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填料模块、含有其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689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镇污水的处理,特别是指一种除臭填料模块、含有其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除臭填料模块,包括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内的臭气曝气管路适配的网状填料箱,网状填料箱表面开设有用于液态物料通过的孔道,网状填料箱内置具有除臭功能的生物填料。含有除臭填料模块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气体收集、臭气分解、监测排放等工艺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建设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及运行成本低、除臭效果好等优点。除臭效果好等优点。除臭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填料模块、含有其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镇污水的除臭,特别是指一种除臭填料模块、含有其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目前污水处理厂除臭已普遍受到各地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除常规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93)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外,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均出台了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标准,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501

201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059—2018),《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025—2016)。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已建或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周围往往有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区或公共活动区,因此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时,一般除了设置污水及污泥处理系统之外,还需要针对污水臭气成分及强度选择合适的臭气处理设备以解决产生的恶臭问题,改善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环境,防止周边居民的投诉。
[0003]在市政污水处理厂大多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水常规的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单元+A/O生化单元+深度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粗细格栅、初沉池;A/O生化单元: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深度处理单元:过滤池、消毒池等。污水处理过程的臭气产生源主要分为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源主要分布在进水预处理区、生化单元的厌氧及缺氧区及污泥处理单元,主要集中在水泵房、初沉池、缺氧池、储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以及堆棚处等地方,导致臭气的物质主要有硫化氢及氨等无机物还有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等有机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硫化氢、氨。上述污染物具有易挥发、嗅阈值低等特点,不仅严重污染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污水处理厂的金属材料、设备和管道具有强烈腐蚀性,因此采取除臭措施非常必要。
[0004]现在市政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滤池法除臭,生物除臭法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恶臭物质加以转化,达到除臭的目的。生物滤池法是把上述产生恶臭的部位密闭,通过引风机微负压收集臭气,收集的臭气先经过加湿处理,再进入到生物滤池装置,通过长满微生物、湿润多孔的生物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以及微生物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和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2和其他无机物。故在除臭生物滤池前端需要一套加湿喷淋装置先行对臭气及填料进行加湿,给予微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另外在冬季气温低的季节为保持生物滤池的微生物活性,需对生物滤池增温保温,才能使其除臭功能有效,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套除臭工艺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0005]由于生物滤池除臭所需要单独的加湿及保温又加大了生物滤池的占地,而且运行的稳定性所受的限制较多,使得运行的效率及稳定性受客观因素影响而不易稳定,因此开发一种占地面积小,不增加额外营养补充,利用原污水处理厂生化单元协同除臭工艺势在
必行。
[0006]申请人检索的专利文献如下:公开号为CN103041696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除臭及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及其工艺,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在臭气源上安装的半密闭集气建筑、鼓风机和曝气池,所述半密闭集气建筑内为收集的恶臭气体,半密闭集气建筑的上方设有通风口和输气管道,产生的臭气经过收集、管道输送和预处理由鼓风机和相应的曝气设备打入到生物曝气池的水体内,并通过吸附、溶解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恶臭物质。
[0007]公开号为CN103127820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一体化除臭和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臭气源周围或上方搭建半密闭集气区或利用原有半封闭建筑,并收集产生的臭气;臭气经输送管道到潜水射流式曝气机,潜水射流式曝气机将臭气与污水混合后统一打入曝气池内,并通过吸附、溶解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恶臭物质。
[0008]上述现有技术均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部分臭气进行收集,然后利用设备将臭气通入曝气池水体中,通过在曝气池内部的吸附、溶解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恶臭物质,这种方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占地,但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公开号为CN103041696A的专利文献中利用污水系统的鼓风机及曝气管道,虽然在鼓风机前端设置了预处理对水蒸气进行冷凝去除,但在运行过程中经冷凝处理的臭气中仍会携带一定量水汽,并且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臭气中的恶臭成分以氨、硫化氢为主,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鼓风机及水面外的空气管道(一般为碳钢管)腐蚀的问题。
[0009]2、公开号为CN103041696A的专利文献中存在曝气池鼓风机不进行曝气时便无法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的问题。
[0010]3、公开号为CN103041696A、CN103127820A的专利文献所公布的处理方法均将臭气进行收集通入曝气池处理后直接排放,存在单独通过曝气池内的吸附、溶解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恶臭物质,除臭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并且还存在无法在线判定处理后的气体是否达标排放的问题,若出现不达标时,并未设置补救措施。
[0011]4、公开号为CN103041696A的专利文献中的臭气收集范围为格栅、曝气沉砂池,公开号为CN103127820A的专利文献所公布方法中的臭气收集范围为格栅、曝气沉砂池、污泥脱水间,这两种方法均是只收集了部分产臭单元产生的臭气,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其他恶臭产生单元,如初沉池、缺氧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间等产生的恶臭气体未进行收集处置。为满足目前环保政策要求,还需要针对产臭单元增加新的臭气处理设施,会造成项目投资增加,增加新的占地及管理难度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臭填料模块、含有其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将除臭填料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处理气量规模,拼装安装于好氧池水体内,然后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通过靶向曝气管输送至好氧池的除臭填料模块中,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占地问题,同时,利用除臭填料模块中固化的除臭活性菌种对恶臭物质的吸收、分解并辅助好氧池内的吸附、溶解和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作用等多重除臭措施保证了臭气的达标
排放。
[0013]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技术构思是:除臭填料模块,包括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内的臭气曝气管路适配的网状填料箱,网状填料箱表面开设有用于液态物料通过的孔道,网状填料箱内置具有除臭功能的生物填料。
[0014]含有除臭填料模块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0015]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气体收集:各池体产生的臭气在第一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气体收集管道;B、臭气分解:第一引风机排出的臭气经第二气体收集管道、臭气曝气管路进入好氧池内的除臭填料模块中,利用微生物菌种将臭气分解;C、检测排放:好氧池排出的气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除臭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4)内的臭气曝气管路适配的网状填料箱(17A),网状填料箱(17A)表面开设有用于液态物料通过的孔道,网状填料箱(17A)内置具有除臭功能的生物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网状填料箱(17A)顶部设有提手(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生物填料包括填充于网状填料箱(17A)内的聚氨酯生物填料(17B)、颗粒状填料(17C),设置于聚氨酯生物填料(17B)与颗粒状填料(17C)之间的微生物菌种(17D)。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填料箱(17A)外侧设有可与相邻网状填料箱(17A)或好氧池(4)池体内壁适配的连接件(18)。5.含有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除臭填料模块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除臭填料模块(17)置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好氧池(4)内的水面下,格栅池(1A)、集水井提升泵房(1B)、初沉池(2)、缺氧池(3)、二沉池(5)、污泥浓缩池(6)、污泥脱水机房(7)均为封闭状态且气体输出通过第一引风机(10)、臭气曝气管路与除臭填料模块(17)内部连通,好氧池(4)上部封闭且其气体输出通过第二引风机(12)、臭气检测装置(13)后共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经第一阀门(14)、第三气体收集管道(15)、第二气体收集管道(11)、臭气曝气管路与除臭填料模块(17)内部连通,另一路经第二阀门(16)、烟囱(26)与外部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沉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二沉池(5)、污泥浓缩池(6)顶部装配有封盖(8),第一气体收集管道(9)的一端通过封盖(8)与初沉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亚栗勇田赵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大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