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37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步进电机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由键盘电路(2)和显示电路(3)组成,在控制系统中设置了控制电路(1)和驱动及保护电路(4);控制电路(1)它包括:单片机U↓[1]、地址锁存器U↓[2]、外部扩展芯片U↓[3]、I/O扩展芯片U↓[4]、非门NOT、晶体振荡器J、电容C↓[1]~C↓[3]和电阻R↓[1];驱动及保护电路(4)它包括:电压比较器E↓[1]、E↓[2]、E↓[3]、光电耦合器U↓[7]~U↓[9]、场效应管N↓[1]~N↓[3]、步进电机绕组A、B、C向、二极管D↓[1]、D↓[3]、D↓[5]、稳压二极管D↓[2]、D↓[4]、D↓[6]、与门AND↓[1]、AND↓[2]和电阻R↓[2]~R↓[28];该驱动器能适应多种相数绕组步进电机使用,结构简单,造价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步进电机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技术背景步进电机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在由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产生脉冲式的电流供电才能工作。目前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大都专用于某一特定相数的步进电机,适用面单一,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通用于多种相数步进电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的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其特点是在控制系统中设置了控制电路和驱动及保护电路,控制电路它包括单片机U1、地址锁存器U2、外部扩展芯片U3、I/O扩展芯片U4、非门NOT、晶体振荡器J、电容C1~C3和电阻R1;U1的1、2、3脚分别接电阻R6、R14、R18的一端,12脚接与门AND1的3脚,31脚接9脚、R1、C1一端和U4的35脚,R1另一端接地,C1的另一端接+5V电源,19脚接J、C3一端,18脚接J另一端、C2一端,C3、C2另一端接地,17、16脚分别接U4的5、36脚,29脚接U3的20脚,30脚接U2的10脚,28脚接U3的22脚和NOT的一端,21~27脚分别接U3的25、24、21、23、2、26、27脚,32~39脚分别接U2的18、17、14、13、8、7、4、3脚、U3的19~15、13~11脚、U4的27~34脚;U2的1脚接+5V电源,11脚接地,2脚接U3的10脚、U4的9脚,5脚接U3的9脚、U4的8脚,6、9、12、15、16、19分别接U3的8~3脚;U4的6脚接NOT的另一端,U4的4~1、40~37脚分别接U6的6~13脚,18脚接键盘K的9~16脚和功率驱动芯片U5的4脚,19脚接K的25~32脚和U5的3脚,20~23脚分别接U5的2、1、18、17脚,14~17、13~10脚分别接K的1~8脚。驱动及保护电路它包括电压比较器E1、E2、E3、光电耦合器U7~U9、场效应管N1~N3、步进电机绕组A、B、C向、二极管D1、D3、D5、稳压二极管D2、D4、D6、与门AND1、AND2和电阻R2~R28;E1的1脚接AND2的1脚,2脚接R4的一端,3脚接R2、R3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5V电源;E2的1脚接AND2的2脚,2脚接R12一端,3脚接R10、R11一端,R10的另一端接+5V电源;E3的1脚接AND1的2脚,2脚接R23的一端,3脚接R24、R25一端,R25的另一端接+5V电源;AND1的1脚接AND2的3脚;U7的1脚接R9、D1一端和电源,2脚接R7、R8一端和N1的栅极,3脚接R6的另一端,4脚接地;N1的漏极接A向一端,D1另一端、D2一端,A向另一端接R9的另端,源极接R26、R5一端和R4另一端,R5另一端接R3另一端和地,R26的另一端接R7、R8、D2的另一端和地;U8的1脚接R17、D3一端和电源,2脚接R15、R16一端和N2的栅极,3脚接R14另一端,4脚接地;N2的漏极接B向一端,D3的另一端和D4的一端,B向的另一端接R17的另一端,源极接R27、R13另一端和R12另一端,R13的另一端接R11的另一端和地,R27的另一端接R15、R16、D4的另一端和地;U9的1脚接R21、D5的一端和电源,2脚接R19、R20一端和N3的栅极,3脚接R18的另一端,4脚接地;N3的漏极接C向一端、D5另一端和D6一端,源极接R28、R22一端和R23另一端,R22另端接R24另一端和地,R28另一端接R19、R20、D6另一端和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驱动器能适应多种相数绕组步进电机使用,结构简单,造价低。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气原理图。图2示图1的程序框图。图中,1-控制电路;2-键盘电路;3-显示电路;4-驱动及保护电路;U1-单片机;U2-地址锁存器;U3-外部扩展芯片;U4-I/O扩展芯片;U5、U6-功率驱动芯片;U7~U9-光电耦合器;NOT-非门;J-晶体振荡器;E1~E3-光电耦合器;N1~N3-场效应管;AND1、AND2-与门;A、B、C-步进电机相绕组;K-键盘;LZD1~LZD6-数码显示器;D1、D3、D5-二极管;D2、D4、D6-稳压二极管;C1~C3-电容;R1~R28-电阻;R29、R30-电阻组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为A、B、C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器,由键盘电路2和显示电路3组成,其特点是在控制系统中设置了控制电路1和驱动及保护电路4;控制电路1它包括单片机U1、地址锁存器U2、外部扩展芯片U3、I/O扩展芯片U4、非门NOT、晶体振荡器J、电容C1~C3和电阻R1;U1的1、2、3脚分别接电阻R6、R14、R18的一端,12脚接与门AND1的3脚,31脚接9脚、R1、C1一端和U4的35脚,R1另一端接地,C1的另一端接+5V电源,19脚接J、C3一端,18脚接J另一端、C2一端,C3、C2另一端接地,17、16脚分别接U4的5、36脚,29脚接U3的20脚,30脚接U2的10脚,28脚接U3的22脚和NOT的一端,21~27脚分别接U3的25、24、21、23、2、26、27脚,32~39脚分别接U2的18、17、14、13、8、7、4、3脚、U3的19~15、13~11脚、U4的27~34脚;U2的1脚接+5V电源,11脚接地,2脚接U3的10脚、U4的9脚,5脚接U3的9脚、U4的8脚,6、9、12、15、16、19分别接U3的8~3脚;U4的6脚接NOT的另一端,U4的4~1、40~37脚分别接U6的6~13脚,18脚接键盘K的9~16脚和功率驱动芯片U5的4脚,19脚接K的25~32脚和U5的3脚,20~23脚分别接U5的2、1、18、17脚,14~17、13~10脚分别接K的1~8脚。驱动及保护电路4它包括电压比较器E1、E2、E3、光电耦合器U7~U9、场效应管N1~N3、步进电机绕组A、B、C向、二极管D1、D3、D5、稳压二极管D2、D4、D6、与门AND1、AND2和电阻R2~R28;E1的1脚接AND2的1脚,2脚接R4的一端,3脚接R2、R3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5V电源;E2的1脚接AND2的2脚,2脚接R12一端,3脚接R10、R11一端,R10的另一端接+5V电源;E3的1脚接AND1的2脚,2脚接R23的一端,3脚接R24、R25一端,R25的另一端接+5V电源;AND1的1脚接AND2的3脚;U7的1脚接R9、D1一端和电源,2脚接R7、R8一端和N1的栅极,3脚接R6的另一端,4脚接地;N1的漏极接A向一端,D1另一端、D2一端,A向另一端接R9的另端,源极接R26、R5一端和R4另一端,R5另一端接R3另一端和地,R26的另一端接R7、R8、D2的另一端和地;U8的1脚接R17、D3一端和电源,2脚接R15、R16一端和N2的栅极,3脚接R14另一端,4脚接地;N2的漏极接B向一端,D3的另一端和D4的一端,B向的另一端接R17的另一端,源极接R27、R13另一端和R12另一端,R13的另一端接R11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由键盘电路(2)和显示电路(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系统中设置了控制电路(1)和驱动及保护电路(4);控制电路(1)它包括:单片机U↓[1]、地址锁存器U↓[2]、外部扩展芯片U↓[3]、I/O扩展芯片U↓[4]、非门NOT、晶体振荡器J、电容C↓[1]~C↓[3]和电阻R↓[1];U↓[1]的1、2、3脚分别接电阻R↓[6]、R↓[14]、R↓[18]的一端,12脚接与门AND1的3脚,31脚接9脚、R↓[1]、C↓[1]一端和U↓[4]的35脚,R↓[1]另一端接地,C↓[1]的另一端接+5V电源,19脚接J、C↓[3]一端,18脚接J另一端、C↓[2]一端,C↓[3]、C↓[2]另一端接地,17、16脚分别接U↓[4]的5、36脚,29脚接U↓[3]的20脚,30脚接U↓[2]的10脚,28脚接U↓[3]的22脚和NOT的一端,21~27脚分别接U↓[3]的25、24、21、23、2、26、27脚,32~39脚分别接U↓[2]的18、17、14、13、8、7、4、3脚、U↓[3]的19~15、13~11脚、U↓[4]的27~34脚;U↓[2]的1脚接+5V电源,11脚接地,2脚接U↓[3]的10脚、U↓[4]的9脚,5脚接U↓[3]的9脚、U↓[4]的8脚,6、9、12、15、16、19分别接U↓[3]的8~3脚;U↓[4]的6脚接NOT的另一端,U↓[4]的4~1、40~37脚分别接U↓[6]的6~13脚,18脚接键盘K的9~16脚和功率驱动芯片U↓[5]的4脚,19脚接K的25~32脚和U↓[5]的3脚,20~23脚分别接U↓[5]的2、1、18、17脚,14~17、13~10脚分别接K的1~8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刚李亮沙宝银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