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和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4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和汽车,包括安装底板,用于与车身连接,在安装底板背离车身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前雷达;在安装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设有球副结构,使安装支架能够绕球副结构的球心自由转动;在安装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一调节螺栓,调节该第一调节螺栓,能够推动安装支架对应于该第一调节螺栓的部分靠近或远离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还设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防转结构在第二调节螺栓的推动下与安装支架抵接,用于锁紧安装支架和限制安装支架绕所述球副结构与安装支架相连一端的轴线转动。支架相连一端的轴线转动。支架相连一端的轴线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和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车载毫米波雷达
,更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逐年从传统燃油动力迈步电动化、智能化。目前各大汽车主机厂都致力于智能化汽车的研究,截止现在 L2 级自动驾驶已经应用非常广泛,各个公司都致力于 L3 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当今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利用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覆盖道路环境场景感知,在一定路况下汽车系统自动控制车辆行驶,减轻用户驾驶的负担。其中车载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毫米波雷达对安装误差的要求也非常高, 尤其是汽车的前雷达, 通常要求绕空间 XYZ 三个方向的偏转角度不超过 2 度。传统的安装方式是直接把雷达固定在车辆的钣金件上,而钣金件又是固定于汽车前横梁上。 当汽车行驶过程抖动过大,或者前保险杠受到撞击后,前雷达的姿态会发生偏转。雷达角度误差变大超过允许范围后,只能通过扳动钣金件来使得角度恢复,但是由于钣金件的韧性很大,调整起来并不容易,钣金件的变形量也不好精确掌握。
[0003]现有关于前雷达安装方式的技术方案很多,但是大多数只能调整一个或两个3自由度的偏转方向,不能三个自由度同时调整。能够同时调整三个自由度的装置则结构比较复杂,方便调整却不易固定。如我国专利 CN202021573923.3公开了一种雷达调节装置和车载雷达安装校准及验证的装置。该车载雷达安装校准及验证的装置,包括雷达调节装置及用于提供雷达探测目标的雷达校验装置;雷达调节装置包括:雷达安装板,以及固定卡扣、调节螺钉和调节底板;雷达安装板的四角区域设有供调节螺钉穿过的通孔;调节螺钉的尾端设有外螺纹,头端具有与固定卡扣适配的球头;各调节螺钉穿过雷达安装板上相应的通孔,调节螺钉的尾端与调节底板上对应的螺纹孔连接;各调节螺钉头端的球头分别嵌入相应的固定卡扣中,各固定卡扣安装于雷达安装板的雷达本体安装面的四角区域;在车载雷达进行安装时,可对雷达安装角度进行调整,对雷达安装角度进一步进行校准及验证。该装置通过四个螺栓来调整偏转方向,但是存在两个关键问题:1.支架与地板之间没有除调节螺栓之外的额外连接,雷达安装不稳定;2.调节螺栓始终与底板垂直,当安装板相对底板发生偏转后, 调节螺栓与安装板对应通孔的轴线不重合,从而限制了雷达姿态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和汽车,用于汽车ACC自适应巡航前雷达的安装,使其便于自由调整角度,标定前雷达的偏转角度误差,结构简单、安装稳固、三旋转自由度可调。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底板,用于与车身连接,在安装底板背离车身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前雷达;在安装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设有球副结构,所述球副结构的一
端与安装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连接,使安装支架能够绕球副结构的球心自由转动;在安装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一端与安装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连接,调节该第一调节螺栓,能够推动安装支架对应于该第一调节螺栓的部分靠近或远离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还设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一端与安装底板连接,另一端设有防转结构,所述防转结构在第二调节螺栓的推动下与安装支架抵接,用于锁紧安装支架和限制安装支架绕所述球副结构与安装支架相连一端的轴线转动。
[0006]作为优化,所述球副结构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一端与下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和安装底板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化,所述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安装支架/安装底板连接的一端沿垂直其轴线的方向外延形成与其同轴的圆盘,在该圆盘上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圆盘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安装底板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化,所述所述安装支架整体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为3个,并分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3个角处;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为1个,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个角处。
[0009]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均包括螺杆,在螺杆靠近安装支架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安装支架铰接或抵接。
[0010]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母为具有球面盖状结构的盖形调节螺母,其球面部分能够与安装支架相抵。
[0011]作为优化,所述防转结构安装在第二调节螺栓的调节螺母靠近安装支架的一端。
[0012]作为优化,所述防转结构为橡胶阻尼垫。
[0013]作为优化,在螺杆上还螺纹配合安装有支撑螺母,所述支撑螺母位于调节螺母背离安装支架的一侧。
[0014]基于上述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在所述汽车上安装有上述的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安装底板与汽车的钣金联接固定,第一调节螺栓及第二调节螺栓通过六角锁紧螺栓配合固定于安装底板上。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前雷达,球副上连接杆和球副下连接杆分别与安装支架和安装底板螺钉联接以达到限制安装支架三个平移自由度、保留安装支架三个旋转自由度的作用。盖形调节螺母可在调节螺栓的尾端一定范围内移动来顶紧安装支架并达到调整其偏转姿态的作用。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前雷达在空间三个旋转自由度上的自由调节,并且能够保证前雷达在任意姿态下保持固定,以方便雷达姿态标定和偏转后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调节螺栓与安装支架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安装底板,2安装支架,3球副结构,4第一调节螺栓,5第二调节螺栓,6圆盘,
7支撑螺母,8调节螺母,9橡胶阻尼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参见图1

图2,
[0022]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用于与车身连接,在安装底板1背离车身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支架2,用于安装前雷达;在安装底板1和安装支架2之间设有球副结构3,所述球副结构3的一端与安装底板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连接,使安装支架2能够绕球副结构3的球心自由转动。所述球副结构3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一端与下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2和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安装支架2/安装底板1连接的一端沿垂直其轴线的方向外延形成与其同轴的圆盘6,在该圆盘6上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圆盘6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2/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
[0023]在安装底板1和安装支架2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一调节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一端与安装底板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用于与车身连接,在安装底板(1)背离车身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支架(2),用于安装前雷达;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底板(1)和安装支架(2)之间设有球副结构(3),所述球副结构(3)的一端与安装底板(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连接,使安装支架(2)能够绕球副结构(3)的球心自由转动;在安装底板(1)和安装支架(2)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一调节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一端与安装底板(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连接,调节该第一调节螺栓(4),能够推动安装支架(2)对应于该第一调节螺栓(4)的部分靠近或远离安装底板(1);在安装底板(1)和安装支架(2)之间还设有第二调节螺栓(5),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的一端与安装底板(1)连接,另一端设有防转结构,所述防转结构在第二调节螺栓(5)的推动下与安装支架(2)抵接,用于锁紧安装支架(2)和限制安装支架(2)绕所述球副结构(3)与安装支架(2)相连一端的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副结构(3)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一端与下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2)和安装底板(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雷达安装及姿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安装支架(2)/安装底板(1)连接的一端沿垂直其轴线的方向外延形成与其同轴的圆盘(6),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