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舱,发动机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滑轨,安装滑轨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条,滑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与内固定架固定连接,内固定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安装座、发动机安装座和散热装置安装座,发动机舱的前侧贯穿有散热出风口,发动机舱的后侧贯穿有散热进风口,散热出风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抽风风扇,散热进风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送风风扇,本装置可以缓冲不同方向的振动冲击力,可减轻发动机和液压油泵振动对内部部件产生的损耗,同时降低车体振动,提升驾驶员的舒适性。的舒适性。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载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发动机、液压油箱、液压油泵等部件作为装载机驱动的重要部件,需要安装在发动机舱中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技术中,装载机的驱动动力源都直接安装在发动机舱中,在发动机和液压泵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振动,会加速内部部件的损耗,并对车体整体带来振动,影响驾驶员舒适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本装置可以缓冲不同方向的振动冲击力,可减轻发动机和液压油泵振动对内部部件产生的损耗,同时降低车体振动,提升驾驶员的舒适性。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舱,所述发动机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滑轨,所述安装滑轨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条,所述滑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与内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内固定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安装座、发动机安装座和散热装置安装座,所述发动机舱的前侧贯穿有散热出风口,所述发动机舱的后侧贯穿有散热进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抽风风扇,所述散热进风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送风风扇。
[0005]其中,所述发动机舱的顶部和右侧均贯穿并铰接安装有检修门,位于发动机舱右侧的所述检修门上安装有电动百叶窗。
[0006]其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左右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座,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与第一减震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减震连接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震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内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之间的转轴还与万向球节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万向球节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减震杆;本装置在日常使用时,通过减震装置来缓冲发动机和液压油泵运行产生的振动,整个减震装置通过液压减震杆及其外部的弹簧进行减震,随着液压减震杆的减震伸缩动作,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随之通过转轴、第一转动连接座、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对震动力进行缓冲,在振动产生时,利用第一轴承座、第一转动连接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转动连接座,可以使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随着振动的方向进行轻微的转动动作,而在
万向球套和万向球的配合下,液压减震杆也可随之转动,使本装置可以缓冲不同方向的振动冲击力,可减轻发动机和液压油泵振动对内部部件产生的损耗,同时降低车体振动,提升驾驶员的舒适性。
[0007]其中,所述万向球节包括与套接在转轴外侧并与其转动连接的万向球套连接杆,所述万向球套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万向球套固定连接,所述万向球套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与万向球连接杆连接固定;万向球和万向球套配合,用于液压减震杆与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之间的转动。
[0008]其中,所述液压减震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板,所述弹簧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用于辅助液压减震杆减震。
[0009]其中,所述内固定架和安装框架的前后侧壁均贯穿有通风孔,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通风孔用于流通的空气的通过,吊环用于对安装框架的吊运。
[0010]其中,所述安装滑轨的内底壁设有第一锁定螺孔,所述滑条的顶部和底面之间贯穿有第二锁定螺孔,所述第一锁定螺孔和所述第二锁定螺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11]其中,所述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和电动百叶窗的内侧均设有防尘网,所述电动百叶窗的内部还安装有滤芯;通过滤芯可阻挡灰尘从电动百叶窗进入。
[0012]其中,所述抽风风扇和所述送风风扇均包括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安装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与风扇扇叶固定连接;本装置运行时,利用送风风扇和抽风风扇进行内外空气的循环,为发动机和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散热,抽风风扇用于将发动机舱内部的空气抽出,而送风风扇则用于将外部空气送入发动机舱中,可帮助发动机舱内的空气进行快速的循环,可定时打开电动百叶窗,并控制送风风扇的正反转电机反转,即可利用送风风扇和抽风风扇同时向外抽风,通过电动百叶窗进气,利用负压对发动机舱内的灰尘进行排出清理。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装置设有滑条和安装滑轨,安装时,通过吊具与吊环连接,将发动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等部件安装完毕的安装框架吊运移动至滑条与发动机舱的安装滑轨对齐,即可将滑条插入安装滑轨中,当滑条插入到位后,第一锁定螺孔和第二锁定螺孔对齐,通过螺栓即可将滑条和安装滑轨固定,随后即可进行管路的连接,完成本装置的安装,当需要整体拆卸维修时,拧下螺栓并将吊具与吊环连接,即可将整个安装框架吊出进行维修,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更便于动力系统整体的维修;
[0015]本装置在日常使用时,通过减震装置来缓冲发动机和液压油泵运行产生的振动,整个减震装置通过液压减震杆及其外部的弹簧进行减震,随着液压减震杆的减震伸缩动作,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随之通过转轴、第一转动连接座、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对震动力进行缓冲,在振动产生时,利用第一轴承座、第一转动连接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转动连接座,可以使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随着振动的方向进行轻微的转动动作,而在万向球套和万向球的配合下,液压减震杆也可随之转动,使本装置可以缓冲不同方向的振动冲击力,可减轻发动机和液压油泵振动对内部部件产生的损耗,同时降低车体振动,提升驾驶员的舒适性;
[0016]本装置运行时,利用送风风扇和抽风风扇进行内外空气的循环,为发动机和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散热,抽风风扇用于将发动机舱内部的空气抽出,而送风风扇则用于
将外部空气送入发动机舱中,可帮助发动机舱内的空气进行快速的循环,可定时打开电动百叶窗,并控制送风风扇的正反转电机反转,即可利用送风风扇和抽风风扇同时向外抽风,通过电动百叶窗进气,利用负压对发动机舱内的灰尘进行排出清理。
[00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安装滑轨和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舱,所述发动机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滑轨,所述安装滑轨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条,所述滑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与内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内固定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安装座、发动机安装座和散热装置安装座,所述发动机舱的前侧贯穿有散热出风口,所述发动机舱的后侧贯穿有散热进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抽风风扇,所述散热进风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送风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的顶部和右侧均贯穿并铰接安装有检修门,位于发动机舱右侧的所述检修门上安装有电动百叶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载机驱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左右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座,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与第一减震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减震连接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震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内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杆和第二减震连接杆之间的转轴还与万向球节转动连接,左右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江,韩传洪,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桥安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