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72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包括不锈钢管搭接形成的立方体平台支架,所述的平台支架上分别设置微生物投放管、若干填料固定杆和自沉曝气管,填料固定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填料带系挂点,通过填料带连接有填料包,填料包由尼龙网兜和盛装在尼龙网兜内的聚氨酯泡沫填料组成,自沉曝气管上开有曝气孔,微生物投放管上设置有喷头,平台支架外分别有与自沉曝气管连接的曝气风机和与微生物投放管连接的微生物活化罐;本装置利用尼龙网兜分装聚氨酯填料,能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大大地降低了开放性或流动水体中微生物的流失率,分别利用沉水风机和活化罐输送曝气及菌液;能快速形成生物膜对污水中COD、氨氮进行去除。行去除。行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处理装置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装置支架固定微生物的载体填料,经过微生物菌液投加填料上会形成丰富的生物膜,将净水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通过微曝气系统来提高水体溶氧,加强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0003]现有的好氧处理装置处理模式单一,对污染水体的降解效率低,处理周期长、微生物流失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水体复氧效率的好氧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包括不锈钢管搭接形成的立方体平台支架,所述的平台支架上分别设置微生物投放管、若干填料固定杆和自沉曝气管,所述的填料固定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填料带系挂点,每个填料带系挂点上均通过填料带连接有填料包,所述的填料包由尼龙网兜和盛装在尼龙网兜内的聚氨酯泡沫填料组成,自沉曝气管上开有曝气孔,所述的微生物投放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的平台支架外分别有与自沉曝气管连接的曝气风机和与微生物投放管连接的微生物活化罐。
[0006]所述的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其活化罐包括罐体和密封罐盖,罐盖上设置有搅拌电机,罐体内设置有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轴和搅拌叶构成的搅拌器,罐体底部还设置有纳米曝气盘,罐体外有通过菌液管连接曝气盘的菌液调制风机,所述的罐盖还分别引入进水管和加液管,进水管通过加水泵连接供水系统,加液管通过投放泵连接微生物投放管。
[0007]所述的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其罐体有两个。
[0008]所述的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其曝气风机通过曝气主管连接多个自沉曝气管。
[0009]所述的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其曝气风机为两台3.0kw沉水风机。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尼龙网兜对聚氨酯泡沫填料进行分装,匀布置在立方体的平台支架内,通过聚氨酯泡沫填料的立体多孔隙结构使不同微生物种群繁殖生长,微生物经填料固定后形成高生物量的生物膜处理区以高效处理污染物,对COD、氨氮污染物进行强效降解;然后增设基于曝气风机的微曝气系统以增加水体溶氧,加强水中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保证微生物的活力,为好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提供充足溶氧,为降解污染物提供充足的溶氧支持,从而提高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最后增设微生物投加管道,用于定时定量向平台支架内投加复合微生物菌液;通过聚氨酯泡沫填料配合复合微生物的投加与好氧曝气,能快速形成生物膜对污水中COD、氨氮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活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各附图标记为:1—平台支架,11—微生物投放管,12—填料固定杆,13—自沉曝气管,14—曝气主管,15—填料包,2—喷头,3—曝气风机,4—活化罐,41—罐体,42—罐盖,43—搅拌器,44—搅拌电机,5—曝气盘,6—液位感应器,71—进水管,72—加水泵,81—加液管,82—投放泵,91—菌液管,92—菌液调制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下。
[0015]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包括不锈钢管搭接形成的立方体CAV生物降解平台支架1,组成完成后固定于水底,所述的平台支架1上分别设置φ20的UPVC微生物投放管11、若干填料固定杆12和φ16的自沉曝气管13,所述的填料固定杆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填料带系挂点,每个填料带系挂点上均通过填料带连接有填料包15,所述的填料包15由尼龙网兜和盛装在尼龙网兜内的聚氨酯泡沫填料组成,利用填料的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以及挂膜速度快等特点,能更好的提高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抗冲击能力,其中聚氨酯泡沫填料由黑色聚氨酯颗粒构成,主要作用是去除有机物、进行硝化反应去除氨氮。
[0016]所述的微生物投放管11上设置有喷头2,喷头2可向水中均匀投加复合微生物菌液。所述的平台支架1外分别有与自沉曝气管13连接的曝气风机3和与微生物投放管11连接的微生物活化罐4,所述的曝气风机3通过曝气主管14连接多个自沉曝气管13。本实施例的曝气风机3为两台3.0kw沉水风机,曝气方式采用自沉微孔曝气管,不仅能提高水体中氧含量,而且气泡细密不影响景观水体的视觉效果。通过φ60 PE曝气主管连接两侧的φ16自沉曝气管13,曝气管布设在支架底部,距底泥至少30cm处,以防止扰动底泥造成污染。自沉曝气管13沿纵向支架固定,平台支架1内横向每75cm安装一条自沉曝气管13,共5条自沉曝气管13,自沉曝气管13上用激光均匀开设曝气微孔,用于向水体中充氧,配合复合微生物的投加持续净化水质。
[0017]本技术的好氧处理装置工作时,曝气风机3向平台支架1输送空气,而活化罐4则向平台支架1输送活化后的菌液;利用尼龙网兜分装的聚氨酯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以及挂膜速度快、生物膜易生易脱落等特点,能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大大地降低了开放性或流动水体中微生物的流失率,增强微生物的活性,加大了单位空间内的生物膜密度,从而提高了系统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抗冲击能力;本装置的自沉曝气管13采用激光开孔,风机开启时受到气压影响曝气管上气孔迅速打开,风机关闭时气孔快速闭合,能有效防止水流倒吸进入曝气管内造成气管堵塞的问题,同时也能防止水中淤泥对气孔造成堵塞的问题。自沉曝气管13具有运行阻力小、气泡细密、充氧效率高、水花景观效果好的特点,在水面不会产生视觉效果不良的充氧气泡,适用于开放水体的增氧与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
[0018]参照图2所示,所述的活化罐4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罐体41,本实施例的罐体41有两个,罐体41的密封罐盖42上设置有搅拌电机44,罐体41内设置有由搅拌电机44驱动的搅
拌轴和搅拌叶构成的搅拌器43,罐体41设置有纳米曝气盘5及液位感应器6,罐体41外有通过菌液管91连接曝气盘5的菌液调制风机92,所述的罐盖42上还分别引入进水管71和加液管81,进水管71通过加水泵72连接供水系统,加液管81通过投放泵82连接微生物投放管11,通过微生物投放管11上设置的喷头2,用于定时定量向平台支架1内投加复合微生物菌液。
[0019]本技术装置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效果:
[0020]一是提升水体溶氧,为污染物降解提供充足溶氧。
[0021]二是加载的生物填料载体能满足微生物挂膜的需求,能大大减少开放水体或流动水体内微生物的流失率,挂膜成功后可持续降解底泥及水体污染物。
[0022]三是提升目标水体的抗冲击能力,快速恢复溢流污染后水质,使治理效果长效保持。
[0023]四是平台支架1采用不锈钢管制作,制作方式便捷且耐腐蚀,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在水体中不易移动。
[002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管搭接形成的立方体平台支架(1),所述的平台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微生物投放管(11)、若干填料固定杆(12)和自沉曝气管(13),所述的填料固定杆(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填料带系挂点,每个填料带系挂点上均通过填料带连接有填料包(15),所述的填料包(15)由尼龙网兜和盛装在尼龙网兜内的聚氨酯泡沫填料组成,自沉曝气管(13)上开有曝气孔,所述的微生物投放管(11)上设置有喷头(2),所述的平台支架(1)外分别设置有与自沉曝气管(13)连接的曝气风机(3)和与微生物投放管(11)连接的活化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填料的好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罐(4)包括罐体(41)和罐盖(42),罐盖(42)上设置有搅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维张岳君袁梦周惠敏齐畅付朝宇曾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林奥斯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