元件上固结成块,如此,既不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也对离合器的性能和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离合器壳的结构制约,不经过完全的拆卸无法观察和接触到离合器内部,因此现有技术对离合器壳内故障鉴定诊断的便利性也相对较差。
[0006]基于此,亟需对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进行改进,解决变速箱离合器内部无法进行排灰保养及离合器壳内故障鉴定诊断的便利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壳体,能够解决变速箱离合器内部进行排灰保养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上开设有吹灰口及吸灰口,所述吹灰口和所述吸灰口连通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所述吹灰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所述吹灰口的吹灰口盖,所述吸灰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所述吸灰口的吸灰口盖。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吹灰口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上部,所述吸灰口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下部。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吹灰口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顶部,所述吹灰口为倒圆角的方形孔,所述吹灰口的周向设有向上的凸台,所述吹灰口的尺寸可供人手穿过。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吹灰口盖为橡胶盖,所述吹灰口盖的外侧为法兰端面,所述吹灰口盖的内侧为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吹灰口过盈配合。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吹灰口接触的外侧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圈锯
齿。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吹灰口与所述吸灰口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正对,所述吸灰口为开设在所述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底部,所述吸灰口为圆孔,所述吸灰口的尺寸与吸尘器的吸尘管的尺寸相匹配。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灰口盖的两侧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吸灰口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吸灰口盖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吸灰口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灰口处;所述吸灰口盖包括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及硫化成型在所述金属片外的橡胶片。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止口端面开设有Z 形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连通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
[00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通风槽开设在所述止口端面位置最低处。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槽包括位于所述止口端面圆周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弧形中间段、自所述中间段的一端与内腔连通的弧形内侧段以及自所述中间段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的弧形外侧段。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中,通过在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上开设用吹灰口盖盖住的吹灰口和用吸灰口盖盖住的吸灰口,通过吹气装置伸入吹灰口和吸尘器伸入吸灰口可将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内的粉尘、积灰等清理干净,提升离合器的性能,大大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本技术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中,可通过打开用吹灰口盖盖住的吹灰口,对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内腔进行观察,大大提升了离合器壳内可预见性故障鉴定诊断便利性,减除现有技术需拆装变速箱才能检查壳内零部件故障的负荷和时间,降低维修费用;本技术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中,可通过打开用吹灰口盖盖住的吹灰口伸入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内腔,对离合其进行辅助拆装。
附图说明
[0019]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具体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各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只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应该认为是对本技术公开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A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吹灰口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B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吹灰口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A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吸灰口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B为图1中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的吸灰口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打开吹灰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打开吸灰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
[0031]变速箱离合器壳体100;
[0032]吹灰口101、吸灰口102、螺纹孔103、止口端面104、通风槽105;
[0033]吹灰口盖110(其中,法兰端面111、盖体112、锯齿113);
[0034]吸灰口盖120(其中,通孔121、金属片122、橡胶片1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考虑到现有的变速箱离合器中存在后期检修、保养、维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壳体,提供对变速箱离合器内部积灰的清理、对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内部的观察、对变速箱离合器内部元件的拆卸和维修。此外,本技术的变速箱离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100)上开设有吹灰口(101)及吸灰口(102),所述吹灰口(101)和所述吸灰口(102)连通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100)的内腔与外界,所述吹灰口(10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所述吹灰口(101)的吹灰口盖(110),所述吸灰口(10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封闭所述吸灰口(102)的吸灰口盖(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口(101)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100)的上部,所述吸灰口(102)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100)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口(101)开设在所述变速箱离合器壳体(100)顶部,所述吹灰口(101)为倒圆角的方形孔,所述吹灰口(101)的周向设有向上的凸台,所述吹灰口(101)的尺寸可供人手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口盖(110)为橡胶盖,所述吹灰口盖(110)的外侧为法兰端面(111),所述吹灰口盖(110)的内侧为盖体(112),所述盖体(112)与所述吹灰口(101)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2)与所述吹灰口(101)接触的外侧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圈锯齿(11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常武向盼蔚连浩王峰汤用廖宜剑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