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9603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5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阳离子型的含氟高分子化合物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汽车内饰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车内的空气质量、内饰织物的品质感。
[0003]车内空气质量,包括气味、VOC、颗粒污染物等,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负氧离子,能触碰和捕捉漂浮空气中的微粒和带正电的污染物,使其发生沉降,并能与甲醛、苯等气态污染物反应,转化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起到净化空气质量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汽车内饰用织物面料不具备释放负氧离子的功能。
[0004]传统的汽车内饰用织物面料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弄脏,并且污物往往是来自正面垂直方向,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同时其在汽车生命周期内不易经常清洗。然而传统的织物面料不具备三防性能(即防水、防油、防污)或耐久保持性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 109371707A公开了一种防污负离子织物护面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在纺织物编织层表面附加一层新的负氧离子涂覆,其涂覆厚度为0.1

1.5mm,负氧离子海洋生物纤维素纳米粉料加入总质量比0.3%

21%,涂覆工艺为干法成膜,即将涂层剂用稀释后,在添加所需助剂调配成可用浆料,均匀的涂敷在织物上,之后对涂过的织物进行加热,待溶剂和水蒸发后涂层剂即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膜,其将提取的海洋生物纤维素纳米粉料,经红外线电离水分子,使其释放负氧离子,将坯布通过负离子处理液、防污整理剂等浸轧或表面涂覆后,达到目标值。该文献中使用涂覆成膜工艺会导致织物的透气性降低,不具备长效防污性能,海洋生物纤维素的均匀分散性不佳,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0006]中国专利申请CN 107225829A公开了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无纺布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无纺布本体层、拒水涂层和网格保护层,所述的无纺布本体层由聚丙烯纤维构成,聚丙烯纤维内均匀分散有电气石颗粒和活性炭颗粒,电气石颗粒的粒径为2~5μm,活性炭颗粒的粒径2~5μm,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10~20μm。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丙烯纤维、电气石颗粒、活性炭颗粒混炼挤出制得复合母粒,复合母粒经高温熔融纺丝制得可释放负氧离子的无纺布,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制备得到拒水性好的负氧离子功能无纺布。该文献使用的熔融纺丝工艺步骤复杂,生产周期长,同时不具备长效防污功能,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0007]现有技术CN 105155030 A公开了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经喷气织机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25

35、聚乙烯18

22、二氧化硅1

2、电气石粉3

5、海藻纤维15

20、竹代尔纤维18

28、细旦锦纶丝24

30、聚乙烯蜡4

5、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

6、丙烯酸甲酯10

14、艾叶2

4、薄荷3

5、1

丁基
‑3‑
甲基咪唑乙酸盐80

100、1

烯丙基
‑3‑
甲基咪唑氯盐100

110、适量水、助剂4

7;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硼酸0.2

0.5、茶皂素0.04

0.08、甘油15

19、苯甲酸16

22、乙二醇18

26、乙二胺2

4、纳米二氧化硅1.2

2.3、云母粉3

5、碳酸二甲酯13

17、单棕榈酸甘油12

14、棕榈油7

10、万寿菊精油0.05

0.15、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0.1

0.3,其制备方法是将甘油、苯甲酸、乙二醇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匀,升温至200

210℃保持温度,加入硼酸、茶皂素反应3

5小时,降温至80

90℃,加入碳酸二甲酯、单棕榈酸甘油、乙二胺搅拌反应2

3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滴入万寿菊精油及其他剩余成分研磨成浆即得。该面料虽然能够释放负氧离子,但是,该面料组分多,要求严格,成本高,制备复杂,且该面料的防水、防油、防污的耐久性达不到防水性能4.5级,防油性能6级,马丁代尔耐磨后的防水性能4级,防油性能5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以解决汽车装饰面料防水、防油、防污的耐久性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织物面料负氧离子功能:负氧离子浓度≥1700个/cm3。
[0009]本说明书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0010]本说明书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应用于汽车内饰面料的方法。
[0011]基于上述第一项目的,本说明书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13][0014]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阳离子型的含氟高分子化合物为分子链支链中含有6个碳原子的碳氟基团的全氟丙烯酸酯。
[0015]作为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子链支链中含有6个碳原子的碳氟基团的全氟丙烯酸酯包括但不限于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销售的商品:UNIDYNE TG

5574含氟有机体。
[0016]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有机硅氧烷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硅氧烷或环甲基硅氧烷。
[0017]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异氰酸酯是封闭型异氰酸酯;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包括但不限于拓纳化学的应用实验室生产销售的Baygard FBI脂肪族异氰酸酯。
[0018]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还包括0.5

1份表面活性剂。
[0019]作为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活性剂是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复配溶液,或月硅酰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复配溶液。
[0020]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改性的海藻纤维/蛭石负氧离子整理剂制备方法如下:
[0021]1)将蛭石颗粒通过机械剪切制成粒径0.1

5um的颗粒;
[0022]2)将海藻酸钠通过机械剪切制成长0.5

15um的海藻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用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的含氟高分子化合物为分子链支链中含有6个碳原子的碳氟基团的全氟丙烯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链支链中含有6个碳原子的碳氟基团的全氟丙烯酸酯包括但不限于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销售的商品:UNIDYNE TG

5574含氟有机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氧烷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硅氧烷或环甲基硅氧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是封闭型异氰酸酯;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包括但不限于拓纳化学的应用实验室生产销售的Baygard FBI脂肪族异氰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还包括0.5

1份表面活性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是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复配溶液,或月硅酰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复配溶液。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改性的海藻纤维/蛭石负氧离子整理剂制备方法如下:1)将蛭石颗粒通过机械剪切制成粒径0.1

5um的颗粒;2)将海藻酸钠通过机械剪切制成长0.5

15um的海藻酸钠纤维;3)将蛭石颗粒和海藻酸钠纤维分散于二甲基乙酰胺、乙醇和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溶液中,在55

65℃条件下超声分散均匀,得到蛭石/海藻纤维分散液;4)将0.1

1份硅烷偶联剂溶于15

30份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状态下加入到蛭石/海藻纤维分散液中,缓慢滴加浓氨水,调节溶液pH值至8

9,持续超声5

7h,使蛭石和海藻纤维表面的羟基官能团与硅烷偶联剂充分反应,制得有机改性的海藻纤维/蛭石负氧离子整理剂;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蛭石颗粒和海藻酸钠纤维的质量比1:1.8

2.2;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二甲基乙酰胺、乙醇和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0.5

4:1

5:3

10;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防负氧离子整理剂还包括阻燃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有机氮磷化合物,有机氮磷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剂包括但不限于N,N

二羟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丛穆郑虹白雨萍苏阳陈宠高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