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570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将来自转化合成工序或气柜的粗氯乙烯气体直接进行压缩液化,含水量高等问题,包括预冷器、深冷器、第一除雾器和透平式压缩机组,预冷器和深冷器连接,预冷器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预冷,深冷器用于对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深冷,深冷器和第一除雾器连接,第一除雾器用于去除深冷后氯乙烯气体中的凝结水分,第一除雾器和透平式压缩机组连接,透平式压缩机组用于对第一除雾器除雾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压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化了机前、级间冷却除雾措施,以保证透平式压缩机安全运行。保证透平式压缩机安全运行。保证透平式压缩机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氯乙烯(VCM,即氯乙烯单体,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是我国氯碱化工行业两大主打产品之一的聚氯乙烯(PVC)的中间产品。它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6

33%,且在危化品毒性分级中被列为I级(极度危害)。氯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凝点-13.9℃,但在表压>0.4MPa时常温即可液化。
[0003]在我国氯乙烯单体生产中,绝大多数釆用是电石乙炔气相法工艺,由氯化氢与乙炔在转化器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然后经过水洗、酸洗、碱洗等净化措施后的粗氯乙烯气体中仍残存乙炔、氢气、氮气及副反应生成的乙醛、二氯乙烷等杂气,需要加压液化精馏予以去除。
[0004]现有的氯乙烯压缩工序中,将来自转化合成工序或气柜的粗氯乙烯气体经冷却分离后由活塞式压缩机或螺杆式压缩机压缩。由于这两种压缩机都属于容积式压缩机,适用流量偏小,在国内PVC装置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需釆用很多台并联才能满足工艺需要,造成系统复杂,环境噪音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增加,而且操作控制难度升高。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两种压缩机都有润滑油介入氯乙烯气体,无法彻底分离净化,不可避免的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包括预冷器、深冷器、第一除雾器和透平式压缩机组,所述预冷器和深冷器连接,所述预冷器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预冷,所述深冷器用于对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深冷,所述深冷器和第一除雾器连接,所述第一除雾器用于去除深冷后氯乙烯气体中的凝结水分,所述第一除雾器和透平式压缩机组连接,所述透平式压缩机组用于对第一除雾器除雾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压缩。
[000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来自转化合成工序或气柜的粗氯乙烯气体先进入预冷器,预冷器对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预冷,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再进入深冷器再次进行冷却,由于冷却后的氯乙烯气体含有很多凝结水滴,第一除雾器对凝结水滴进行去除,然后氯乙烯气体再进入透平式压缩机组进行压缩,之后送到后续的精馏工序进行液化精馏。本技术通过冷却的方式使得温度较高的氯乙烯气体温度降低,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然后用第一除雾器进行除雾后,再用透平式压缩机组压缩。
[0008]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透平式压缩机组包括透平式压缩机、第一冷却器和第二除雾器,所述透平式压缩机设置有一级压缩缸和二级压缩缸,所述一级压
缩缸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所述二级压缩缸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二级压缩,所述一级压缩缸和二级压缩缸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除雾器,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除雾器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用于对一级压缩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冷却,所述第二除雾器用于去除第一冷却器冷却后的氯乙烯气体中的冷凝水分。
[0009]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透平式压缩机组还包括第二冷却器,所述二级压缩缸连接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用于对二级压缩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冷却。
[0010]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预冷器设置有用于供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流出的第一出气口,所述深冷器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除雾器设置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和第三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出气口和一级压缩缸连接。
[0011]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一级压缩缸设置有一级进口和一级出口,所述二级压缩缸设置有二级进口和二级出口,所述一级进口和第一除雾器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设置有第四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用于供一级压缩后的氯乙烯气体进入第一冷却器内,所述第四进气口和一级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除雾器设置有第五进气口和第五出气口,所述第五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五出气口和二级进口连接,所述二级进口用于供第二除雾器除雾后的氯乙烯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冷却器设置有第六进气口和第六出气口,所述第六进气口和二级出口连接,所述第六进气口用于供二级压缩后的氯乙烯气体进入,所述第六出气口用于供第二冷却器冷却后的氯乙烯气体流出。
[0012]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预冷器设置有用于供预冷水进入预冷器内的预冷水进口,用于供换热后的水流出的第一出水口以及用于供待预冷的氯乙烯气体进入预冷器内的第一进气口。
[0013]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深冷器设置有用于供冷冻盐水进入深冷器的盐水进口、用于供换热后的盐水流出的第二出水口以及用于供冷凝水流出的冷凝水出口。
[0014]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第一除雾器和第二除雾器均设置有用于除雾后供冷凝水流出的流出口。
[0015]在上述的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均设置有冷却水进入的冷却水进口以及用于供换热后的水流出的第三出水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透平式压缩机特别适合大流量运行,且在压缩机过流部分没有润滑油介入,故能使氯乙烯压缩系统简化,且能适应PVC装置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从根本上杜绝润滑油对PVC产品质量的影响。与国内PVC行业现有氯乙烯压缩系统相比,为适应透平式压缩机要求氯乙烯含水更低的需要,强化了机前、级间冷却除雾措施,以保证透平式压缩机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预冷器;2、深冷器;3、第一除雾器;4、透平式压缩机组;5、一级压缩缸;6、二级压缩缸;7、第一冷却器;8、第二除雾器;9、第二冷却器;10、第一出气口;11、第二进气
口;12、第二出气口;13、第三进气口;14、第三出气口;15、一级进口;16、一级出口;17、二级进口;18、二级出口;19、第四进气口;20、第四出气口;21、第五进气口;22、第五出气口;23、第六进气口;24、第六出气口;25、预冷水进口;26、第一进气口;27、第一出水口;28、盐水进口;29、第二出水口;30、流出口;31、第三出水口;32、冷却水进口;33、透平式压缩机;34、冷凝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包括预冷器1、深冷器2、第一除雾器3和透平式压缩机组4,预冷器1和深冷器2连接,预冷器1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预冷,深冷器2用于对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深冷,深冷器2和第一除雾器3连接,第一除雾器3用于去除深冷后氯乙烯气体中的凝结水分,第一除雾器3和透平式压缩机组4连接,透平式压缩机组4用于对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冷器(1)、深冷器(2)、第一除雾器(3)和透平式压缩机组(4),所述预冷器(1)和深冷器(2)连接,所述预冷器(1)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预冷,所述深冷器(2)用于对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换热深冷,所述深冷器(2)和第一除雾器(3)连接,所述第一除雾器(3)用于去除深冷后氯乙烯气体中的凝结水分,所述第一除雾器(3)和透平式压缩机组(4)连接,所述透平式压缩机组(4)用于对第一除雾器(3)除雾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式压缩机组(4)包括透平式压缩机(33)、第一冷却器(7)和第二除雾器(8),所述透平式压缩机(33)设置有一级压缩缸(5)和二级压缩缸(6),所述一级压缩缸(5)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所述二级压缩缸(6)用于对氯乙烯气体进行二级压缩,所述一级压缩缸(5)和二级压缩缸(6)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冷却器(7)和第二除雾器(8),所述第一冷却器(7)和第二除雾器(8)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7)用于对一级压缩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冷却,所述第二除雾器(8)用于去除第一冷却器(7)冷却后的氯乙烯气体中的冷凝水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式压缩机组(4)还包括第二冷却器(9),所述二级压缩缸(6)连接第二冷却器(9),所述第二冷却器(9)用于对二级压缩后的氯乙烯气体进行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平式氯乙烯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器(1)设置有用于供预冷后的氯乙烯气体流出的第一出气口(10),所述深冷器(2)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1)和第二出气口(12),所述第一除雾器(3)设置有第三进气口(13)和第三出气口(14),所述第一出气口(10)和第二进气口(11)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12)和第三进气口(13)连接,所述第三出气口(14)和一级压缩缸(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声马铭泽汤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顺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