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针刺非织造布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21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针刺非织造布及其织造方法。该非织造布针刺机,包括:若干竖直向下设置的刺针,各所述刺针设置有吹气口;气座,其下端可拆卸连接各所述刺针,并向各所述刺针供气;以及竖直往复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气座上、下往复运动。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刺针进纤维网前,吹气口吹出的气流可使得更多的纤维贴服;刺针在纤维网中,吹气口吹出的气流辅助纤维网内部纤维缠结;刺针出纤维网时,吹气口吹出的气流将刺针倒钩上残留的纤维分离,从而提高了无纺布纤维网的穿刺效率以及无纺布表面的平滑程度。面的平滑程度。面的平滑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针刺非织造布及其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布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针刺非织造布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刺非织造布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开松、混合、梳理、铺网、预针刺、主针刺及热轧等加工过程。针刺加固方式是采用截面为三角形且边缘带有钩刺的针对纤维网进行反复针刺,通过刺针带动纤维网中的部分纤维垂直于纤维网平面运动,使这些受到针刺作用的纤维联结纤维网,使经过梳理后的纤维成为一个整体,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在对针刺无纺布反复穿刺过程中,这种三角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下刺时,所能带动的里层纤维十分有限,且对多层无纺布的穿刺效率较低。
[0003]预针刺即针对刚刚铺设好的纤维集合体进行初步针刺,针板植针密度小,针刺频率低,若想获得强力高、纤维缠绕紧密的纤维网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主针刺步骤。一般规定最后一道针刺的平面为正面,针刺非织造布的正反面往往呈现不同的形态,正面一般毛头较短,表面平整,反面则纤维毛头伸出较多。同时,针刺非织造布表面会留下针孔等针刺痕迹,需要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针刺非织造布及其织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可提高无纺布纤维网的穿刺效率,提高无纺布表面的平滑程度,可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预针刺步骤,简化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包括:
>[0007]若干竖直向下设置的刺针,各所述刺针设置有吹气口;
[0008]气座,其下端可拆卸连接各所述刺针,并向各所述刺针供气;
[0009]以及竖直往复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气座上、下往复运动。
[00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刺针进纤维网前,吹气口吹出的气流可使得更多的纤维贴服,有利于刺针将其带入纤维网中;刺针在纤维网中,吹气口吹出的气流辅助纤维网内部纤维缠结;刺针出纤维网时,吹气口吹出的气流将刺针倒钩上残留的纤维分离,防止刺针将纤维带出纤维网,从而提高了无纺布纤维网的穿刺效率,提高无纺布表面的平滑程度,并提高了无纺布的蓬松度。
[0011]具体的,所述刺针包括:
[0012]上端开口的空心的针叶,其在上端处与所述气座连通设置,并与所述气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叶上设置各所述的吹气口;
[0013]若干设置在所述针叶上的倒钩,在各所述倒钩的根部的下端面处分别设置有至少
一个所述的吹气口。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实现了针叶上吹气口的设置,另一方面,各吹气口的朝向确保其实现上述各吹气方式。
[0015]具体的,所述针叶的上端具有圆管形的针柄,所述针柄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针柄与所述气座螺纹连接。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的实现刺针在气座上的安装或更换,以及利用其安装结构作为其气流通道的结构,使得结构紧凑合理。
[0017]具体的:
[0018]所述针叶的下端设置针尖;
[0019]所述针叶的侧壁设置有所述的倒钩;
[0020]所述针叶的上部通过针腰连接其针柄,所述针腰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增大。
[0021]具体的,所述气座包括:
[0022]气箱,其设置有若干进气接口,并在其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出气接口,各所述进气接口连通有进气管,各所述出气接口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的刺针;
[0023]设置在所述气箱上方的推杆,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箱,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往复驱动机构的移动部。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很好的配合了刺针的结构,在对刺针进行固定的时候,可对其进行通气。
[0025]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接口为圆形的螺纹通孔。
[00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匹配刺针的安装结构和通气结构。
[0027]具体的,所述气箱包括:
[0028]位于下方的针板,其下端面设置各所述螺纹通孔;
[0029]与所述针板上方的进气板,所述进气板为框形,其侧壁设置所述的进气接口;
[0030]位于所述进气板上方的固定板,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
[0031]若干固定螺栓,用于将所述针板、进气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003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的在气箱内形成气室,以向刺针的吹气口通气。
[0033]进一步的:
[0034]在所述针板和所述进气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密封胶圈密封连接;
[0035]在所述进气板和所述固定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二密封胶圈密封连接。
[003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的提到气箱的密闭性。
[0037]竖直往复驱动机构可采用现有的常用往复驱动机构。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针刺非织造布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短纤原料经清花开松、混合、梳理、成网和铺网得到纤维网,再将纤维网经喂入机构送入剥网板和托网板之间,再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进行反复的针刺,得到加固紧实的纤维网,再经过后加工处理,并分切成卷,得到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平滑蓬松的针刺非织造布。
[003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进入纤维网前,气座连接气源,气流从吹气口中喷出,将纤维网表面的垂直纤维吹平,当刺针向下运动,倒钩穿过纤网时,将更多表面纤维和里层纤维一起刺入纤网内部,形成纤维束“销钉”,且由于纤维网表面纤维呈现倒伏状态,可在一定程
度上覆盖针孔留下的针刺痕迹,使其较常规针刺非织造布的表面更为平滑。刺针进入纤维网后,依靠气流的辅助作用,带动更多纤维发生缠结,提高针刺效率。刺针退出纤网时,持续喷射的气流将倒钩上携带的部分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如此循环,经过多次气流辅助的针刺步骤,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许多纤维束纠缠住纤网,纤网被压缩,使纤维网不能再恢复原来的松散状态,得以加固。
[0040]具体的:
[0041]所述短纤为棉、毛、麻、竹、丝等天然纤维,黏胶纤维、聚酯纤维、醋酸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化学纤维;
[0042]所述清花开松步骤为:将短纤利用清花机进行除杂,筛除原纤中的异物杂质等;
[0043]所述梳理步骤为:将短纤原料梳理成单层或多层纤维网;
[0044]所述铺网步骤为:平行铺网或交叉铺网;
[0045]所述喂入机构为压网辊、压网帘或槽形辊中的一种;
[0046]所述后加工为热压及烘干冷却工序;
[0047]所述分切成卷步骤为:对烘干冷却成型步骤所得的非织造布,先将其边缘不均匀的部分切掉,再按宽度、长度要求进行裁剪,然后对裁剪所得物进行卷绕。
[004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通过上述织造方法得到的针刺非织造布。
[004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针刺非织造布,在具有良好的强力和厚度的情况下,平滑蓬松。
[0050]有益效果:
[0051]1、常规针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竖直向下设置的刺针(8),各所述刺针(8)设置有吹气口(86);气座(7),其下端可拆卸连接各所述刺针(8),并向各所述刺针(8)供气;以及竖直往复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气座(7)上、下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8)包括:上端开口的空心的针叶(83),其在上端处与所述气座(7)连通设置,并与所述气座(7)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叶(83)上设置各所述的吹气口(86);若干设置在所述针叶(83)上的倒钩(89),在各所述倒钩(89)的根部的下端面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吹气口(8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叶(83)的上端具有圆管形的针柄(81),所述针柄(81)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85),所述针柄(81)通过所述外螺纹(85)与所述气座(7)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叶(83)的下端设置针尖(84);所述针叶(83)的侧壁设置有所述的倒钩(89);所述针叶(83)的上部通过针腰(82)连接其针柄(81),所述针腰(82)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气流辅助的非织造布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座(7)包括:气箱,其设置有若干进气接口(73),并在其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出气接口,各所述进气接口(7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华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